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10-14杨军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德育中职

杨军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和中职学校德育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德育课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应从加强社会各界的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注重情感交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

1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性,打牢做合格人才的基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中职生毕业后大部分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三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品德,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对德育课重视不够,德育必修课开设不齐不全,且学时难以保证;一些学校没有开设德育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没有纳入德育选修课;专任德育课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个别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德育课教师;德育课教学研究活动较少,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为此,加强德育课改革十分必要。

2 中职学生的现状

1.思想道德素质差。道德迷失,不遵守社会公德。主要表现在: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早退现象严重,甚至自认为是正常现象;不爱护公共财物,门窗、桌椅等毁坏随处可见;不爱惜公共卫生,乱扔垃圾,教室内外到处是他们的“杰作”;不尊重师长,上课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随意进出,吃东西,路遇老师视若无睹;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考虑他人和集体利益。

2.文化素质差。目前的中职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中学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业,他们成为被忽视的一部分。与升人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质较差。

3.心理素质差。独立意识增长,自控能力较差;虚荣心强,性格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

3 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家长对德育课不够重视

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忽视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

2.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觉得德育是“假、大、空”的东西,学了没有作用,认为只要学好技能就行了,提不起兴趣,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或者干脆旷课;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较差,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假作认真听课状,课程讲授完了,留下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的目的与要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3.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古语有言“身教胜于言传” “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不少德育教师是“半路出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其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无法认真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采取“填鸭式”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跟不上课改的步伐。

4.考核方式落后。

德育课程在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分数高等同于道德水平高。诚然,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机制不合理,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4 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加强社会各界的重视

政府要重视学校德育,明确学校德育在国家事务和教育中的地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课教学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存在,应该深知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再好,没有好的个人修养仍难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各界要形成共识,德才兼备的人那才是精品,无德有才的人那是毒品。

2.培养学习兴趣,注重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和误解。教师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3.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过于老化,只是停留在说教上,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运动式的一阵风的做法等“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原来单一的讲授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一是要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 二是要多用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4.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德育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要使教师能全力开展德育课改,学校的重视要落到实处。比如多给德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德育课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协调联动,教师间分享课改成功与收获,探讨面临的问题,交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服务于德育教学。如针对技能竞赛、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发掘德育教学资源;积累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专家学者等教学资源,从多个维度加以开放和利用。要建立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德育网络”,使四者在德育方向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形成科学的社会化德育体系,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

5.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机制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书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心灵的净化,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总之,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我们需要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去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和谐环境,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德育课程充满活力,充分体现德育课教学的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