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狱变哪样

2015-10-14金文超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龙之介大公芥川

金文超

摘 要:“地狱变”最早为佛教的专有名词,指为劝善惩恶而描绘各种地狱苦状的图像。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著有同名小说《地狱变》。本文力图从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进行文本解读,探讨他笔下人性的善恶以及作家的艺术至上文学观。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地狱变;艺术至上

《地狱变》是芥川龙之介的经典名作,创作于一九一八年,讲述了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故事:大公要求画师良秀作地狱图。良秀为作画,提出让一位穿着华贵的嫔妃锁在车内被烧死,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惨绝人寰的一幕,他才能完成作品的核心部分。大公应允。之后良秀观摩火灾,结果发现被锁在车中的竟是自己的女儿!良秀起初徒然失色,惊慌悲痛,但随着火势的加大,在女儿的惨叫声中,良秀反而显示出冷静甚至愉悦的表情。火灾之后,良秀完成了《地狱变》屏风,而他本人也在第二天悬梁自尽。

在传统宗教观念里,地狱是行恶之人死后灵魂会去的地方。小说主要描绘了两个人,一个是良秀,一个是崛川大公。小说中的描述里,良秀长得极其丑陋,内心也并不美好,他吝啬、贪婪、无耻、懒惰、自私,刚愎自用,无时不以本朝第一画师自吹自擂。他的画,恐怖而诡异,有人曾经因为看过他的画而恶心、发疯,因为他总是赤裸裸的展现丑陋。那崛川大公又是怎样的角色呢?外界把他比喻成秦始皇,遇到百鬼夜行他也不害怕。因为贪图良秀女儿的美貌及温柔,最后直接导致了良秀之女的死。整部小说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情节的。可是从叙述者的口中,我们接触到了良秀的变态、黑暗面与可怜,接触了崛川大公的冷血,接触了良秀之女的善良。要知道,小说不仅仅只是为了塑造这些人物,作者更多的是想要通过这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情感。

良秀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其实他更像是地狱中的一员,有时候无情到近乎残暴。为了作画,虐待徒弟,还把自己的女儿送上了不归路。没有爱的艺术,是人心的地狱。良秀爱他的女儿吗?爱是自由的,爱是给人幸福的,可是每有人与良秀的女儿聊天,他就会找人把那个人修理一番。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被烧死还会浮现出“一种近乎恍惚状态的由衷喜悦之情”。这不是爱。他是可怜的,良秀不懂爱,也不懂艺术。小说中有一只猴,它也叫良秀。当良秀之女在火里痛苦时,猴子舍命相陪。亲情不如一只猴子,其实这比地狱还要可怕。良秀对人性对社会看得很透彻。他知道人性的丑陋,知道社会的黑暗,知道人在屋檐下变得不低头的道理,所以终究他还是没能让大公放回自己的女儿。良秀不是艺术家,是因为他了解黑暗,又在渲染黑暗。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索性就刻画丑陋,而且是现实的丑陋。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就好比我们有些人,总在抨击制度的残害性,抨击社会的底线,可往往就是这些人在他们所抨击的世界里继续沉沦,良秀也一样。

我们都知道,作品反映的是作家的思想。良秀这一人物的刻画,结局的设计其实都体现了作者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主张。芥川龙之介是一位唯美主义者,他认为“艺术至上”。他对艺术的理解往往带有很浓重的血腥的味道。在芥川龙之介的世界里,只要是为了艺术,什么都是可以解释的。虽然有点夸张,但这就是作家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在作品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作家对这种追求艺术方式的批评,相反的,我们看到了他“艺术至上主义”的赞美。在芥川的很多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丑陋的极致描写。比如《罗生门》中的家将和老太婆,《鼻子》中的内供等等。其实这些仅仅是芥川对他理论的一个表现,真正体现他的思想的,还是《地狱变》: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却时时刻刻处于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冲突中。

地狱为哪般,我们不可知;地狱变哪样,我们更无从说起。不管地狱为哪样,我想,拥有一个健全的健康的心灵,地狱,也是天堂。想起最近蔡骏出了一部新小说,也叫地狱变,有那么一句话,写作创造天堂,也创造地狱,而让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人间。

参考文献

[1]高惠勤,魏大海主编 芥川龙之介全集.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2]白晶. 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艺术观和人生观.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龙之介大公芥川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八卷本《芥川全集》汉译概说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①论——以芥川、章炳麟的会晤对谈为中心
Résumés
了不起的大公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