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5-10-14孙钊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

孙钊

摘 要: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集中表现是我国的五年计划,自建国以来,我国于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至今日已经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处于关键阶段,我国经济计划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也重视民生水平、科学发展、区域统一,在几十年间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计划与时俱进,在当代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国民经济计划;宏观调控;经济增速

1 国内需求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力量较弱的问题

现行国民经济计划处于下行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发起冲击,我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严重的打击,出口贸易额因为进口国的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而大幅减少,所有国家都在尽力保护本国的基础经济事业。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采取经济措施进行自救,欧元区大幅贬值,美国国债违约等事件给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形成阻碍,我国急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能量动力。全球经济的萧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减少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同时,倒逼我国进行产业升级,出口退居二线,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第一辆马车被确立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点。我国是高储蓄国家,公民最常用的投资方式就是储蓄,资本价值没有及时转变为流通的经济价值,资本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我国公众的储蓄观念影响我国国内消费能力价值。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GDP平均增速为7.68%,与之前9%——10%的增长速度相比大幅下降,但是我国的经济走势更加平稳,通过建设基础经济设施,稳定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根本,提高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三大需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分为年消费支出占比上升至55.7%,净出口贡献率下降到-4.3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保持在48.68%。加快建设内需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首要问题,提高公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快社会保障措施建设,转变公众消费观念,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内需消费经济发展贡献率。

2 财政、金融、房地产行业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地方财政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国家通过地方财政预算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调控,通过政府负债以工代赈的方式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近几年来,地方财政负债占比GDP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按照各省市公布的地方财政信息统计来看,笔者关注到广东省财政直接债务占GDP比重达到38.6%,过度负债削弱地方财政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需要更为充足的财政预算才能达到收支平衡。2015年的金融焦点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由两千多点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上涨至五千多点,然后在一个月之后开始狂跌,连着三天跌幅达到25%,股市泡沫完成了整个释放过程,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散户市场,股市上涨和下跌与国民经济的基础民生紧密相关,国民经济计划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国民经济计划灵活性的弹性机制需要进一步提高。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重点组成部分,经历过房价狂热上涨时期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暖冬期,交易量停滞不前,国民经济计划在房地产行业需要采取更多的刺激措施来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发展。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严峻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计划的稳健运行。

3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强农惠农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2014年我国农业发展整体状况较好,粮食产量保持在前五年的平均水平,但是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问题之一,农业生产依然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我国农业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下降趋势。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净进口数量增加,基础农业产品大豆、玉米、稻谷和棉花的进口产量都明显增加,进口农产品数量增加意味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下降,我国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国内的农产品需求,对国外资源的依赖会牵制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健运行。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方面的原因,成本上涨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矛盾,农村改革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4 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写入国民经济计划,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无论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美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我国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目的就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国家行政机关出台多项行政政策,规范企业排污标准,并制定严格的违法处罚措施,但是看到有些地区日益浑浊的天空,雾霾污染、水污染、颗粒污染、臭氧污染日益严重,全国一半的城市空气质量都不达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彻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能源消费高强度向合理范围转变,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应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阶段目标,但是我国的环保指标却没有达到纲要的标准。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加强节能减排基本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公民素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培养公民绿色消费的观念,以消费力为动力加速我国产业转型。

5 就业矛盾问题突出

就业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点内容,就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就业情况相比国际上高失业率国家相对比较乐观,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工作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基础稳定才会带来民主政治的稳定,因此国民经济计划中对我国就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建设第三产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就业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与日俱增,学历在人才市场的价值无法和能力等同,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石,要重点解决高学历人才的适当性就业问题,将学习理论和市场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自主择业。当前我国就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就业结构比例不平衡,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在今后国民经济计划中,要综合培养技能人才与研究人才,解决我国的就业矛盾,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6 总结

国民经济计划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把握,包含国计民生与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十二五规划是现行国民计划的主要内容,对当前国民经济中的五大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说明问题的表现形式,探究问题的形成原因,对国民经济计划进行思考和总结,相应提出国民经济计划改进的方向和意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计划要因势而变、因时而变,用科学的计划安排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立国之本。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策略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