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

2015-10-14魏振华曹顺仙

学理论·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魏振华 曹顺仙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思潮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也考验着高校宣传工作者的应变能力。为此,高校宣传工作需要及时跟进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创新高校宣传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思想宣传工作者素质、整合“思政课”教学思路、开拓高校宣传工作新思路等,为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宣传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174-02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高校学生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桥头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宣传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高校宣传工作的意义

加强高校宣传工作是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只有具备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开展宣传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

开展高校宣传工作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必需工作。开展宣传工作,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共同发展,在宣传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宣扬壮大。

开展高校宣传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宣传工作,有利于加强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增强高校学生的积极性;改变教学内容存在的滞后与局限问题,改善教学活动的统一性,增加教学任务的灵活性。

开展高校宣传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通过高校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实现“中国梦”理想的人才。

二、高校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正确带领下,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以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坚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此基础上不断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思政”课没能全面实现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原则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课堂教育,即“思政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增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知识;二是学校生活中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通过最新的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当前的“思政课”教育效果持否定态度,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实现开设课程的初衷。首先,课程教育不能及时跟进当前时代形势,缺乏创新性,教育形势多偏向于被动型地灌输教育,未能发动大学生群体的主导作用;其次,课程教育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与衔接性,教育体系存在断层现象,没有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与应试型教育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被重视,被专业类课程教育“边缘化”的形势。

(二)缺乏与高校宣传需求相匹配的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活动无疑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现实中却存在着实践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不统一,学生差异大,实践教育普遍性与教育个体特殊性的对立。

1.认识的重视度上需要加强。当前,社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号响亮,实践困难”的问题,一些高校的学工队伍与专业课程老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创新;部分专业课、学工队伍教师忽视实践教学整体规划性,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2.教学的内容有待继续加强。当前,实践教学活动并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合理的规划;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单一,以至于实践中存在理论与现实矛盾,导致大学生忙于应付、收不到实践效果。

3.实践相关的保障机制缺乏。当前,实践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障性政策,增强财政支持,学院也要不断加强相关的活动组织。同时,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学生、教师以及课程三方面的激励机制,教学绩效、教学内容、教学结果等方面的考察也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宣传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保障机制不足的问题

虽然,党和国家对高校不断强调做好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高校宣传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都未能完全实现高校宣传工作的初衷,甚至出现人浮于事,宣传工作可有可无的不良现象。

第一,高校宣传工作没有明确贯彻于高校教育体系中。当前我国的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高校将各学科课程设定为实践需求目的,未能将高校宣传工作发展纳入院校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宣传工作存在着“走过程,轻实质”的不良风气。第二,高校教育的重点多偏向于学科教育,而对于宣传工作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高校宣传工作虽然实现了宣传、影响的初步要求,但在后续的宣传工作效果评估,宣传工作后期的管理与改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

三、加强高校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

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应牢牢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到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责任意识,通过不断梳理当前高校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思路、增开社会实践课程、创新高校工作者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加强高校宣传工作的目的。

(一)教师队伍素质是加强高校宣传工作的基础

教师是高校宣传工作的核心领导者,高校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政治意识、底线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方针,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为思想基础。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理论阵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类影响宣传工作的问题。从课程自身角度讲,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思路是要改变当前课程教育的框架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的不合理方面。首先,从框架上讲,应该重新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理念: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应用,需要我们不断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连贯程度。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完整性,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承接与连贯。因此,高校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合理统筹、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其次,课程内容上要细化、配置各类课程的相关性。根据高校宣传工作的教育要求,合理配置“思政课”课程的各学科教育的内容比例;增强“思政”四门课程间的课程设计的衔接性;开设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育实现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的目的。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宣传工作的必要保障

高校宣传工作不仅需要理论课程学习的不断加强,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活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学是针对当前课堂理论教育偏弱而进行的针对性教育,主要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其既具有理论课程的优势,也具有社会实践课程的实用性。

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贯彻于学生思想教育,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发挥德育教学、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协同作用,增强实践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社会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做出补充,其本质是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根本的认同感,使大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实践活动中。

(四)创新高校宣传工作者工作思路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宣传工作也由过去传统的纸质媒介方式转变为以电子信息、互联网为主的新型交流、信息传递方式。互联网在对传统宣传方式造成极大冲击的同时,也从侧面对高校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要积极发挥高校宣传工作的自身优势,不断转变、创新宣传力度,明确宣传工作的思想指导作用、舆论监督作用与文化教育要求。因此,不断创新高校宣传工作。

1.不断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宣传思想。高校宣传工作应转变发展思路,将传统意义的“宣传”变为更有实效性的“传播”。“宣传”主要是以党和国家的行政机构为载体得以实现。它的行为主要代表着党的立场,主要是由传播者到受众者的单向性宣传,宣传意愿偏向主观性。而“传播”则是通过多种媒介的形式在社会大众面前进行思想宣传,宣传内容能够趋于各方面兼顾,宣传内容偏向实际需求,更加强调客观公正性。总的来说,“传播”更好地体现了新时期宣传工作与“以人为本”思想紧密结合的要求。高校宣传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强化由“宣传”向“传播”转变的宣传意识。宣传工作的主体也应由学校党委转变为全校老师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宣传工作要及时跟进师生的思想动态,结合思想宣传工作要求,让各位师生更加感同身受到宣传工作的力量。只有这样,高校宣传工作才能真正将思想和精神灌输、感染于师生,体现出高校宣传工作的实践价值。

2.提升宣传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宣传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与宣传理论素养,才能在当下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领导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传播素质,对新闻事件不断筛选、提炼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并及时传达给师生。善于在总体上把握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对时事新闻进行深层次的发掘,顺应时代要求,起到宣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思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2015-01-19.

[2]向来生,王洪禹,姚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3]王学俭,李永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