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015-10-14刘向梅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育文化素质心理健康

刘向梅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的状态。”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学生是否都健康呢?不言而喻,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学生除了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外,我们还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人的素质应包括三部分,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它既是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决定着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水平,又影响着生理素质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德、智、体会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实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素质,不可忽視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做到统一规划,具体部署,而且要不断强化管理,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促进全员参与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保证

学校在提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学校鼓励支持科研骨干教师报课题、搞科研,为他们参加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求科研骨干教师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通过撰写印发论文、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把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通过这些努力,使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战胜自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四、营造“心育”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外在条件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心育”氛围。其中,师生关系、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是心育氛围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求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及代课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努力改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环境。其次,校园环境建设不仅要做到净化、美化,还应突出“心育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激励,领悟出一种心境。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心育文化”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阳光地带,带进一个充满喜望的世界。

五、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正是创新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需要。

我校开展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得以张扬;并使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造就未来的强者。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心育文化素质心理健康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