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文学教学与中文专业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015-10-14李坚怀
李坚怀
摘 要:时至当下,中文学科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要面对的问题更为严峻,至为重要的问题是中文专业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及能力日趋低下,这些包括兴趣、方法、媒体、时间和追求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中文专业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对经典文本的感受成为当下中文学科教学所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学;文本阅读;感受经典;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47-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繁荣,当下大学生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与20世纪相比,文本阅读在大学生中似乎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也使得谈论文本阅读好像不合时宜。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现状是:文本阅读被碎片化、浅阅读,现代文学的经典阅读渐离渐远。笔者在十余年的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强烈地感受到当下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过少,以至于课堂教学时难以构成有效互动,形成教师上课口干舌燥,而大部分学生则无动于衷,即使鲁迅作品也知者寥寥。因此,呼吁大学生重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已刻不容缓。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特别强调,“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全民阅读的学习氛围。李克强总理的观点显然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当下的阅读氛围与总理期待相距甚远。与阅读相较,学者更愿意赶潮,挥舞时下学术热潮所追捧的所谓宏大叙事、和谐概念。而针对具体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论文则凤毛麟角。与此相应,现代文学史教学中,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或文坛论争等相关知识占据了相关课程的更多课时。期末学分考核也是按照教学大纲,主要以文学史知识为主体,课堂上的文本分析日趋凋零,有的则如蜻蜓点水,甚而至于缺席课堂教学。
大学老师忽视文本感受与研究,缺少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见解,久而久之,只能照本宣科,难以从文本中汲取文学的审美内涵,仅能就教材而论道。此种现象同样束缚了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制约了大学生的独自分析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其学习阅读文本的兴致。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选择课题研究时,亦喜欢选择更具有“理论深度”或宏观的课题作毕业论文或其他研究,因为具体作家作品分析研究相对而言属于“小格局”,特别是大多数经典作品早已为大家熟知,如鲁迅作品的文本分析,即为大多数学生视为禁区,因为鲁迅作品文本分析实在难以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说,现代文学的文本阅读与文学研究渐行渐远,同时,大学课堂中踪迹难觅亦是不争的事实。
这显然是一个教育的误区。因为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的根本在于作品,失去作品(文本)的支撑,现代文学史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更遑论文学背景、文学思潮之类的宏大课题,因为文学的基础、影响来自于作品,离开了作品,其他皆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对于文学研究本身而言,对作品的研究乃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逐步深入而细致地阅读、分析并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之意义、内涵,方能体会出文学审美的真义,亦才能顺理成章地研究各种文学思潮,探寻现代文学史的规律及其意义。反之,失去对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把文学思潮等宏大叙事作为研究的主体方向,无疑丧失了文学研究的基本内涵,实乃本末倒置的研究行为。
因此,本人认为,现代文学教学重视文本阅读乃当务之急,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应该被视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素质。大学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职业性视角,更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现代文学史课程,其根本目的乃为提升其文学审美能力。而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不可能在空谈中实现,而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唯有大量现代文学文本阅读体验方能奏效,否则,只是水中花,镜中月而已。对中文专业大学生而言,本科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基础时期,对他们来说,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本科阶段打下良好扎实的文本阅读能力,对其将来专业研究大有裨益,因为大学时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期,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因为是未来的时间里,他们将很难拥有大学时期如此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得以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而缺乏配套的丰富文本阅读,将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均没有机会派上用场,所谓学术研究只能是空谈。
而中文专业现代文学方向需要进一步突出作品研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应强调现代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审美经验及规范仍然粗疏,而建立与完善其审美及规范则需广泛的文本阅读实践。与中国古典文学相较而言,由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短暂及其渊源西方文学导致传统的缺失,现代文学在语言及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创作实践还属小字辈,其中作品审美的范式构建与文本鉴赏标准的实践,均与科学化距离甚远。由于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检验与淘汰,所谓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更大程度上实乃学术界为了研究的需要而着力构建的结果,如九叶诗人穆旦、荷花淀作家孙犁等,不足百年的时间积累与历练在积淀厚重的古代文学面前略显稚嫩,其文学魅力亦难以与古典文学的经典相媲美,最明显的例子即现代新诗的创作,即使流播众口的徐志摩之《再别康桥》亦难以招架唐诗宋词的文学魅力,更遑论其他新诗如何立于中国诗歌之林了。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来说,当务之急需要建立起符合科学规范的文学标准与审美规范,真正完成其经典化进程,这当然需要建立在文本阅读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广泛的文本阅读乃不可或缺的前提。最为重要就是在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方方面面均应大力倡导现代文学文本阅读,尤其经典作品的反复阅读,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等,更应该多阅读以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语感,只有且仅有重视中文专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才有可能为现代文学学科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史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取得的成就较高,当下散文创作成就斐然,但散文的标准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直没有较为公认的定义,散文优劣亦缺乏指向性较为明朗的标准。根据接受美学,不同阅读期待的读者感悟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在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篇散文,基于“载道”或“言志”的知识屏幕,使得其以不同标准审读,则评价可能相差甚远。当下所谓“散文经典”,时常遭到或学术或无厘头的种种吐槽——散文仅仅其中一端而已。现代文学诸题材中,不论小说还是戏剧,尤其新诗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标准不一,许多新诗的经典化并没有经历时光的淘洗,更多为人为因素使然。因此,此种情况迫切需要以正确的文学审美规范来约束,而文学审美规范的建立需要以大量文本阅读与研究为基础才有可能。
