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近现代化之路的比较

2015-10-14韩江波穆尧芊张中鹏

经济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禀赋要素

李 超 韩江波 穆尧芊 张中鹏



中日近现代化之路的比较

李 超1韩江波2穆尧芊3张中鹏4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北京 100028)(2.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 河南南阳 473061)(3.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 新潟 950-0078)(4.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 999078)

2014年是中国农历的又一个甲午之年。近代中国在晚清时期曾先后遗憾地错失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和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同时期的日本。本文在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梳理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不同的产业和技术演化模式,研究发现,经济体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并选择适宜技术模式来组织生产,才能最便捷地扩大总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鉴于此,后发国家的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上,而不是单纯地以追求产业和技术的先进性为目标。

适宜技术 现代化 发展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外生冲击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王朝以大力引进外生技术为基础并逐步开启近现代化历程。通过研究此时期产业发展史不难发现某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在诸如采矿、钢铁、造船、纺纱、铁路、邮电通信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对西方资本和技术采取的是“整体移植”和“全盘复制”战略,其中选择“整体移植”战略的资本主要集中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上,而采取“全盘复制”战略的技术则主要体现在具有“资本偏向型”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在此情况下,新式机器与近现代生产方式几乎“一步到位”地替代传统行业;而在磨粉、榨油、缫丝、织布、丝织等劳动密集型部门,技术进步明显经历一个“石磨+蒸汽机”的漫长而又复杂的过渡阶段,走上了一条渐进式改良道路(彭南生,2002),[0]部分学者将这种典型的产业演化现象归结为“二元技术进步”(代谦和李唐,2009)。通过比照其它后发国家的产业演化史,同样可发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法鲁克时代的埃及,以及其它曾经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具有“二元技术进步”的色彩。然而,这股席卷全球绝大多数后发国家的近代化浪潮并未起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实际上只有日本等少数经济体成功实现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赶超和经济收敛(林毅夫,2002)。

与此同时,众多后发国家在技术引进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同样令人深思。由于其普遍采取跟随策略,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和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企业投资目标往往集在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存在且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因此,这些后发国家的企业和政府极易对本国的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形成社会共识,进而导致投资出现“潮涌现象”[①]即众多企业投资像潮水一样,不断地涌向相对集中的几个新兴产业。(林毅夫,2010)。在潮起之时,由于每个企业对其所进行的战略性投资都抱有很高的回报预期,政府出于政绩和财政收入考虑会积极给予政策优惠,金融机构也会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增加融资。然而,当这一系列投资完成之后,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大量亏损甚至破产、政府政策性负担加重、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长期受阻。

对于后发国家这种典型的技术进步模式,适宜技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其认为发展中国家因资本存量相对较低,不可能完全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而只能通过在模仿发达国家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换言之,技术进步应存在与要素水平相匹配的“适宜性”问题(Caselli,Coleman,2006; Acemoglu,Dell,2010)。适宜技术研究的基点在于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的一致性,应重点考虑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纵向技术差距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技术变迁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路径。随着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其产业和技术结构也应随之提升。唯有如此,后发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才能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沿着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尝试基于理论和案例分析两条途径,通过理论模型和逻辑推理来剖析后发国家在不同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的战略选择,然后通过归纳和梳理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产业和技术的演化模式以及经验教训,以佐证相关假说。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后发国家产业和技术的战略选择问题,以期为引导我国当前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定

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以来,有关国富国穷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全世界众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甚为着迷的研究课题。著名发展经济学柯林·克拉克在谈及为何其热衷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时,曾将之归因于与英国经济学家奥斯汀·罗宾逊爵士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谈话。罗宾逊告诉他,经济学教程的正确开端应是告诉学生,印度的人均实际收入为什么只有英国人均收入的1/4或更少。而80多年过去了,这种国别收入差距却惊人地扩大了10倍以上(贾根良,2013)。

