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山区中小学性教育课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14王富秋王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

王富秋+王敏

摘 要:贫困山区中小学性教育课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信息时代,开展性知识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需要的共识,但是贫困山区受传统保守文化影响有更多的特殊性,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是进行中小学性教育必须面对的。基于此,我们对达州地区现有的中小学性教育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贫困山区中小学性教育课设置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贫困山区;中小学性教育;性教育课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9007802

在推进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过程中,贫困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破解难度较大,需要对改革办法或创新思路进行突破钻研。下面将以达州地区现有的中小学性教育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贫困山区进行中小学性教育课设置可行性对策研究。

一、达州地区中小学性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和家长对性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1]是四川省小学阶段包含有性教育知识的必修课程。这一课程在达州多数学校教学中每周为一节课,任课教师现在多为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这些老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通常强调对数学、语文课的学习掌握,对所讲性教育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或照本宣科,或一点即过,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忽略了课程设置的目的。

学生成绩成了当前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激烈的升学竞争面前,家长和学校一样只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对于教导孩子怎样保护自己,如何认识自己成长的生命安全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专业的性教育课教师匮乏

在地域辽阔、居住分散的达州地区学校点多而广,这样对本来就缺少教师的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来说,目前设置专门的性教育教师不太现实,因为这在全国目前都是难以办到的。从师资队伍上来看,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可以得出,全国中小学校数共有320 533个[2]。如果一所学校至少需要两名性教育教师,全国至少需要64万名专业性教育教师。如此庞大师资缺口短时间内是难以填满的,因而,用一些非专业教师讲授在所难免。

3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不便,加重了性教育的困难

父母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其家庭日常行为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性教育知识尚属于一部分青少年的“心里话”,需要与父母进行深层次的感情的沟通、交流才能实现的情况下。达州地区是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地区,在山区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加困难的情况下,开展性教育就更难。调查发现父母与子女沟通和谐的父母一般都会在四年级左右的时候,会被孩子追问到相关的性知识;留守儿童中的一些父母感觉与子女交流困难的,不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小孩子逆反心理比较强,心里话只和同伴说,父母只有通过其同伴了解一些,但是孩子听老师的话。这样学校教育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家长和社会的重托。这无形地加重了学校的责任和孩子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遇到一些与性有关的事情,有时要靠自己去面对。

4低俗文化对中小学学生影响巨大

低俗文化一种是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的传播而来,一种是社会的不良风气的传播。这两种方式传播的低俗文化都对中小学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电视、手机、网络等被广泛地运用,其中夹杂着一些低俗、暴力的信息,以电视剧、微电影、网络游戏来吸引中小学学生,致使一些家长疏于看管的中小学学生沉迷于打架斗殴、刀光剑影、血案命案的场面中。社会的不良风气主要是对缺少甄别能力的中小学学生道德观、朋友观、生命观乃至人生观的培养形成模糊意识,不懂得珍惜感情,缺少同情心,影响他们对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的正确认识,导致缺乏对生命死亡的同情和惋惜,乃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5中小学学生课上不学课下补,造成防御能力差、法律救助困难

为了真实地反映目前小学生性知识了解情况,我们对达州地区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课题组共在10个小学发放700份问卷,有效回收658份,并进行了课后个别访谈。从本次调查中主要反映的情况看:

(1)课堂教育少,课下“学习多”。当问到同学有没有处男女朋友的,三年级学生回答有的占50%,四到六年几乎占到70%;同学有通过网络、影视媒体、报刊杂志了解性知识,甚至有看过“黄色资料(程度上认识有所不同)”的,三年级学生回答有的不到5%,四年级到六年级男学生中有35%—45%回答有,女同学回答有的则不到5%。

(2)对性知识不了解。问到同学处男女朋友是怎样交往,有40%左右的学生回答传递纸条、拉手等行为;问到哪种情况下可能威胁到性安全的时候,有40%的学生选择交男女朋友,而选择非常危险的异性邀请你和他在一起的只占15%,异性强迫你进行过分的身体接触只占35%。

(3)自身防御能力差。问到看过或听说过你的同学和异性同学在一处(无人看见的地方),互相看过禁区和警戒区,回答有的占20%;禁区和警戒区被大人看过或侵犯过的,男同学有30%回答曾经有过,女同学基本上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原因可能很多。

(4)法律救助困难。问到如果大人侵犯到你的禁区和警戒区后,男同学有60%回答忍了(包括不说,无所谓);女同学有40%以上回答告诉家长(当然父母可以以监护人身份起诉),10%左右回答告诉老师或者朋友,只有不到20%要打110报案的。

二、解决达州地区中小学性教育课发展困难的途径

1做好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信心

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带动山区脱贫步伐,解决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均等化需要创建优质学校。农村薄弱中小学学校、校舍、食堂改造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等教师待遇一系列问题是当前学校建设、发展中最突出的困难,是实现留住教师留住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最近达川区对最偏远的20所村小学校教师每月补贴500—700元就是件不错的办法。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支教和组织农村薄弱中小学学生与城区重点学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目前解决农村边远地区缺乏优秀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2克服“难言之隐”,了解孩子心理

当前,一部分教师在性教育课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方式和理念一味回避和封闭信息的态度,造成了其教育发展的长期半禁闭状态,认为是 “无师自通型”, 对“性”讳莫如深。一旦孩子对性的好奇自然流露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一时难以应对。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坦然相对,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近,网上视频《一分钟性教育》就是个不错尝试,符合孩子心理对“难言之隐”的了解。

3提高教师对中小学性教育课的钻研

教师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性教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中小学学生成长教育认真钻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克服“应付”心理,积极讲授和指导性教育知识,用真爱感化学生,用真情帮助学生,用真心影响学生,引导孩子们树好理想、养好习惯、打好基础,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4外地务工的父母需要多与子女沟通,关心其成长

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从目前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外地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存在一些问题,出现有些父母只顾赚钱,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帮助,因而,需要父母拿出一些时间与子女多一些的关心、帮助、沟通,了解其成长,用阳光、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孩子,让他们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挫折,愉快地生活,认真地学习,使孩子能自立自强,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校和家长放心。

三、余论

贫困山区虽然受传统保守文化的束缚,但已不是封闭的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渴望改变世世代代刀耕火种的命运,渴望脱离贫困,因此,特别注重子女教育问题。但是现实是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在当前阶段实现教育均等化是不现实的,如果进城择校,收费问题又会加大家庭负担。因此,贫困山区期盼着对教育改革来改变子女的受教育的尴尬局面。随着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中小学性教育课设置就属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教育将培养人、塑造人作为教育的重点,将人的成长、发育、成熟用科学的方法讲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身成长的阶段性,不再是神秘的、遮遮掩掩的事情。同时,中小学性教育也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身安全,这在贫困山区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发展符合当前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强国梦。因而,贫困山区居民需要转变思维,冲破传统保守文化的枷锁,把子女培养成面向社会、面向祖国、面向未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生活·生命与安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2]魏苓,邱晨辉.中小学性教育队伍仍是支杂牌军[N].中国青年报,20130625(3).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
简谈贫困山区学生的“自主学习”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粤北贫困山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
山里炊烟暖 孩子笑开颜:“春苗营养厨房”落户宁夏贫困山区
对于贫困山区发展旅游的思考
“让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姜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