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14龚芳敏
[摘 要]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是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高等教育大扩招的背景下构建和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该制度已经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但在导师准入制度,导师工作规范,师生关系定位,激励机制完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学院应规范导师准入制度,加强导师资格审核;制订基于专业定位的指导方案,明确指导任务;构建朋辈师生关系,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导师指导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来确保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准入制度;指导任务;师生关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59 — 03
本科生导师制渊源有自,最早“由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1〕74,在国内,最先引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是民国时期的浙江大学。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后,该制度才被国内众多高校广泛采纳和使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其意图是“用导师制这种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引导学生成长,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2〕97。本科生导师制原初仅在专业教育领域中实施,后来慢慢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教育领域。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已经超越了传统高等教育“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由专职思政人员(政治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3〕80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制度基础。在充分吸收国内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2008年根据自身办学的实际和培养对象的特点,将此前彼此分裂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审美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等育人内容和育人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性地构建了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来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该制度已经初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有了稳步的提高,育人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慢慢形成。但从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提高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还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对传统的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进行了整合和改造,具体做法为:学院从新生入学起为其配备指导教师。导师与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导师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趣味的养成,解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质。一般而言,每位导师每届指导学生5-6名,一直负责到他们完成大学四年学业走出校门。这种制度设计的理想愿望和预期目标确实很好,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影响这些愿望和预期实现的因素,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规范的导师准入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从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赋予导师的责任和使命来看,对承担导师工作的教师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指导学生开展学习,解决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现实迷惑与困难,助其成长。但从学院近年来实施的情况来看,全院在职在岗的所有人员,不分类别、不分级别、不分层次都自动成为全育人导师制的导师,都承担着学生的指导工作。由于学院在全育人导师制中未设置导师的准入制度,客观上导致了许多尚不具备指导能力的人员进入导师队伍,使相应的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跨专业担任导师的现象较为严重。学院现有三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师资数量相对充沛,实力较为雄厚,但新闻学与广告学俩专业则较为年轻,师资相对短缺和薄弱。学院各专业师资力量的不平衡性,客观上导致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教师担任了新闻学、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导师。其结果是,跨专业的导师,由于对学生所学专业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整体的认知,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发展引导往往流于空泛,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2.对导师工作任务的规范与细化不够。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但没有结合专业与学生的特点,细化为每一位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完成的具体工作与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学院没有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培养目标提出指导任务,对各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明确的要求,对导师的指导任务的描述与要求显得空泛和抽象。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由于缺乏一张明确的工作蓝图,往往会根据个人的理解去实施指导工作,由此导致导师间的指导工作的内涵与要求就变得差异甚大,部分导师甚至无所适从。另外,每一位导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学术专长,都很容易陷入专业中心主义的陷阱,以自己正在从事的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質去指导学生学习,诸如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导师就一个劲地要求学生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从事文学研究的导师则不断强化文学学习的重要性,搞新闻的导师则对新闻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强调得更为突出。由于指导缺乏内容规范,导致导师容易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来指导学生,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全面理解和认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定位不完全准确。在全育人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和疑难问题,学生也要主动向导师诉说学习和成长过程的困难与烦恼。只有这样,全育人的目标和要求才能得到实现。这就要求,导师和学生必须放在一个对等的关系模式中,让导师与学生成为一种朋辈关系。只有学生将导师理解成为朋友,导师才可能真正倾听到学生内心的想法与感受,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现实的指导关系中,很多导师常常忽略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与新要求,按照自己读大学时的学习任务与要求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学生的倾听和了解不充分。甚至有些导师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就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学习与发展,否则就认为这个学生不是好学生,对之施以批评与教育。根据我们一项专项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47.5%的学生对自己的导师比较害怕与敬畏,觉得自己的导师高高在上,平易近人不够,自己有什么疑难问题或者学习上的困惑也不愿意向导师倾诉与报告。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只是一种学院人才培养的制度与管理安排。在具体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与导师并未建立真正的良师益友的关系,38%的学生甚至认为导师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4.全育人导师制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全育人导师制在具体的实施中,学院仅在新生进校后负责给每一位导师分配指导的学生,安排指导工作,然后在年终根据导师指导学生数的多少核算指导工作量。在这项制度设计中,对导师的考核,仅仅是根据一些指导记录和相应的登记表,“作一些没有多少利益相关者在乎的评价结果表达”〔4〕78,这就导致了导与不导一个样,导好与导坏一个样。对于指导学生效果的好坏没有明显的区分,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激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对于指导学生在某些方面或者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导师没有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导师在指导本科生学习与成长时的积极性。负责任的导师与不负责任的导师,成绩突出的导师和成绩平庸的导师毫无区别。指导工作突出的导师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其业绩并没有得到一定的认可。这客观上挫伤了导师的指导积极性,不利于全育人导师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完善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项制度,细化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各个具体环节,使这项制度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和学院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实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使这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这项制度的规范作用和保障功能,解决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与生活的迷茫与困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提出以下措施和对策。