在解释决定国富国穷的关键性的因素方面,除广为流行的产权和制度决定论之外,民主、竞争力、创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甚至是风俗习惯等都被各个学派视为决定国富国穷的关键要素。尽管制度、产权、创新等众多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但其均不能被视为国富国穷的决定因素。例如,以影响较为重大的制度决定论而言,早在1769年,德国经济学家梅因(Meyen)就曾指出,“那些古老的国家并不是先改进了它们的风俗习惯,而后才找到有用的产业——事情却恰恰相反”。而阿西莫格鲁(Acemoglu,2008)也曾认为,“将一个国家的贫穷落后归结为资本稀缺和技术滞后,就如同把一个人的贫穷归结为他缺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雷纳特(Reinert,2012)通过对过去500年经济政策史长达30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决定国富国穷的众多因果链条中,只有对不同质量的经济活动的战略选择才是决定国富国穷的关键性因素,这个论点得到林毅夫(2012)等新结构经济学者的大力支持。其认为,在经济发展阶段的任何给定时点上,一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这些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且内生决定该经济体在那个特定的时点最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就此角度来讲,立足于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将会为后发国家带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和最优的增长质量。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可将适宜技术理论抽象为如下经济逻辑:(1)抽象的经济体内存在两种产业部门,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分别密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因素来组织生产,且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2)在要素禀赋可替代的前提下,经济体为获得预期产出,可选择不同的技术组合形式,而技术选择内生于不同的要素组合,即先进技术对应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对应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3)在短期内,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即,经济体的资本劳动比在短期情形下恒定,而在长期条件下资本劳动比将会发生变化,对应为等成本线将发生旋转。

我们先分析短期情形下经济体的技术选择模式。如图1左所示,的射线将图示区域分为两部分(A区和B区),r为常数,代表既定技术水平下劳动资本量(K/L)的临界值。A区的为资本偏向型技术区;B区的为劳动偏向型技术区。如,B区中的O3点代表使用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进行生产,A区中的O2点代表使用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组织生产。结合等成本线的定义,可很容易证明均衡状态下等成本线C1、C2的斜率即为-r。若经济体在O1点组织生产,即采用O1点的技术组合模式,预期产量由Y1增加到Y2时,此时经济体有三种技术进步形式可选择,即沿着E1方向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沿着E2方向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和沿着E3方向的适宜技术进步模式,这三种组合方式的技术系数不同,但都能增加产出。通过对比上述三种技术进步模式可知,沿着E3方向的适宜技术进步模式,升级到等成本线C2与等产量线Y2的切点O4点来组织生产,为该经济体的最优生产组合。相对于其他两种技术进步模式,适宜技术的升级路径E3最为便捷,与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达到最佳匹配状态在长期情形下,要素禀赋结构不变的假定将被放松。如图1右所示,假设一个经济体中有三个不同的产业,分别用I1、I2、I3表示,这三大产业的产出水平无差异。经济体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等成本线是C1,则该经济体在传统产业I1和I2上具有比较优势,进入这两个产业并选择以O1和O2对应点的技术组织生产的企业就具备自生能力。此时,的射线将图示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射线左上方区域为资本偏向型技术区,射线右下方区域为劳动偏向型技术区,此时等成本线C1的斜率为-r1。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代表既定技术水平下劳均资本量的临界线也旋转至,此时新的等成本线用C2表示。由于该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相应变化,I1产业会因失去比较优势而丧失自生能力,I2产业会将自己的生产组织和技术选择适当调整,生产点由O2变为O3,或直接转移到代表新兴产业I3的O4点来组织生产。当然,这种产业演化过程是理想中的状态。在现实情况下,大多数后发国家的政府对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具有独特偏好,并不惜代价为这些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和政策优惠。也就是说,当整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还位于图1右中等成本曲线C1状态时,他们就积极谋求I3产业的发展,并采用O4所代表的技术来组织生产。在既定的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生产O4产品的企业和产业是不具备自生能力的。如果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这一类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只有得到政府的高额补贴(相当于等成本曲线C1和C3之间的距离损失)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图1 经济体在短期和长期条件下的产业和技术选择模式

在上述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以下命题:

