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二十世纪世界史的基本特征
2015-10-14鲁倩
鲁倩
摘 要:在历史逐渐向世界性拓展的过程中,十五、十六世纪开启了人类历史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转折,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世界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而实现由分散到整体的转折。二十世纪作为这一伟大转折的开端,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阶级结构、经济发展、科技革新、生活方式等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认识二十世纪世界史的基本特征对科学把握世界历史事件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世界历史;二十世纪;基本特征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世界从总体上实现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自此,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处于这一历史新阶段的开端,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转折。这种转折集中表现为三大发展趋势: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世界交往的逐步拓宽大大加快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民族独立的实现与国家主权的维护成为二十世纪的最强音;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趋势不可逆转。由于世界一体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才真正将全球这一整体作为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对象。
世界现代史是二十世纪世界史,特别是一战、俄国十月革命以降的历史;是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与现代社会主义体系的各自发展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的现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史。通常认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俄国十月革命。但是二十世纪开始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一战、十月革命起点说或许更符合学科特点与历史实际。二十世纪的历史更多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势力的相互对抗、较量。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作为世界史或世界现代史, 是一个历史范畴,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其内涵与外延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言:“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世界现代史,以二战的结束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1900—1945年为第一阶段,是一战、二战的酝酿期与爆发期,同时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时期;1945年以降为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冷战共处的时期。
1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一战后的战胜国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英、法两国主宰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二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这些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战后,美、苏、英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与维系战后世界和平等问题,最终达成协议,确立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其实质是美苏根据各自的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实力均势,分别成为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两级格局的基础。而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导致两级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加速了两级格局的形成过程,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级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两级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核心的两级对峙局面,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降逐渐被美苏争霸的局面代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引起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导致朝鲜分裂;华约组织的成立,导致两级格局最终形成,从而酿成欧洲分裂,酿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斗争;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为挣脱美苏的羁绊,第三世界孕育,不结盟运动出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欧共体形成并发展;日本崛起且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第三世界的兴起及中国的发展壮大。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最终瓦解,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形势就总体而言趋于缓和,但又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随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学术界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诠释表现为几种不同的形态:
“一、三、五” 体系: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田中明彦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赋予正统性上存在着美、苏、英、法、中五个中心。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三、五”体系。
“多权力中心”说: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具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够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只是一个大国,仍有可与其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西欧各国某种程度上也是,再过若干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一、二、五”体系:这一体系是多数中国学者的看法。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美国一家。从军事力量上看,一个相当时期内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一半以上的世界军费开支。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单极—多极”结构:少数中国学者主张,目前的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这一方面。
大多数的中外学者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降,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然而,有学者认为“多极化”只是正在形成的世界新格局的表层现象,从其性质和行为特征上即从深层次上讲,可以称这一正在形成的格局为“开放型的民主战略格局”。这意味着在多元化的国际格局中,各种国际力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多面开展广泛交流、多方进行协调、多边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各国与各个集团间竞争共处。因此,国际体系从两极化时期的相对封闭走向多极化时期的开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2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在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这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物质基础。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他国关税,以扩大其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力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是经济集团成员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保护经济发展的一种措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建立,在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一方面,发达国家可能凭借其经济实力,利用这种相互依存性加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削弱;另一方面,这种相互依存性是双向的,会使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这种认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无疑是有利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种种矛盾与局限,但总体上适应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 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特别是革命性的变化,都会使人类社会取得巨大进步。近代以降,特别是二十世纪以降,由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累积,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要求科技不断更新、经济发展繁荣、科技意识强化、人才强国战略等因素的作用,导致科技进步呈现进一步加速化发展的趋势,对二十世纪的历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二十世纪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革命的世纪。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正是建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
物理学的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的三次技术革命起到关键性作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核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离不开二十世纪物理科学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人们对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计算机、人造卫星的发明宣告信息革命的来临;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革命的不端深入,信息逐渐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哲学上,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科学上,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革;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
4 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十世纪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处、竞争的时代。既不是资本主义统治全球,也不是资本主义快速消亡的时代;既不是社会主义获得在全球的胜利,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大失败的时代。而是全球互相依存,一体化趋势加强,趋同存异的时代。
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入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矛盾更加复杂,头绪更多,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苏联社会主义的诞生与成长,打破数百年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等手段试图予以遏制。二战后两种社会制度冷战、缓和、激烈竞争、和平共处贯穿二十世纪的全过程。而苏联实行扩张政策和大国沙文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间出现苏联控制与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的对立,并一度出现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中苏边境冲突等事件。
1945—1969年是社会主义力量大发展、大分化的时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冷战共处的时期;是第三世界力量兴起、一大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时期;是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西方对新兴独立国家政策调整的时期。
在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措施逐步健全,同时潜在问题;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面临挑战;发达国家资本势力向全球的经济扩张和争夺空前激烈。
1970年代以降的四分之一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苏联、东欧受挫,中国经历文革的严重挫折,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新的调整时期:出现以滞胀经济为突出表现的结构性经济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西方经济不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也有新的发展;七十年代以降另一个关系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事件,是世界经济由重大西洋的两大洋经济发展,逐步向重太平洋的两大洋经济发展倾斜。雅尔塔体系解体后,国际经济关系正在酝酿新的组合,人们正密切注视和估量着它对西方经济和整个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第三世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力量进一步加强、影响进一步扩大的同时,面临着现代化、民主化、民族化,和平与发展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以二战为分界线,二十世纪中叶以降是由近代(modern)走向当代(contemporary)的过渡期;人类文明,在此由一个中心即欧美中心走向多元,以此为起点,向着文明的全球化而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强:《历史研究变革大趋势下的世界史重构》,《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何芳川:《世界史和世界史体系之世界史体系刍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3]侯建新、李世安等:《世界史研究的前沿及理论问题——<世界历史>编委会会议发言采撷》,《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4]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
[5]齐世荣:《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历史回顾与前途展望》,《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6]王敦书、胡德坤等:《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7]张广智:《略论世界史在二十世纪的重构》,《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