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5-10-14邹炳岩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创新能力

邹炳岩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高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从新课改教学环境着手,重点分析了高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力求通过努力,找到促进高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策略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中数学教学也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帮助学生掌握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笔者通过分析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供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教育现代化以及国际化的新挑战。作为青少年一代,他们担负了振兴中华的重要使命。鉴于此,高中院校和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吸收新时代的知识,从而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同时认真分析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质量,以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具体而言,学校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定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基本方向,为教师和学生确立发展方向,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师不仅仅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者,还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引导者和指挥者。总之,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笔者建议,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學活动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形成自主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学习效果的不断增强。

二、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对此,要想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同时积极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以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具体而言,提高教学质量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张讲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可以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教学资源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让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更和谐、平等的方式相处。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随时查询学习资料,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和学习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数学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活动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然后根据实验得出相关数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这种数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展开合作学习,以此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其次,讲完课之后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更无法谈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鉴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创新和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去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相关研究证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会在平常的基础上翻倍提高,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兴趣的支持。鉴于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比如说数学知识竞赛、难题破解比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同时感受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最后,教师可以将数学这门学科所蕴含的方法美、语言美、故事美、角度美、图案美和逻辑美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美丽的色彩和线条去勾画数学中的函数图和几何图等,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学科美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每一个数学成果背后的人物故事,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接受与学习数学相关知识,达到增强数学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它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内容,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成果,总结学习经验以及自主调整学习内容等。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条件。鉴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这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快速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充分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又比如,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或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前的中国,不仅仅需要有数学基础知识的学生,更需要具有数学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去掉那些僵化的落后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践行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岩.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石翠红.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3]刘术青,田炳娟.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J].才智,2011(08).

[4]杨长生.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11).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数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