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5-10-14黄卓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对策

黄卓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走上世界舞台。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争夺全球市场的必须和必然。但是由于自身及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障碍重重。本文对阻碍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仍处于国际化经营起步期的湖南民营企业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制约因素;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湖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探究”(2012ZK309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湖南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支撑湖南经济的基础力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开展国际化经营是所有湖南民营企业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开拓全球市场的必然趋势。虽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尚浅,湖南民营企业也在不断摸索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也出现了如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国际化经营的成功典范。然而相较于这些国际化先驱来说,绝大多数湖南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崎岖难行。它们规模小、实力弱、国际化经营时间短、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弱,它的国际化经营能否成功,受到国内外环境及企业自身因素的三重制约。

1 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制约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国际环境因素

1.1.1 经济危机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萎靡至今,这导致了国际市场的购买支付能力下降,很多国外企业以拒绝履行合同、拖延付款、单方面退货等方式将财务风险转嫁到湖南民营企业身上,增加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同时,为了扶持本国经济复苏,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加剧,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反倾销力度加大,这是湖南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大枷锁之一。

1.1.2 汇率变化

湖南民营企业出口贸易多是以“低价”为竞争力,企业利润本就十分微薄。汇率波动大时,利润被一再压榨,企业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有机构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6%左右。而湖南的优势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的民营企业本身的利润就仅在5%-10%之间。长此以往,不但重创了企业的财务实力,也挫伤了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兴趣。

1.1.3 政治风险

欧美市场经济低迷,需求小,风险大,湖南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积极开拓南非、拉美新兴市场,他们有着市场潜力大、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的闪光点,也同时有着政局相对不稳定的弊端。如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就让很多急撤回国的中国跨国企业损失惨重。此外,一些国家和民众“反华”“恐华”情绪浓厚,也会加大民营企业在该地的经营难度和风险。湖南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不宽裕,一旦遇到战争、暴乱,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退出市场。

1.2 制约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国内环境因素

1.2.1 政府政策和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外部助力。现阶段,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尚有缺失,配套服务和激励政策措施不到位。湖南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需要更完善更全面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政府有义务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一个更良性的政策环境。

1.2.2 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本身就经济实力弱,在银行贷款难,又无法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融券。据湖南统计网统计,湖南有近六成企业的融资愿望无法达成,企业的发展资金中自筹比例极高。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外部阻力。

1.3 制约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自身因素

1.3.1 管理模式与经营观念

据统计,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或类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任人唯亲、最高管理层亲力亲为的管理模式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更没有办法支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而且,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多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缺乏国际视野,经营观念落后,既不了解海外市场,也对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开展国际化经营全凭本能,带有极大盲目性和随机性,事先没有研究和规划,很难取得国际化经营的长足成功。

1.3.2 规模和资金

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自身资金不充裕,融资又难。但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三辆马车,无论是提升研发能力、升级产品结构还是引进培养人才,都需要大把资金投入。资金不足,企业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国际化经营实力。

1.3.3 产品结构和品牌附加值

湖南民营企业现阶段的国际化经营主要模式还是出口贸易,产品结构集中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浏阳烟花、邵东打火机等,主打的都是“低成本战略”,这是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企业利润微薄。

现在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品牌附加值才是企业的高额利润来源。湖南民营企业多没有自主知名品牌,这极大的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1.3.4 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

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1.33%,远低于全国2.08%的平均水平,湖南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偏低。这就直接导致了整个湖南地区的企业研发能力都偏弱,创新能力较差,相应的,企业也就很少能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企业产品普遍技术含量低。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既卖不了高价,也缺乏竞争力,很容易被更低廉的同质产品所取代。

1.3.5 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

参与国际竞争,湖南民营企业面对的就是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国际市场。国际经济的形势变化、汇率的变化、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乃至文化风俗都有可能影响到国际化经营的成败。民营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差,一方面不能攫取国际市场的最新信息,可能会错失机会,也可能会增加国际化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他们甚至对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都了解不多,错失了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外部助力。

