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党刊打造新闻精品探析

2015-10-14赵峥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闻

赵峥

摘 要:面对各新闻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新闻精品增强党报党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是时代对党报党刊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是党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党报党刊;新闻;打造精品

党报党刊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重要的宣传工具,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使命。面对各新闻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新闻精品增强党报党刊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是时代对党报党刊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是党报党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实施新闻精品战略,多出新闻精品,就成为“立报立刊之本”,是构成报刊形象的实质性要素。那么,作为党报党刊的人民记者如何才能打造出新闻精品呢?

1 什么是新闻精品

所谓新闻精品,通常是指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提法准确、编写精细、制作精良、效果突出的新闻作品,其本身的意义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新闻精品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直观和最精彩的表达。它总是紧扣时代脉搏,以最准确的词汇、最紧凑的结构,向读者呈现最大化的信息,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多出新闻精品,是把党报党刊的可读性提升为必读性的唯一选择。从这一点来说,报纸以“内容为王”,依靠新闻精品的创新、深度和独特,凸显自己的个性,树立自己的品牌,应是党报党刊的有力武器。其二,新闻精品是“导向的导向”,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一篇新闻作品如果被认定是新闻精品,就能够对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产生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导向的导向”。获奖的新闻精品还能“在引导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新闻精品的功能

(一)提升新闻作品政治性

判断一则新闻作品是否为精品,首先应当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用新闻价值观来审视新闻精品,就要求新闻精品必须具有震撼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及较大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特质,必须能够形成正确的舆论,为人们排难解惑、树帜引路。这是因为,从事党报党刊的新闻职业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新闻精品若是所含政治性因素较弱或不含政治性,就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精品。为此,我们应以创新的精神,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精心采编每一篇稿件,提升作品的政治性,确保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的舆论功能。

(二)提升新闻作品感召力

新闻精品,顾名思义,精品侧重一个“精”字,而这个“精”字则主要体现在新闻精品中涉及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必须具有引人注目、非同寻常的特质。近几年,《青海日报》推出的典型报道《烛光奏鸣曲——记互助县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可可西里壮歌——记治多县委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警徽在闪光——记湟源县公安局户政股股长张淑梅》等典型报道,都张扬了主人翁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富有感召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党报党刊的卖点。

3 党报党刊如何打造新闻精品

党报党刊主要任务是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服务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大局,搞好新闻报道策划是必然选择。

(一)在新闻内容上力求新鲜、“首次”

新闻作品是要反映或评述新近发生的、内容新鲜、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这样的事实可理解为:第一,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新鲜的带有方向性、指导性的重要问题;第三,对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新鲜经验;第四,事迹新颖、感人,有激励、有教育意义的新近出现的典型人物;第五,在当前工作中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回答、解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正如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所说的:“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不能老是报道那些人们早已知道的老情况、老问题,总是说千篇一律的老话。我们要随着实际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宣传新人物,介绍新经验,在‘新字上努力下功夫。”

(二)在报道角度上力求选得巧而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新闻事实。选择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的效果会大不一样。在新闻精品写作中,我们应当精心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对现实指导作用最强、新闻价值最大的最佳角度,去发掘和报道新闻事实,善于抓住新特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咬住“新”字不放松,在视角上、立意上有新的突破。

(三)在新闻语言上力求新颖、清新和富有时代感

新是所有新闻共有的特点,抓精品首先要抓住新。但精品里的“新”绝非单指时效而言,也包括主题内容。我很欣赏一位前辈说的话:高出一筹,还要先走一步。这句话道出了精品主题与时效的兼容性。

俗话说,“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代唱什么歌”。作为表情达意的文字语言,总是要反映时代的特征,传播时代的声音。因此,新闻精品在语言运用上应重视吸收闪烁着时代精神的新鲜词汇,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来。

(四)在写作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力求标新

立异写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思想、角度、语言新了,表现形式和手法相应地也要求新。在不违背新闻写作基本法则的前提下,在写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应当大胆尝试,勇于求新、求异。敢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努力追求多样化、新颖化。倘若有了新鲜的题材和内容,却没有新颖、活泼的形式,就像精美的食品缺乏精英的包装,被施置在简陋粗糙的盒里,岂不掉价!

对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新鲜事物,我们既要大力宣传事物先进的部分,从而引导人们认清前进的方向,鼓舞人们前进的信心;又要反映事物的不足部分,从而引导人们看到事物的艰难曲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写作形式和表达方法、技巧上,一定要立足于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多样,善于变化,多写立体新闻,使新闻作品尽可能有现场感、跳动感;提倡自然、轻松的散文笔法,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五)采访报道立足于“深”

“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空洞无物、废话连篇的文章无人问津,高出一筹的文章无不是思想深邃的力作,亦即引起人们思考、引起社会反思的灵魂之作。怎样才能“让人思”?《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说:“深度,就是指一个问题的背后,记者的责任不仅是将读者不易发现问题的侧面转过来给读者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将读者不易看到或者难以看到、几乎看不到的问题揭示和展现给读者。”出手这样的文章,必须首先有赖于记者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修养,也与记者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联系密切。

有一分深入,便有一分收获。所有正确思想的提炼都离不开基层生活的大量信息,这要求记者不仅要有新闻敏感性,还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跑更多的路,访更多的人,占据最多的信息,尽最大的努力,提炼思想见解,到基层抓“活鱼”“大鱼”。

只注重在采访上下工夫,忽视了研究问题,或者虽然研究了,但缺乏应有的深度,也是难以写出新闻精品的。因此,记者还需要研究问题,经常提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深刻剖析社会原因,揭示社会意义,展示转化矛盾的社会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作品才有可能真正高出一筹而成为精品。

实践告诉我们,党报党刊适时打造新闻精品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引领作用,不断扩大党报党刊传播力影响力,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主阵地作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党报党刊不断打造新闻精品,才会使一个好的新闻素材在众多的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使党报党刊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黄诗筠.精心打造新闻精品[J].中国记者,2004,(5).

[2]刘海贵:《论新闻精品战略》,《新闻大学》l 999年第4期

[3]汪家驷.论新闻精品——再谈增强党报引导力[J].中国记者,2006,(2).

[4]刘海贵.论新闻精品战略[J].新闻大学,1999,(3).

猜你喜欢

新闻
刍论新闻的版权保护与立法创新
如何坚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
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探讨
浅析新闻热点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