其次,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政治环境所导致的生存焦虑,使得强烈的政治文化对文学的渗透影响巨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政治化解读影响了几代人对现代文学的认知,如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订,对近现代人物的注释表现最为明显,直至2005年再修订才回归正常的学术路径。因此,现代文学文本解读和评价依然问题甚夥,误读现象在所难免,如此则严重地影响了文学审美的认识。这种认知误区的矫正也需要在文本阅读体验中来改正。如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阅读理解,教学大纲中及教学实践中往往趋向于作者受到反革命大屠杀这种政治背景上所进行的创作,而从现有资料及相关研究来看,这明显是误读。
再如,现代诗歌的评价方面,凸显政治观点的视角,对于政治色彩浓郁《王贵与李香香》则持高度认可态度,反之,很少提及其他文学成就更为突出的新诗作品。对于作家的评价如出一辙,如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众所周知,孙犁作品风格多样,但受传统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制约,现在大学课堂通行文学史论著大多局限于《荷花淀》等风格清新的作品,而对其他风格的如《琴和箫》《秋千》等作品却认识有限,如此则不能对孙犁所有作品进行清晰认识与评价。再如,在新文化运动中崛起的周作人,文学史大多关注闲适小品文,而其走上文坛创作的大量的“飚发凌厉”的散文却付之阙如。同样,以美文著称的朱自清散文也并非仅“婉约”如《荷塘月色》《梅雨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乞丐》等沉郁愤激作品同样值得大学生阅读与探究。诸如此类的文学史写作存在诸多局限,现在完全有必要对现代作家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只有如此,才可正确而全面认知真正的现代文学史,这样将会有效改变现代文学史版图分布。当下止于空谈(现在现当代文学史写作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能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深入研究的文学史著作却罕如真璧,问题即尚“空谈”而少务实),翔实充分的文本阅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就需要以切实的文本阅读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
再次,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无疑会更好地促进其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相较而言,大学生对现代文学兴趣较大,其作品也为学生喜爱。不过,据笔者十余年来的观察,当今大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课堂上,“低头党”学生越来越普遍,课堂玩弄手机成为课堂教学顽疾,已经为众多高等教育有识之士视为高等教育的头号问题。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的引导责任凸现出来,这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切身体验感悟现代文学的魅力,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沉入文本阅读中,以经典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大学生,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而现代文学作品以其高度的现实性写作强烈地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社会关注(如左翼文学的勃发),大学生通过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无疑将会更深入了解认识民国社会现实,加深大学生对当下社会关怀的热情。
更为重要的是,对现代文学作品文本的综合分析是文本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另外还需要恰当表达,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所必需的途径之一,也可以有效地强化培养大学生的写作思维。因此,大学生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训练离不开现代文学文本阅读训练。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将促进他们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上课普遍认为现代文学史过于抽象,事实上恰恰相反,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大学生只要通读鲁迅的作品,就能够借助其独特而深刻的文本形成深刻记忆,从而更牢固更可靠认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避免了枯燥的背诵文学史内容。
众所周知,现代文学的文本阅读能力并非孤立能力,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内容知识:包括对作品文本的理解,即读懂作品,知道作者想通过作品说什么、在说什么。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掺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作者如此书写并非仅仅“油滑”,其中具有多种现实的考量。大学生理解鲁迅经典作品时时常因其作品的深刻内涵而感到力不从心,这不仅反映出大学生文体学知识的欠缺,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经验的不足;此外,大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也表现欠佳,学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优劣判断时,时常难以评判文本的优劣之处,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不足把握得不够准确明晰。这些都需要相关文学史常识及文学理论奠定基础;最后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有相当的文字功底。
与此相应,笔者认为,现代文学教学应该从多方入手,全面而细致地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首先,需倡导大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大量阅读原作,以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及能力。唯有广泛文本阅读,方能有效分辨作品的高下优劣,培养出文学敏锐感悟力,舍此则别无他途。因此,笔者特别指出,本人并不太赞同时下流行的为大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的做法。这种“喂食”方法局限了同学们的阅读视野,与文学学习的内在规律背道而驰,不是科学的引导方式。孔夫子主张因材施教,恰恰说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只有从学生个性出发,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寻找阅读兴奋点方能有效地进入浩瀚的阅读世界;另外,可以以文学史为纲,阅读经典文本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阅读途径。另外,教育界认为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在现代文学阅读方面可以自由创新。如前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型不足,由此,为大学生的解读和思考留下了充裕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敢于质疑与独立思考,培养其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信念,正确引导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并根据个人的喜好从文本出发进行鉴赏评论。特别是具有很大争议的作家,如张爱玲、茅盾等人的作品均可以来一次再阐释,这样无疑可以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文学史的学习和掌握。
除了勇于质疑原有的文学史观念定势,采用比较文学研究法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现代文学史评论散文成就时,闲适小品文是其重点,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闲适小品文作家教育背景不同,性格各异,虽同为闲适散文,但其中依然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此,可以允许大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评判各自风格及其艺术成就。通过比较式阅读法,可显著增加大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自然相应地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认知。
最后,鼓励大学生加强文学理论知识及文学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也与文学感悟、分力、写作均有密切联系。换句话说,需要相当的文学理论素养、文学史基本知识及多方位思想素养,方能对作者知人论世,方能更正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反之,大量的文本阅读可以更直接促进大学生文学史及理论运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习惯、能力及创新精神。因此,在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需指导他们注意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的阅读与吸收,自觉地把阅读实践与文学史、理论配合学习,方能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此外,要求同学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将现代文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实践表现出来,可以采取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彰显个人阅读实践。如此一来,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就有望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