1.3.6 国际化经营人才与研发人才

人才可谓是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内部助力。经营者自身缺乏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意识与国际化经营观,没有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可以引入具有国际视野、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国际化经营复合型人才。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高级研发人才的参与。但是,因为经营者重视不够以及资金不足,国际化经营人才及研发人才是湖南民营企业的稀缺资源,这也同样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开展。

2 促进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虽然受到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湖南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艰险重重。但是,只要政府能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和落实配套服务,同时企业自身也多手段、多渠道的提升自己的国际化竞争力,湖南民营企业一样可以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2.1 政府层面

2.1.1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融资问题,是困扰湖南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问题之一。政府应着力推进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和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为民营企业打造一个由金融、保险和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参与的金融支撑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烦恼。

2.1.2 全面加强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配套服务平台

对内,针对民营企业信息渠道不通畅的劣势,政府应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综合信息共享;针对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政府应设立风险预警平台,指导并帮助民营企业正确的预测并规避国际化经营风险;针对民营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及技术人才的不足,政府应辅助企业引进和培训人才,同时设立创新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等机构的合作研发;针对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紧缺的现状,政府还应加大资金、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全方面全角度的支援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

对外,企业应积极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签订政府双边、多边贸易保护协议,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稳定的投资环境,保障其对外投资的权益。

2.2 企业自身

2.2.1 建立国际化管理模式,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

湖南民营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观念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改变迫在眉睫。企业必须在管理和经营观念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树立国际化的经营观念,拟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与长久规划,培养国际化的企业文化,要重视学习、鼓励创新,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会用国际化思维解决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紧跟形势,在国际化经营之路上后发而先至。

同时,企业也要在加深对国际化经营认识程度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化经营的深度与广度。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不仅仅只有出口贸易,还有契约模式和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市场也不仅仅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湖南民营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努力开发新兴市场,逐步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2.2.2 利用产业集聚优势,抱团国际化

湖南本土已经形成了37个优势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可以采取抱团国际化策略,依托产业集群、商会、行会等来壮大自身实力,共享资源,降低风险,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2.2.3 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企业自主品牌

要想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没有品牌就永远没有办法做大做强,就不能站在价值链的高端。湖南民营企业应发挥自身“船小好调头”的灵活优势,积极促进产品结构升级,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型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服务密集型产品,全力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完成由湖南制造到湖南质造再到湖南自造的华丽变身。

2.2.4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湖南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深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突破制约的关键就是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努力加大对研发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企合作”“校企合作”“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借助外力提升研发能力。只有研发出核心技术,才能有创新有特色,才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从价值链的低端迈入高端,获取企业赖以生存的高额利润。

2.2.5 培养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化经营

企业要加强自身学习,逐步培养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重视网络的力量,一方面利用网络获取企业国际化所需的各类信息以抓住机会规避风险,一方面利用电子商务逐步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相对传统国际贸易方式而言,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流程简易、交易速度快等特点,这对自身资源本就相对贫乏的湖南民营企业来说,是开展国际贸易的最佳利器。企业既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宣传展示企业和产品,搜寻商机,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跨国销售与结算,提供在线售后服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与手段,有目的有步骤的推进国际化进程。

2.2.6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

在吸引人才方面,湖南的民营企业无论在薪酬、职业前景及工作环境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所以,经营者更应该不遗余力、想尽各种办法的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大力引进外来的国际化经营复合人才及科研人才的同时,提供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有潜质的企业原有员工,并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创建具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讲情怀,打感情牌,让人才既进的来,也留得住。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14

[2] 马巾英,张玉梅,颜蓓,王瑶华.湖南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2,(3):21-24

[3] 王瑶华.湖南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障碍因素与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11

[4] 吴岩.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11,(6):192-193

[5] 卢振.安徽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5] 胡小龙.安徽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3,(10):24-25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