命题1:经济体的产业和技术选择内生决定于该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经济体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按照适宜技术模式来组织生产,才能最为便捷地扩大总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

三、模型和数值算例

(一)基础模型

在这一部分中继续沿用前文分析思路,参照Acemoglu和Guerrieri(2008)的做法构建一个两部门模型来阐述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影响经济体的产业技术选择,且后发国家的两部门产品价格均为外生给定,分别用和来代表。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设定为: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Y、Y所指代的是产值而非产出品,模型设定中的和分别指代含有价格因素的适宜性技术进步,并且技术进步率外生且大于0。若,最终产品的生产函数变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进一步假设现代部门偏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传统部门偏向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对应为现代部门中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或更小的劳动投入),即替代弹性。

由于经济体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可以无成本地自由选择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进行投资,它们向代表性消费者租赁资本和购买劳动。劳动和资本市场出清,每一期都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可得:

由于模型建构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由于储蓄率外生给定,故资本的增值方程可表示为:。经济体若要追求最高的资本增速,在既定资本存量下只能谋求产出的最大化。我们进一步假设社会总资本量发生动态变化而社会总劳动量维持恒定,可以求出各变量的动态均衡解,如表1所示。

表1 社会总产出、资本利率、工资率的动态均衡解

(二)数值算例

为更加直观地体现上述命题的思想,下面将根据中日两国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数值模拟。(1)储蓄率:张东刚(2004)对近代中日两国的国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变化作过估算,本文据此选定1887年的国民储蓄率作为基准参数,中日两国分别为8.01%和13.29%,这与麦迪逊(Maddision,1995)1885年前后的经济史数据以及大川一司等(1965)编纂的《长期经济统计》估算结果大体一致。[②](2)基期资本存量:根据麦迪逊Maddision(1995)针对1890年前后世界主要国家非居住用资本总量对GDP的比率以及张东刚(2004)针对1887年中日两国的国民收入总量估计相乘进行折算。(3)基期劳动存量:郭松义(1998)对清代各时期的理论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计,认为自道光中期以后社会劳动供给量维持在1.7829—1.7894亿规模,[③]但该数据未能考虑劳动参与率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李伯重(2009)对同时期松江府华亭——娄县地区84%的劳动参与率进行折算;[④]日本的劳动力数据源自总务厅统计局的《人口统计总览》及麦迪逊(Maddision,1995)的估算;(4)资本弹性:一般而言,现代部门的资本弹性要远高于传统部门,为此本文对两部门的资本弹性取值情况分别设定为;[⑤](5)劳动资本要素收益比:由于后发国家资本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要小于劳动要素,所以资本要素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劳动要素的收益率,为简单起见本文设置劳动资本要素收益率之比;(6)折旧率:按照张军(2002)等人的常规做法,选定为5%。各参数赋值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数值模拟参数表

接下来将分别按照上述参数设置情况对中日两国的近现代化之路进行情景模拟。主要分为两种情形:其一为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所采取的以“师夷长技”为代表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主要包括整体移植西方国家的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采取近现代部门优先发展的战略;其二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所采取的以“殖产兴业”为代表的适宜技术进步模式,主要包括本地化的技术模仿和消化吸收,采用循序渐进的产业政策等。两种情形下的资本存量动态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清朝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本存量动态变化模拟图

图2清晰地显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立足于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之上的适宜技术模式为其带来了更快的资本积累速度。特别是在资本要素相对稀缺而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经济起飞阶段(主要为前2期),适宜技术进步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高程度的资本积累;而当经济发展阶段越过第2期的拐点以后,两种技术进步模式下的资本积累增速开始放缓。但是从整个考察期来看,与后发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匹配的适宜技术模式无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在越过临界值的中后期,其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水平要明显高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式,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高水平的稳态增长。因此,数值模拟图表明,忽视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而片面追求前沿产业和先进技术,并没有为洋务运动带来较快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可归纳出:

命题2:后发国家若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来选择合理的适宜技术进步模式,可以获得更快的资本积累速度和更大的产出,偏离比较优势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式从长期来看将不利于经济体的稳态增长。

