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魅力,做带给孩子们成长幸福的教师
2015-10-14刘祥
刘祥
摘 要:通过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入思考其教学理念,了解其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针对其“每天四问”和“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作出了集中阐述。本文旨在通过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每天四问;生活即教育;教学实际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4-01
学生的学习好比划桨,教师的传授恰似掌舵。划桨离不开舵手的引航,掌舵还需靠水手的桨随心动,少了一份和谐与默契,各自都难免在河心打转。在教育的殿堂里我们愿是那个歌者,唱着走进孩子内心的歌声与孩子们共同走进成长的和谐,——这些足矣诠释《走进陶行知》两个读本给我的教育启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著名理论。阐述了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强调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知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陶行知的两个教育思想给了我重大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由本体论:“生活即教育”、组织论:“社会即学校”、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目标论:“培养真人”、认知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五部分构成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的一个理论整体,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教育宝库,是博大精深且永久地富有生命力的,对我国当今实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生活教育”理论学之越深,所得启示越多。
一、社会的生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各种因素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特别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尤为紧迫。社会上,成人娱乐场所的增多和管理不严,利欲熏心,对于未成年的儿童并没有做到积极引导,而是诱惑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游戏机房,各种成人书刊、玩具、影视光盘的不断流通,给了许多缺少引导的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复杂的社会,而他们的学生角色,也被他们抛之脑后,做着不符合自己身份,不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另外,社会对黄、赌、毒、游戏等等管理上的不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置了许许多多的障碍,这些问题,必须靠社会齐心协力,去关心青少年,爱护青少年。作为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合作,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加强监督和鼓励,循循善诱,把学生引入正轨。
二、家庭的生活教育
当代家庭中,随着离婚率的增多,许多家庭离异的孩子无人管教,有些孩子由于渴望亲情,却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望的亲情,而产生了一些扭曲的心理,经常会去做一些负面的事情来引起家人的注意,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丝毫的向往;还有一些孩子,回由于父母的离异而遭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从此就非常自卑,对学习没有激情,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严重的还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家庭教育的不当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作为家长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的子女负责,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作为教师,也要时刻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发自内心得关心、爱护他们。
三、带着行知的思想进行教育,让教育焕发生命的神采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师时刻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时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直以来,我学陶师陶,把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实践到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以平等的爱才能温润学生的心灵;以真挚的爱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学生的伤痛。同时,以自己爱的言行感召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也拥有一颗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崇高师德。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對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二千年前孔夫子,二千年后陶行知”陶行知的学生观体现了崇高的师德,其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他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凡俗的人格典范,对于21世纪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聆听陶行知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倍感亲切。
教师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业,在我们的育人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我们是带着甜蜜的挑战与孩子们共同行走在教育的天空里的,并且在教育的田野里感悟这教育的无限魅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将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每个孩子蓦然回首时有一个幸福的成长记忆,在学中收获,也在收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