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改造薄弱学校的师资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5-10-14陈晨杨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

陈晨+杨薇

摘 要:中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大,且文化较低。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强农村教育建设,不仅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而且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努力达到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英国在改造薄弱学校时也出台了许多改善教师待遇的措施,成功地使毕业生及教师任职薄弱学校。鉴于此,总结英国改造薄弱学校师资的一些列政策,从另一角度对我国农村教师改造计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村教育;英国薄弱学校;农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9003202

中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其中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在每年教育经费执行统计情况中(见表1),如2013年全国普通小学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 901.77元,比上年的6 128.99元增长12.61%,全国农村小学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 854.96元,比上年的6 017.58元增长13.92%。全国普通初中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 258.37元,比上年的8 137.00元增长13.78%;全国农村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 195.77元,比上年的7 906.61元增长16.3%[1]。我国在加大教育投资的同时,也相继颁布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相关政策,从2014年《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及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教师待遇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如生活补助、职称评定,以此鼓励更多的师范毕业生以及优秀教师投身于农村教育建设。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每个国家都认识到只有提高教师的质量才能使学校的教育质量获得提高,而且各国已经发现改造薄弱学校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英国也在近十年来为改造薄弱学校出台了一些列相关措施,并且在改造薄弱学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从表2的薄弱学校界定可以看出,中国的农村学校与英国的薄弱学校背景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在改造薄弱学校时对于教师培养及教师待遇的成功经验。

英国在改造薄弱学校时,不仅关注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待遇,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充实到薄弱学校。英国对于教师待遇的政策更加具体,如奖金方面:政府采取的是“金手铐”奖励,即给每一位参加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教师一定的现金补助;教师培养方面:英国政府每年都会授予合格的教师和校长教学方面的硕士学位;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加盟薄弱学校改造的教师可以使用教育教学网络,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聘用方面:可以不受全国性教师聘用方案的限制,通过提供更加丰厚的现金待遇和优秀的培养方案,吸引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学的第一线。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措施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当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了,在薄弱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也会提高。

并且在鼓励大学生毕业支教薄弱学校教育方面也有相关的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去企业就职前先在“伦敦挑战”项目薄弱学校任教两年[2]。

表2

英国薄弱学校与我国农村学校的界定

英国薄弱学校 中国农村学校

学校的

界定 1.考试成绩;2.辍学率;3.义务教育结束时的升学率;4.符合申请学校免费餐点的学生比例;5.犯罪率;6.吸毒学生比例;7.学校设备;8.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比例 教育教学质量较差,设备设施落后,主要位于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

在2013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的负责人邬志辉针对国内多所211、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愿意去农村的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待遇的期望是第一考虑因素,如果农村教师的待遇越高,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下到农村。这就说明教师待遇及以后的发展是毕业生或教师支教农村最大的制约。我国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借鉴国外成功的相关措施,提出更加具体的待遇方面、事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使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及教师积极投身到农村学校改造中去。

(一)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英国政府把改造薄弱学校作为国家的重要工程,并为此出台了许多措施利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如“教育优先区”计划、“教育行动区”计划、“城市教育优异”计划、“信托学校”计划、“国家挑战”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可以保持薄弱学校改造的进行,使薄弱学校可以有章可循地进行改造计划。这些措施的有效进行,使大部分行动区在总结改造薄弱学校有效经验时,都把政府和其他部门提供的资金作为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的重要因素。在管理方面,主要由教育部门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引导薄弱学校的改造过程,例如调整学校管理结构,帮助学校制定一些有效的计划,协调社会一些部门和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利用一些活动及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等等,这些措施都使薄弱学校改造能够顺利地进行。

(二)充分吸纳社会、学校、社区等多方资源参与薄弱学校的改造

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需要全方位协调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英国政府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于是开始转变其管理职能,综合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来协助改造薄弱学校,这样既可以弥补英国政府管理的不足,又可以保障改造计划可以顺利地实施。如英国的教育行动区就是采取了引进校外力量,采取适当的竞争来使学校的机制可以顺利进行。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所有可以帮助改造薄弱学校的力量融合,如地方当局、家长、宗教团体和社区等。当这些力量成为合作伙伴关系,并且一直贯穿在教育行动区的始终时,行动区的改造也可以顺利有序地进行,并迈向成功。由于多方力量相融合,可以共同找出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便可以集多方力量、群策群力,最终实现薄弱学校的改造。

(三)学校寻求自身发展

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薄弱学校的改革关键在于学校本身的力量,只有在改造薄弱学校的过程中激发学校的发展力量,才能调动学校内部一切力量进行更好的改造。例如,创办专门的特色学校计划,通过“学习支持单元计划”把改造薄弱学校的重点集中在学校本身改造和关注学生学业上。这种专门的特色学校计划是在政府提供赞助给学校之外,还使学校与社会的赞助者形成一种搭档关系,使学校有足够的资金和外界支持从12个特定的项目中选择一到两个来成为学校的特色。学校通过重点发展所选择的特色科目来提高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可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改造薄弱学校的计划。这些专门的特色学校的设立从为学校提供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发,在努力改造自身薄弱情况的过程中,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最终推动学校本身体制的改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逐步脱离薄弱学校的行列。

近十几年来,英国政府为了改造薄弱学校出台了许多措施,有一些措施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这些成功的经验也值得我国借鉴,这些经验也能为我国改造农村学校提供有效的帮助。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教育现状相比十年前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与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帮助及学校自身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方方面面的有效改变正是我国改造农村学校的重要因素。在改造农村学校的工程中,我们不仅要坚持自己的有效措施,还应该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这样才能达到农村学校改革的最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叶晓玲.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改造薄弱学校政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
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教育创新理论视角下的农村教师支持政策:困境与出路——基于四川省F县的实证调查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与对策研究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