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校工作站”,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岗位教学
2015-10-14周茜杨帆
周茜 杨帆
摘 要:医校工作站是校企合作的优秀载体,通过其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合理安排见习实习教学任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实施中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强化護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医校工作站;校企合作;教育改革
一、内涵解读
我校护理专业以“医校工作站”为载体,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制”,对接岗位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原先院校分离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医校合作站专兼职教师的带教,达到学校教学与护理岗位对接。合理安排见习实习教学任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实施中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强化护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服务地方经济。
二、创新点
1.资源共享,校生企共赢
学校稳定开发临床教学资源,医院从工作站获取学校教学信息,进而提出所需技能改革建议,以获取知识完善的护理后备人才。医校合作站承担学生见习实习组织、指导和协调校院的功能,密切校企合作,推动护理专业学科发展能及时更新。培养合乎医院要求的人才,最终达到“校、生、企”三方共赢。
2.校医文化融合,共育合格人才
医校工作站融合学校及医院文化于一体,以最佳切入点用学校文化和医院文化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深刻感悟“救死扶伤”。“人文关怀”等医德,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技能熟练、医德仁心的合格人才。
3.理实一体,学校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工作站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教学完全理实一体。学校有计划地将部分课程放入工作站中进行教学。同时,学校在教学改革期间,悉心听取工作站意见,做到学校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三、工作方法和程序
1.组织架构
成立由学校和医院共同组成的医校合作站工作组,并依据组织架构选派双方职员。制订《医校合作站实施方案》等计划,对各科室轮岗做统筹规划。
2.校企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共建医校合作站
3.以医校合作站为中枢,规范见习实习流程
(1)岗前培训、全程跟踪。学生进入实训医院后,先由医校合作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2)定期检查督导。合作站处有详细的见习实习记录,并且教师通过操作区监控设备,对于学生操作情况可以做到随时掌握,及时发现学生的操作误区,记录,并当天反馈,督促学生改进。(3)评价反馈。医院带教老师在屡次纠正不了学生不规范技能之时,会及时同工作站老师进行沟通。
4.加强学习,打造一支优秀的护理专业校企合作“医校合作站”师资团队
一是学校每学年每所工作站派出一位联系教师。二是医院由教学科或护理部派专人负责工作站的管理。三是组织专业任课教师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对见习和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培训。同时专业教师对下临床参加实践有认识、有重点,明确实践目的、提高实践效果。四是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及特色实训教材。
5.建立由学校、企业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在进行学校、医院、学生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模式改革十分重视医校合作站的意见。根据医校合作站反馈意见,修改评价内容。
四、成果、成效及推广
1.主要成果
建立一支医校合作站的“教师+护理人员”的优秀专兼职教学团队。通过医校合作站的锻炼,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建立校企共建共管校外实习见习教学工作机制。医校合作站长效稳定推动医院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老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主要成效
实现了“校、生、企”三方共赢。“学校赢”:“医校合作站”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带动了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校本教材、“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改革,促进护理专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专业办学吸引力明显提高。“学生赢”:学生的技能训练得到较大改观,其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在就业过程中校医工作站的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层次高于其他实训基地学生。
3.成果推广情况
医校合作站在我校护理专业试点获得了成功,参与建设医校合作站的校外实训基地正在扩大,并且合作的深度正在加强,护理课程的设置更加反映出医院所需实际。我校对合作站的创新形式十分认可,倡导全校学习医校合作站,目前专业也在医校合作站的示范作用下探索工作站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筹划。工作站在自治区内树立了标杆作用,赢得同类学校的认可,目前已经有多所区内的同类职业院校来我校参观交流。
五、体会与思考
医校工作站作为我校探索校企合作制的成功之笔,体现出我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准确把握。教学环境的深入发掘,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安排的重组,使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和薪资待遇。医校工作站的推广,对于职业教育是更具特色的推动。
参考文献:
崔永华,高迎爽.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0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