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口语教学中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探讨

2015-10-14伍笑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口译英语口语口语

伍笑颜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510403)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已成为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然而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仍不尽如人意。据美国教育部经过10 多年的研究发现,单纯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是低效的,在线和面对面课堂教学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则是最有效的。作为在线教学视频,微课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在线学习之中,也为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微课可以灵活运用于口语教学各个环节中,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预习;课中可以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方便不懂的学生反复观看和自学;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拓展知识。本文就如何设计和利用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作为口语教学辅助手段作探讨。

一、理论依据

1.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

语言学家Krashen 的输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习得的方法,语言学习者只要在较小的情感障碍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大量接触略高于他本身已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会自然而然习得第二语言[1]。也就是说,学习者要大量接触语言信息,而语言信息应是比他们已知语言知识略深但又能为其悟出意义的,这样才能激发学习欲望。如果语言输入内容太难,远远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他们就会失去自信心,产生焦虑感,使输入难以通过,最终导致整个教学失败。应用语言学家Swain 在输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说,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2]。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使用语言获得反馈,从而了解自己在语言使用中语言形式和语义功能等存在的问题,在后续学习中有目的地寻求、补充新的输入材料以填补空白或改正错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准确,为听者所理解,即所谓可理解输出。语言问题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不断解决和完善[3]。

2.翻译、口译与口语

如要透彻掌握英汉两种语言,英语与中文的对比转换能力必不可少。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4]而翻译的过程正是让学生进行英汉对比的过程。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认为:“运用翻译进行教学,又称教学翻译,是为了学习这种语言或在高水平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初学外语阶段翻译练习主要是训练外语的正确表达和检验所学外语的理解,巩固所学外语的结构;学到中等程度,翻译练习主要是用来扩充词汇和变化句法形态;高年级翻译练习目的是学习外语的文体和丰富外语的表达手段[5]。所以翻译练习目的是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来提高双语能力。

法国以塞莱斯科维奇教授为代表的释意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交际行为[6]。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口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在“现场”以口头的方式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重新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口译也是交际行为,是使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口语课中的口译训练只是教学的手段,教学的附庸,目的不是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母语进行汉英口译训练、部分地进行英语思维、慢慢地适应使用英语语言,而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的独立思维、直接使用英语开展英语对话、讨论、辩论等课堂活动[7]。

3.微课的概念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 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概念。他将原来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教学视频进行大幅度的压缩,转变为几分钟的核心部分,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来迅速获取知识[8]。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括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教学课程设计、课件材料、测试练习以及教学评价等辅助性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9]。微课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使用方便,随时学习。

二、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设计

根据Krashen 的输入理论,人们流利说话的能力是靠大量接触语言后获得,因此口语教学应提供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者真正需要,希望能够理解并学会使用的听读材料。课前口译微课可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师可根据教学的相关主题,选择英美国家录制的短小精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材料的选择应灵活多变,可以是介绍类、故事类、交际会话类、演讲类、辩论类、时闻类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题材。视频应录制两次,第一次是正常播放的视频,第二次是每个句子后有暂停的视频,并要求学生口译成中文,英文原文和中文参考译文随字幕给出。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感受英美文化、待人接物方式,而且对他们的听力理解、语音语调、词汇量和语言表达结构的扩充等都有帮助。第二部分,教师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英汉会话视频。视频可自己拍摄,视频里的角色可让学生扮演,一个扮演外国人,一个扮演中国人,一个扮演译员,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对话交流,录制成视频,并利用音频编辑软件,消除译员的声音。要求学生观看后充当译员翻译对话。参考答案最后给出。这一口译过程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学生的译文如果有错误或不足,在对照完参考答案后可以得到及时纠正。例如:“他给这问题难住了”中的“难住”,有的译成“be puzzled”“be baffled”“be stumbled”,甚至有的用形容词“difficult”,参考答案是“He was stumbled by the problem”或“He was stuck on the problem”。再如:“这些电视广告烦死我了”,学生翻译成“Those TV commercials bore me”,而答案“Those TV commercials are killing me”则地道得多了。汉英互译练习让学生熟悉英语的种种表达技巧,找出自身语言的不足,对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能准确地、符合英语特点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比直接学习英文句型、词组和单词有效得多。此外,微课除视频材料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在微课中适当加入阅读材料让学生翻译,拓展学生语言和知识。

微课的视频或阅读材料为学生增加了规范的语言样本和与主题相关知识的双重输入,而口译练习提高了学生对输入材料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切入问题的角度和相关的词汇表达,在最后的输出阶段,学生将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语言技能和知识进行交流。

三、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对口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上口语课前将微课上传至学习平台或以共享的方式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微课并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对口语课堂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1.提供更多的运用语言机会

根据Swain 的输出理论,语言实践促使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方式,以便能成功地传达意思。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教师可以减少课堂讲解内容,留出了比传统课堂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课前掌握的知识进行复述故事、角色扮演、短剧演出、话题讨论、即兴演讲、分组练习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理解、加深记忆,学以致用。这不仅可以增强会话能力,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输入,从而促进语言知识的有效传播。

2.消除情感障碍,保证语言学习的顺利进行

焦虑感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情感障碍,它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10]。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羞于开口,不愿主动发言主要是担心英语语言基础薄弱、语言内容匮乏而导致无话可说或出错,在紧张、焦虑的气氛中学生难以进行有效学习。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使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充实交流内容,这样上课时他们有话可说,错误减少,增强了进行口语交流的自信,避免了因为紧张、尴尬而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心理负担,缓解了课堂紧张压抑局面,提高了口语教学效果。

结语

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是英语口语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有效地解决了口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口译模式的课前微课选材应坚持主题相关、难易适度、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原则。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深挖细节,必定能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曾凡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元视角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06.

[4]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十四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12.

[5]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学——以新疆文化视角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8.

[6]塞莱斯科维奇,M.口译训练指南[M].周素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7]曹翔宇.浅谈汉英口译训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高教,2008,(6):153.

[8]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9]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8):36—42.

[10]王银泉.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

猜你喜欢

口译英语口语口语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