APP下载

论商务英语与文化的关系

2015-10-14李佳燃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西方文化商务英语差异

李佳燃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论述了,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西方文化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西方文化与商务英语学习的关系;为什么要了解西方文化。

关键词:商务英语;西方文化;差异

1 引言

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商务英语应当是在深厚的英语基础上,再强调商务。戴尔把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分为“背诵阶段”和“习惯阶段”,目前绝大多数学习者处在背诵阶段,还没有达到习惯阶段,无法实现“习惯性而非背诵性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里所说的“习惯”,并不是说,你掌握了多少的词汇量,而是你能否做到脱口而出。在具备了这样的“习惯”以后,就可以通过商务英语的学习,就可以用专业的商务语言进行商务工作了。

商务英语的教学还是以语言为主。因为来这里学习的学员?本身就具有商务背景。教授给学员是如何在商务领域中运用英语是教学目的,教给学员在商务活动中必备的英语词汇、在合同、谈判、信函等商务环节的英语运用技巧等。

“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在“英语”和“商务”两个内容上权重是这样的。英语占大约40%。在这里,英语的语言水平是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解决的是学员的语言水平问题。帮助学员切实地提高英语水平。

商务英语的课程在提高学员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今后工作中即将遇到的不同场景,如何和外国人合作、外国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2 西方文化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及分析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

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深感交流的困难,事实上, 主要是文化能力欠缺。因为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一位学者国外友人举办的招待会上交际失败的例子。宴会上,中国学者(C)见到一位美国教授(A)从自己皮包里面取出餐巾纸给他用,便有了下面一番对话。C:they are so beautiful,arent they?A:They really are.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C:Well,well.We dont have to use them.You may save them foryour important guests.A:What do you mean?Dont you think you are my important guest?在中国人心目中,一旦对方为自己所接纳,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对方为“自己人”,在交往中,无须过于客气。对话中的C本来想表达接受款待时的谦虚,言外之意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您也就无须用如此好的餐巾纸来给我用,不如留作它用”。C所说的important guest指关系疏远而需要讲究礼节的客人。C间接的客套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友谊,而结果却截然相反。在美国友人眼里,C好像不是important guest。结果,双方的脸面都受到不应有的伤害,这是C万万没有料到的。

3 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

3.1.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意象是凝聚在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结晶。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与龟、凤、麒麟合称四录,龙代表帝王,象征吉利的动物,如:“龙眼识珠,凤眼识宅”、“龙投大海,虎奔高山”。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人的动物,应予消灭。龙被称为怪物,恶龙。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

3.2.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

3.3.语言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各自的词汇体系,相互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如汉语中的“三角债”,若商务英语翻译成“Triangle debt”,外方会不知所云,因为英语中经常用“chain debt”来表达此意。再如商务英语翻译“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词组,如把它译成“a cultural unit”,英语国家的人会把其理解成“一个文化单位”,这就是由于把汉、英词语一一对应造成的语用失误,正确译法应当是“a historicrelic”。

3.4.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是一种人本文化,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比较偏重于对客体的研究和观察,习惯于本体思维的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发生或演变的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他们) 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

4 西方文化与商务英语学习的关系

4.1 西方文化与商务英语学习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和封闭的,而总是要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对各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接触也日趋频繁。我们对于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将有助于各国人民之间达到真正的沟通。对于跨文化能力的掌握,可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了解西方的文化及其风土人情对于英语专业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跨文化间的交际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不难知道文化与商务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商务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能够了解商务交流中的礼节和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掌握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一般而言,一名讲外语的人,他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不一定完全等值的。一个人的外语掌握得越好,对方对其文化知识的期望也就越高,对方往往会以为他一定也掌握了有关文化的背景知识,并有能力相应地调节自己的交际行为。然而,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有的人尽管拥有丰富的有关他方文化的知识,对他方文化的语言却知之甚少。更常见的则是,有的人虽然很好地掌握了一门外语,但对他方的国家、风俗和文化却只有模糊的了解。此外,文化因素导致的误解对人际关系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比纯粹由语言造成的误解大得多。

学习西方文化与商务英语的应用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交际能力,尤其是商务英语。如何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出发,将西方文化的学习同商务英语的学习融为一体,更适合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4.2 为什么要了解西方文化

4.2.1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才能使交际有效。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 (史密斯在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在那里是个小人物)"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会理解这种修辞的意义。

4.2.2 学习西方文化,用英语思维模式取代汉语思维模式

我们往往会逐字理解、对释,这种一一对应的错误模式违反了英语表达规律。如:(错)Today is very close.(今天天气很闷)英语语法中表示天气时间和距离,常用it做主语。(正)It is very close today.又如:(错)Sorry: I forget my dictionary at home. (对不起,我把字典忘在家里了)这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来表达,动词“forget“在表示"忘记带某物"时,不与地点状语连用。该句正确表达是“I left my dictionary at home”

4.2.3了解西方文化判断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

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间的商务交际日益频繁, 越来越显示出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必要性和跨文化有效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国际人才的培养战略。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脚步向人们发出的挑战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如何进行有效的交际。有效交际能力意味着不仅要知道语言符号本身, 还要知道说什么、对谁说以及在各种场合怎样说才合适。交际能力涉及到说话者所应有的、用来使用和理解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知识。要进行有效交际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及敏感性。

5 结束语

真正英语学得好的人,都是对西方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和本质的认同的人。为了更好的学习商务英语,就需要我们多了解西方文化,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对于商务英语的应用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纪晓光.从中澳 文化差异看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A].第七届全国国际 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2006.

猜你喜欢

西方文化商务英语差异
相似与差异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