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

2015-10-14曾丽旋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重视汉语言文学就业

曾丽旋

摘 要:首先对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将现代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尝试着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创新;就业;重视;理念

我国的汉语言文化传承已久,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着、变化着。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和人们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汉语言文学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能够使汉语言文学富有现代信息化的气息,并使其与学生的才情培养相关联,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只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才能赋予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新的生机,使其与时俱进,在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才情的培养。

一、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不断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历来是各个阶段都十分重视的,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映射的表现。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其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初始阶段,与社会发展速度和进程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将信息化和对学生才情的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当今的社会风尚和特色紧密相连,有利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具能力和才气的学生,有利于汉语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有助于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对我国语言文化和语言使用的学习,其对各种应用文体、语句使用、语言文化等都有着较为系统的学习,因此这门专业可以说是较为“书本化”的一门学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时,虽然有很多的社会岗位能够接纳这类毕业生,但是往往因其專业特质而不能委以重任,只做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很大程度上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有关系,以往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忽视信息化发展和对学生个人才行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将信息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中,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平台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其就业能力。而加强对其才情的培养,则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具有才情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学识,其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3.有助于汉语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然而在当代,汉语言文学创新的步伐越来越缓慢,甚至呈现出一种疲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也代表着人们认知世界和为人处世的行为依据,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汉语言文学所表现出的形态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说,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将信息化融入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中,有助于汉语言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必然会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精髓完全体现出来,在信息化这一平台的带动下,人们将会对汉语言文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得谦和、文雅的中国传统风貌得到弘扬和发展,因此,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不够重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人们对应用型科学越来越重视,大力鼓励和倡导应用型科学的发展,却忽视了对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在教育界,“重理轻文”的理念被许多人崇尚,在教学中重视数理化的教育,而对于文科类的教学却一直不太重视。这种对汉语言文学的轻视态度,不仅使得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也采用一种应付的态度,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才情,造成了这一学科教学的失败。

2.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私塾、书院到现在的高校,教学形式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然而,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其教育如若不能随着经济文化和现代的行事方式而适当变革,那么它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就现代而言,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与中学乃至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无实质性差别,基本上都是对文章的阅读、背诵,对文言文、诗词的阅读背诵这类的强制性知识灌输。这种强调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才情能力培养,而且教学目标设定的滞后,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太多益处。所以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是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任务。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汉语言文学的不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却依然显得单一和乏味。很多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教学时,采取传统的、如同以往教书先生般的单一讲授和背诵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注重课堂的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在人才培养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才情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学生才情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及才情培养的建议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关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品德的培养,关乎祖国下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讲。

首先,在教育政策上,加大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倾斜和重视。以政策和规范的形式将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比如,可以提高各个教学阶段中汉语言文学在整体教育框架中的比重。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以提高学生才情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积极鼓励各大高校进行教学创新,对有助于学生才情发展的教学创新予以奖励和推广,并在各类考试中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其次,在资金上,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予以支持。相关部门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努力构建有利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和传播的媒介。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调研和发展,开拓出符合当前主流意识的汉语言文学之路。

2.更新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当前文化经济发展的节奏,亟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各类文章和古文学的背诵以及“模式化”的赏析,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化的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是亟须改变的。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的革新,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集中在以提高学生才情、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其实践能力、丰富汉语言文学应用这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语言文化、文学内涵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其文学素养和以后应对就业所具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要想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就要做好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首先,应当积极促进信息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体现在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上,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形象、引人入胜。同时,还应强化对学生的办公自动化、企业信息自动化的教学和训练,有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其次,在保证课堂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对教学内容予以拓展。比如在对某些古代文学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意境再现等方式进行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辅以琴棋书画等富有汉语言古韵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才情。

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学生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公众和教育者的重视、教学目标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陈旧等,都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其发展的重视,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加以应对,使得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陈燕艺.浅析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J].科教文汇,2014.

[2]赵曙光.探讨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的培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

[3]李霞.漢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探析[J]. 神州,2014.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重视汉语言文学就业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