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015-10-14李蓉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报道

李蓉

摘 要:直接引语是一种语言学中的文法,由于意识形态的深层原因,在我国的新闻写作中直接引语的使用率却不是很高。在新闻写作中巧妙的运用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整个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可以美化版面、深化新闻主旨,从而激发受众阅读新闻的兴趣,新闻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直接引语;新闻写作;新闻报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的良机,新闻写作是新闻行业中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新闻行业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新闻写作也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用事实说话时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的,新闻写作在遵循原则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也有很多的技巧,直接引语在其中的巧妙运用是众多新闻写作技巧当中非常有效的一种。直接引语在我国新闻学中的研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新闻从业者认识不到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本文就重点来分析一下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希望新闻从业者能够从中发现并总结规律,让我国的新闻业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1 直接引语的概念和使用现状

1.直接引语的概念。直接引语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是指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在新闻学的范畴之内,直接引语是新闻写作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的新闻报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西方国家的新闻学之中更是有没有直接引语便不成新闻的说法。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方法是把新闻人物说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在新闻写作中直接引语一定要真实准确,做到与新闻人物所说的原话一字不差。间接引语也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间接引语是相对于直接引语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用自己的话去转述新闻人物所说的话,不用使用引号去引起来,新闻工作从业者在日常的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

2.直接引语的使用现状。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间接引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直接引语的使用率却是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比较重大的时政事件的报道写作中直接引语更是少见,李希光教授就认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是没有直接引语。我们经常能够在报纸上见到通篇使用间接引语来转述新闻人物的讲话以及重大的会议内容,这样的方式几乎已经形成了我国新闻报道的惯例。对于广大的平面媒体受众来说这样千篇一律的僵化呆板新闻报道完全没有可读性,很多原本故事性很强的新闻也是听不到人的声音,导致愿意去读报纸看新闻的人越来越少,核心传播力逐渐式微,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3.我国新闻缺乏直接引语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新闻业中直接引语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意识形态层面的深层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新闻本质理解的最直接体现要靠新闻写作去完成,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写作中强调组织性和指导性,常常以强势的话语风格去对受众形成灌输的姿态,把整个新闻报道上升为一种缺乏个性色彩的普遍性集体意识。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相比显得更加不露声色,广大新闻工作者会更喜欢使用间接引语,久而久之,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国新闻界约定俗成的文风,究其原因还是来自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原因。

2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1、增强新闻人情味、感染力。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给受众,新闻写作的文风能否感染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在新闻语言中直接引语的运用可以让受众去感受新闻中说话者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真实情感才能对读者有较强的感染力。对于重大时政题材的新闻报道,很多新闻从业者都认为并不适合在新闻写作中使用直接引语,但是笔者并不这样认为,长久以来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政治新闻就应该是严肃而正式的,其实这并不是新闻学本身对新闻写作的要求,而是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固定思维模式。但是事实证明,严肃僵化缺乏直接引语的新闻报道越累越不能被受众接受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新闻要有更强的人情味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新闻文风能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新闻的传播效果才能最大化。

2、增强新闻真实性、现场感。实事求是是新闻报道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可是现在很多的新闻报道虽然是非常真实的新闻事件,但是却会让受众感觉不到真实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闻写作的文风不能感染广大新闻受众,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巧妙运用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在报道中直接引用新闻人物的原话,可以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让受众感觉自己就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一样,可以与报道中新闻人物直接对话,这种感觉必定会让受众觉得新闻一定是真实的。

3、展示人物个性色彩。我国的新闻报道严重的缺乏个性色彩,我们能见到的新闻报道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写作文风,这样的新闻写作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所谓的个性色彩一方面就是在新闻写作中有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是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人物也要有生动形象的个性。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人物不能只是干瘪的新闻素材,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才能被受众所接受,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使用可以让新闻人物活起来,充满个性色彩。作为新闻从业者应该认识到在新闻报道中展现人物个性色彩的重要性,在使用直接引语改变文风的同时还要总结分析其他的方式和方法。

4、深化新闻主旨。虽然直接引语在我国的新闻写作中运用并不是十分广泛,但是少数一些有经验的记者还是会在报道中做很少的直接引语的运用,来弥补陈述事实方面平铺直叙的不足,新闻主旨也可以更加的深化。新闻报道的主旨要靠新闻当事人的话语去深化,而在新闻写作中一定要用直接引语才能凸显该篇报道的权威性,同时直接引语的运用还可以留给读者受众无尽的想象空间,在受众读者的思考中新闻报道的主旨自然就会的到深化。

5、借口说话,涵化立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想表达却又不便直接说出来的观点和立场,这个时候直接引语就可以帮助写作者借助他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海湾战争爆发后,美联社作出报道,其中有两句雷·戴维斯上校的直接引语:“这是一段正在谱写中的历史”和“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5个月,现在我们终于能做派我们来做的事情了”,这样的直接引语就是借口说话、涵化立场的例子。

6、活泼版面,美化新闻.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其写作方式是有一定的规矩的,主要是以连篇累牍的陈述性语言为主,而且新闻报道的篇幅一般都很长,间接引语在陈述性文字中适当的使用可以帮助新闻报道优化篇章结构,缓解读者的视觉压力。直接引语在美化新闻、活泼版面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往往几句直接引语的运用就可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报纸版面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很多个性十足的群众语言可以使整个新闻事件更加生动活泼,整个内涵也会得到极大的丰富。活泼、睿智、幽默、生动语言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新闻的动感、美感,使报道读起来齿颊留香。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引语在新闻写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给我国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贡献。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新闻媒介,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写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原则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新闻写作文风的改变,只有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才能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内容,也才能新闻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刘其中:《诤语良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刘志宣:《新闻写作技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简析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