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阅卷职业化何时变成现实

2015-10-14余治中王庆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职业化高校教师

余治中 王庆

到一年一度高考的季节了,它总是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总希望这样的季节多点完美,少点缺陷,多点公正,少点遗憾,让高考成为炎炎夏日一缕沁人心脾的凉风。愿景总令人憧憬,现实则叫人沮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现在高考所有科目都实现了网上阅卷,可总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阅卷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保质量关

决定高考成绩的最直接因素一是考生的实力,二是阅卷人的责任心。然而阅卷人责任感的多少,不仅要靠他道德素质的高低,更要靠制度的约束、落实和完善。谁来担任高考阅卷工作?

每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大多由各省和直辖市的师范大学承担,阅卷人员构成是不断变化的,阅卷者由高校教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中专任教师三部分人组成。其中高中专任教师最了解高中的教学实际,有着丰富的阅卷经验,在考生答卷出现特殊情况或有争议时,能够娴熟地运用相应的处理机制。这部分教师在各省和直辖市阅卷者中所占比例从30%~40%不等。

每年一到高考阅卷季节,师大老师和研究生全军出动,成了高考阅卷的主力军。与高中专任教师相比,高校教师(其中一部分是高校辅导员)客观上没有高中教学经历,不熟悉考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高中教材和新课改,也缺乏阅卷经验。阅卷工作与日常科研和教学工作相比无疑更艰苦,被临时性的任务指派的高校教师主观上缺乏主动性,阅卷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在校研究生(其中还有跨专业读研的)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及学术水平,但是没有高中教学经历和任何阅卷经验,无法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没有经过任何阅卷培训,自然无法确保阅卷质量。

二、任务重、时间短,难保公平关

整个高考阅卷工作持续一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完成阅卷。阅卷通常分工协作,每组负责批阅某一小题,平均每小时大约240份,平均每分钟大约4份,平均每份大约15秒。许多阅卷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寻找评分点上,即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无暇顾及整个句子的质量。用语是否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弱都被忽略了。

历来人们尤其关注作文的评判。阅卷者每天8小时要求评完600多份作文,平均每小时70多份,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用时不到90秒。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和具有丰富阅卷经验的职业老师才能胜任如此艰难的工作。连续7天超负荷和高强度的劳动使得高考阅卷队伍年龄日趋年轻化,使得对试卷评分标准和高考试卷有深刻理解的老教师越来越少了。

三、评分的主观性、保守性,難保公正关

试卷双评制度,无法防止评分的主观性,相反会产生评分的保守性。高考阅卷电脑会随机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显示每位阅卷者的有效卷份数。阅卷者心理上为了求稳,会不由自主往平均分段上靠近。评分的保守性人为地缩小了分值的差距,无法有效鉴别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势必不利于选拔人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弱化该学科的区分能力,最终导致考生不重视该学科的学习。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参考答案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因此,那些个体感悟能力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

四、查分不查卷难以服众,难以约束责任缺失行为

高考出分后对成绩有异议申请复查的情况,历年来规定只查分不查卷,即考生不能接触自己的试卷,不能看到自己的试卷,只查累加分数是否有错误。这一直是人们所质疑的关键所在。拒绝为考生查卷,难以平复公众的质疑。

教育考试部门也说要保证高考公平、公正和公开,维护考生利益,像高考查卷这种事情都不能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想问题。

阅卷队伍职业化是高考阅卷改革的方向。

阅卷工作事关考生命运和教育公平,高考阅卷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上海是目前全国唯一坚持高考作文阅卷须培训持证上岗的城市。这无疑是2014年我国高考阅卷的最大亮点,但是步伐是否应该再大一点?能否将上海作文阅卷持证上岗的做法推广到高考所有科目呢?能否让高考阅卷队伍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呢?

阅卷工作是一项专业技能很强、职业要求很高的工作,阅卷者不仅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严谨、协作、担当的个人素养,不仅需要具备客观、科学、高效的行为规范,还要具备良知、公正、廉洁的道德操守。组织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考阅卷队伍,需要制定行业标准、人员培养途径及行业行为的监督机制。它是一条十分漫长的道路,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余治中,1978年6月出生,男,汉族,四川射洪人,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学位,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职业化高校教师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