四、史料佐证:中日近现代化之路的比较研究

本部分将通过归纳和梳理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不同的产业和技术选择模式以及经验教训,来进一步佐证前文的假说。

(一)近现代化战略的比较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近现代化之路开启前,两国不但有着相似的经济国情,如农村人口和农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80%,而且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5%关税率和开埠通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两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外生冲击。在19世纪60年代,两国几乎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的近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国家政权性质、半殖民地化程度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其一,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同治中兴政权,所以洋务运动本质上还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面对内忧外患所采取的自救之举,仅仅是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肌体上,“布新而不除旧”。与具备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性质的明治维新相比,在改革动机和施政方略上都有很大差异。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在《殖产兴业建白(议)书》中曾建言,“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洋务大臣李鸿章则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⑦]引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4页。两国政治精英针对“强军”和“富民”的不同态度彰显了两国政府迥异的发展战略。其二,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化初期虽同样面临外患之忧,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居于西方列强迫近东方的前沿阵地。相比较而言,日本在当时还不是西方觊觎的主要目标,在近现代化初期并未与西方列强产生大规模的正面军事交锋。[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35页。因此,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教训以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洋务派,对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军事技术有着刻骨铭心的亲身感受。在太平天国运动即将平息之时,主管国政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便向慈禧太后上奏,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⑨]引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1页。以军事将领为主的洋务派执掌朝权后,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自然被放在了国民经济的突出位置。其三,清政府在19世纪50年代的财政收支状况已经开始逐步恶化,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流域富庶省份导致了中央财政收入锐减,另一方面海关总税务司及高级职员均由外国人充任,大量不平等条约和战争赔款导致清廷国库捉襟见肘。而“官督商办”体制下的洋务企业,利用国家政权和资本技术优势建立起来的垄断性,既能一定程度上扩充税源,又能在官商之间形成一种既得利益共同体。据1910年资料统计,招商局以各种名目支出“报效”经费白银130余万两,占资本总额的33%;[⑩]见《股东签注隶部章程》第4 页,转引自江秀平:《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1884-1902年间,电报局先后向清政府报效达107万余两白银,占资本总额的64%。[⑪]见盛宣怀: 《愚斋存稿》卷三,转引自江秀平:《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相比较而言,明治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要明显优于同时期的清政府。明治维新之初,政府也曾设立官办示范工厂,但由于官办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加上明治十年后兴起的民权运动压力,日本于1881年前后开始进行“官业处理”,出售官营工厂并完成了官方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分离,由此步入了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综合来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方式下,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范围始终局限于“师夷长技”,并明显倾向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部门。从发展战略来看,洋务运动的推进方式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的特点。以洋务运动时期官办或官督商办的65个新式企业类型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其中,军事工业占21家,煤矿和金属矿分别占16家和24家,钢铁企业2家,而机器棉纺织工业直到1890年方才诞生。这种重工业与轻工业、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结构失调,导致洋务企业在市场、原料、劳动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从西方引进的大型机器设备闲置率不断走高,如1867-1904年间耗费清政府2763万两规银的江南造船厂,在1876-1905年间造船业务几乎全部停顿。同时由于关键设备和核心生产环节仍掌控在西方列强手中,处于政府保护伞之下的洋务企业根本不具备自生能力,也未能与原有生产基础和要素禀赋条件相结合,最终导致这种偏离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难以为继。

