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探究

2015-10-14李妮娜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优势

李妮娜

摘 要: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发展,广大民众对于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为我国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受到互联网信息的广泛影响,人们当前接触知识更多是借助于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对此我国的图书资料档案应当积极紧跟人们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因此,图书资料档案未来的方向是信息化管理。积极的转变传统的图书资料档案管理方式,不仅能够盘活我国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使得它们能够被有效的使用,同时也可以让广大群众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因此,笔者将就图书资料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论述,以此为基础探究加强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图书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

由于受到高度发达互联网信息影响,当前人们知识的获取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纸质书籍转向高科技的互联网终端设备譬如计算机、手机等,这就要求广大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提高对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其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图书馆更好的为广大群众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 实现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 信息化管理盘活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由于受到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数量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一般保存在图书馆、档案局等地方,然而受到互联网不断普及,如今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如此一来将会造成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的资源浪费。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于知识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能够使得庞大的资源得以盘活,通过互联网途径被更多的民众所获取,同时如此庞大的图书资料档案资源以信息形式流向社会,使得它们发挥了更大的服务社会作用。

1.2 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档案

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使得图书资料档案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被人们所获取,这样一来,人们不仅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在自己需要某些资料时特地跑图书馆、档案局等地方查阅、借阅,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让他们能够在有互联网的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取到他们所需的资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起到对图书资料档案原件良好的保护,尤其是一些具有价值的图书档案,人们借助于互联网便可实现对所需的资料的查询,因此极大程度的降低图书资料档案原件过多的使用而导致的损坏。同时也能够避免重要的图书资料档案在借阅过程中出现的损坏、丢失情况。如此一来,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将对图书资料档案的保护起到了良好作用。

1.3 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图书资料档案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图书资料档案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在花费大量时间对它们进行登记整理时,由于繁重的工作量极易导致工作人员出现错误,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将极大的改变这一局面,工作人员只需借助于计算机便可实现对图书资料档案的登记、查询等工作,不但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图书资料档案工作的效率。

1.4 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图书资料档案以其提升人们素质修养的独特作用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得益于信息化管理在图书资料档案中的应用,各地图书馆中庞大而丰富的图书资源得以借助于互联网使得社会民众能够通过电脑、移动终端等现代化设备随时随地的获取,同时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将庞大的图书资源根据不同的类型对它们进行分类,如此一来不但可以便捷的满足社会民众对于图书信息资源的阅读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使得社会民众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加强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措施

2.1 加强图书资料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培训

人员作为图书资料档案工作最核心因素,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培训,只有他们能够充分的掌握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促使图书资料档案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信息化管理培训,同时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学习深造以及举行信息化管理技能大赛等,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技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2 打造互联网资源平台,整合线下图书资料档案资源

当前,我国的各类图书馆、档案局数量众多,但由于它们彼此间是独立的个体,各图书馆、档案局之间的联系十分少,这样一来不仅会致使它们之间不能实现图书资料档案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会导致图书资源的重复采购,造成公共财政的浪费。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打造互联网资源平台,各图书馆、档案局将自己的资源共享到此平台中,从而实现线下图书资料档案资源整合到线上的平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广大民众足不出户查阅到完善的资料,同时也能避免图书资源的重复购买,进而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

2.3 提高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程度

当前我国有部分的图书馆、档案局已经开始着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但是受到技术的限制,他们只是进行图书资料档案的扫描、上传、登记等简单层次的工作,如此的做法不能发挥出图书资源的最大的效应。因此,在图书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提高信息化的程度,通过计算机技术、动画制作技术等众多技术,将图书资源进行内容、形式的加工,制作成图文结合的互联网资料,从而促使图书资料档案资源变得生动新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4 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我国图书馆界的共同追求,也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图书馆主要分为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儿童图书馆等,呈现一个割裂的局面。加之不同的图书馆之间进行独立管理,不相往来,使得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重复采购,导致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图书馆的资源无法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不仅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也不利于读者的查阅与使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对图书资料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图书馆间应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加强图书馆间的联系与信息交换,科学的进行图书资源的传递,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资料档案是人们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介质,实现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共享,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群众提供便利,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应加强加强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料档案信息服务,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让档案信息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沈银娇. 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陕西档案. 2010(02)

[2] 安小辉. 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3] 王朝阳.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安全问题[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01)

[4] 佘洁华. 试论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8)

[5] 胡萍. 档案信息化管理对高素质馆员的要求和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01)

[6] 高靖,孙波. 浅谈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J]. 科技资讯. 2011(14)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