1.设置导师准入制度,加强导师资格审核。学院应以专业为单位,设立导师选拔、遴选和准入制度。“导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5〕86。在导师准入制度上,杜绝学院内部跨专业担任导师。因为,跨专业导师由于缺乏所跨专业的学习经历和背景,缺乏对相应专业的整体了解和系统认知,会导致对学生指导不到位或者偏离专业的定位和方向。与此同时,具有相应专业学习经历与研究背景的教师,必须在对口专业领域具备讲师及以上的职称才能担任指导教师。此外,导师还必须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相对充裕的时间,能确保指导任务的完成。通过建立严格的导师准入制度,强化导师资格的审核,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2.制订基于专业定位的指导方案,明确指导任务。学院应将国内传统本科教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艺术情趣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以“知、情、意”三种心理能力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审美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体系,将审美教育与价值观教育作为学院三个专业学生都应该要培养和形成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的内涵和专业办学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任务与要求,以专业为单位,制定各个专业的具体指导任务,导师应该按照专业共同制定和认可的指导任务去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研究领域去指导学生,防止在指导的过程中,由于导师的兴趣和偏好,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结构性缺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滑向片面,确保导师指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习与理解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构建朋辈师生关系,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导师制的视野中,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两种关系状态或者模式。其一,导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俯视和训话的关系,即导师高高在上,导师向学生传达指令,学生被动地记录、听取和执行;其二,导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视和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导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能就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支配和领导的权威,而是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服务”〔6〕148,通过在讨论与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知识、观点、方法与路径。在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的视野中,我们主张建立一种朋辈的师生关系,使导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拆解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和等级感,使学生能将导师作为交流和倾诉的对象,能够在与导师平等的交流中,慢慢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价值观念,使自己成长和成才。通过构建平等的朋辈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和路径保持畅通。
4.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对导师的指导工作应强化考核,建立务实管用,适合学院专业办学的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配套考核办法。学院应加强导师指导工作的过程管理,将工作量投入和指导实效结合起来,坚持学生指导的实效性导向,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学生取得突出成绩的,诸如在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主持大学生创新性学习项目,独立发表研究论文、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创新创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均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与办法,给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在核发指导工作津贴时,实行优劳优酬。与此同时,在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中,对于指导业绩显著的导师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推荐申报,同时推动学校职能部门在对教师的业绩考评时对其指导学生的业绩予以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形成持久的内在驱动力。”〔7〕92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使导师的指导工作业绩得到认可,激发导师的指导积极性,引导导师进一步投身本科生的学习和成长指导中来,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真正受益。
三、结语
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是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高等教育大扩招的背景下构建和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以全育人导师制为抓手,针对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多、贫困学生多、本地学生多的生源特点,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导师的引导,尽快使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尽快熟悉大学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在家长监护缺席的大学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起始阶段,通过导师的全面指引,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中导师的指导范围牵涉面广,从专业学习、价值观建构,人格养成和艺术趣味培养以及学生个人的情感调节都在导师的指导范围内。在本科全育人导师制中,导师既是学业导师,也是人生导师,对导师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了以专业学习为中心的学业导师,对导师的能力、水平、素质和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学院在优化和完善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的同时,还要加強导师的培训,使全体导师能够了解这项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明确指导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进而使指导工作与全育人导师制设计的初衷并行不悖。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实施7年来,总体来说,导师们都能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切实履行导师职责,在引导学生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和明确学习任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实实在在地存在上述反思中的问题。通过梳理、反思和总结,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本科生全育人导师制的措施与对策,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设计,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特色,进而为其他兄弟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经验与做法。
〔参 考 文 献〕
〔1〕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5):74-77.
〔2〕刘晗,龚芳敏.本科生导师制视角下的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2,(01):96-100.
〔3〕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05):80-84.
〔4〕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01):76-80.
〔5〕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03):84-86.
〔6〕刘汶,黄景文.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6-149.
〔7〕王敏,倪再羊.对建构大学生导师制管理体系的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4):91-9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