相比较而言,以“殖产兴业”为代表的明治维新则表现出发展战略的渐进性。通过国家政权力量和政策杠杆,创建示范企业供私人效仿,然后将大部分国营企业(特别是轻工业和民用工业)无偿或以优惠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日本出现了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浪潮,就连日本历史学家大野健一也将明治时期的工业化描述为“一场轻工业革命”。他认为,“在这次重大的转型过程中,棉花起到关键作用,而钢铁、造船、化学工业,以及电器制造等产业都还在婴儿期,日本全国依旧处于模仿西方的学习过程中”。直到明治中后期,私人部门的造船、铁路车辆和机器制造业才在政府的助力下开始缓慢出现。由此可见,日本的近现代化战略所遵循的是一种雁阵模式,循序渐进地从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生产。[⑫]托马斯•史密斯也认为,日本与欧洲的“文化差异”和“体制要素”不同,导致日本产业化的领导者并非重工业而是纺织工业(如表3所示),“并且与其说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大纺纱厂,莫不如说是缫丝业中的手工缫丝、织布业中使用手工织机的中小工厂群”。从明治年间、大正年间以及战前的昭和年间,日本的生丝出口量高居首位,曾一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0%~80%。轻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村工业化注入活力,而且也为日本重工业的发展换来急需的外汇。

表3 1875-1885年日本工业各行业产值及平均增长率

注:引自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川一司等:《长期经济统计》。

(二)技术选择模式

在近现代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良方面,明治时期的日本同样遵循一条“改造型”的技术引进模式。据日本学者南亮进(1981)测算,19世纪末日本的第一产业技术进步率仅为1%,对人均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却高达69%,这主要归功于传统农业技术和品种改良。[⑬]日本的近现代纺纱技术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完成对西方技术的日本式改造。在工业化起步初期,日本的机械纺纱技术主要源自法国和意大利,但由于进口国外300釜的纺纱设备需花费19万日元,高昂的设备价格难以大范围进行市场推广。因此,本土的中山公司对进口纺纱设备进行材料和技术上的改良,使得100釜的设备造价降至1900日元,迅速提高这种纺纱设备在国内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出口生丝的品质及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明治政府于1872年(明治5年)设立配有西式制丝设备的国营示范工厂——富冈制丝厂,通过引进西式机械和聘用外国技师来达到普及机械制丝以及培训本国技术人员的目的。明治9年后,富冈制丝厂即已实现技术本土化;明治26年(1893年),制丝厂转卖给三井集团,实现国营工厂民营化。在富冈制丝厂的示范作用下,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掀起一场“物产改良运动”,先由政府出资进口先进设备或建立“模范工厂”对传统工业部门进行技术嫁接,逐步引导手工生产向动力机械过渡,最后将这些“模范工厂”和先进设备低价出售给民间企业。各府县纷纷开办讲习所或派出技术人员加以指导,由政府拨付大量补助金予以扶持。参与这场“物产改良运动”的行业包括织物、陶瓷器、漆器、五金和造纸等部门。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从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到机器工业并行不悖的局面。经过“物产改良运动”,以手工方式为主的中小企业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与机器大工业实现优势互补,甚至成为机器工业的场外部分。

与明治时期“拾级而上”的产业和技术演化路径不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所遵循的是一条“移植型”的技术引进模式,但在如何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与制度对传统工业进行嫁接和改造时,政府又由于国家财政体系的捉襟见肘而基本上束手无策。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化过程中对待西方技术分别持有不同态度(如表4所示)。在基础产业技术领域和制度建设方面中国要明显滞后于日本,而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技术引进时间上却要早于日本。根据前文结论,这种典型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其一,高昂的进口设备显著提高现代部门的资本劳动比,反而限制了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更难以面对外资在华企业的特权竞争;其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需要释放大量传统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必然会导致大批手工业者失业,从而遭到手工业者的抵制,这种现象在近现代中国的缫丝、磨粉等行业中都曾普遍存在;其三,缺乏相应的基础产业和技术支持,以至于发展军事工业所必需的燃料、原材料(如熟铁、青铅、紫铜、海墨等)皆需进口。

表4 “西学东渐”与中日近现代化之路比较[⑭]

西方技术、设备和相关制度引入时间领先滞后期 中 国日 本 车床制造1867年,上海1872年,东京领先5年 电 报1869年,横滨1869年,上海领先0年 铁 路1876年,上海-吴淞1872年,新桥-横滨滞后4年 发电站1893年,上海1887年,东京滞后6年 西式采煤1875年,基隆1868年,高岛滞后7年 机械纺织1882年,上海1867年,鹿儿岛滞后15年 专利制度1912年,奖励工艺品章程1885年,专卖专利条令滞后27年

资料来源:根据“姜振寰、韩学勤:中、日、俄近代技术引进的比较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整理。

在这种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选择模式下,晚清民族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是不具备自生能力的。据德国克虏伯公司对华出口清册显示,仅1881-1896年间,清政府就从该公司购买了各类火炮3116门,[⑮]参见吴佩环:《西方商人如何向清政府卖军火》[J],《军事文摘》2009年第5期。并且这类大额订单直至1912年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为止。就连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也感叹,“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同样,以西式舰船制造业为例,虽然中国在技术的引进时间上要早于日本,但却一直致力于从西方定制和购买,忽视了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在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前,日本具备作战能力的千吨以上量级军舰共计21艘,其中10艘为日本国内制造,国产率为47.6%;而北洋水师同一量级军舰共计10艘,只有平远舰为福州船政局自行建造,国产率仅为10%。此外,舰载炮弹的技术差距更为明显。日本于1893年已经研制成功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下濑火药”并普遍装备于海军各式舰艇,而北洋水师的大中型火炮则主要配置以沙土为主要成分的实心弹,性能相对稳定的开花弹仍需依赖进口。[⑯]参见马长虹:《甲午海战中的沙子炮弹》[J],《学习时报》2012年4月23日第09版。因此,从长期来看,洋务运动的这种“移植型”技术选择模式并没有导致所重点扶植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具备自生能力和竞争优势。

(三)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而知,前文中的相关假说已在本章对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产业和技术的演化模式的分析中获得证实。不仅如此,中日两国的近现代化之路也进一步验证了数量史领域著名的“格申克龙假说”,即按照“经济后进性”划分,各国产业化的主角有所不同。先进国家肇始于工厂,中进国家起源于银行,而后进国家则发端于政府。英国产业革命的旗手是工厂的技师,银行只是参与企业的短期信贷;法德两国的银行成为工业设备投资资金的供应中心,扮演比较明显的“催化剂”的角色;而包括洋务派在内的大多数后发国家政府在直面工业文明时,往往会由于“近现代化恐慌”而直接瞄准标杆国家的前沿产业和先进技术,并加快大型生产设备的引进步伐,导致经济越落后,工矿业生产的增长率越高的现象。后来的发展历程表明,洋务派所全力扶植的大型军事工业和重工业部门并未能够获得自生能力,就连纺织业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步丧失。相关史料数据显示,清政府的棉纱进口量从1867年的33507担迅速增至1894年的1161694担,棉布的进口量从4250324匹增至13795884匹;[⑰]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3册[M],中华书局,1962年。日本的机械纺纱业则从1887-1888年的入超269千捆迅速演变为1899-1900年的出超491千捆。[⑱]参见高村直助:《日本纺纱业概论》(日文版)[M],塙书房,1971年,上卷,第146、183页,下卷,第82页。明治时期的这种适宜技术演化模式为日本带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其人均收入从1870年的741国际元快速增加至1890年的974国际元。而同期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则从1870年的523国际元降至1890年的515国际元,[⑲]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结论与讨论

中日两国的近现代化之路是19世纪以来诸多后发国家大规模集体学习思潮的缩影。在追求富国强兵的共同目标之下,日本明治政府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上呈现出典型的渐进性特点。而与此不同,清政府的近现代化战略则表现出较明显的跳跃性,在起始阶段就偏向于整体移植和全盘复制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的是典型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根据全文的模型和史实研究表明,后发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是该经济体在面临产业、技术选择时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政府和企业主体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按照适宜技术模式来组织生产,才能最为便捷地扩大总产出、获得最快的资本积累速度并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以“师夷长技”[⑳]为代表的偏离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和特定国情的产业和技术选择模式则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但处于襁褓之中的现代产业部门缺乏自生能力,还连累整个经济体效率低下,深陷“李斯特陷阱”(List Trap)(覃成林、李超,2013)。因此,后发国家的政府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促进要素禀赋配置结构的升级上,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以高端产业和前沿技术为发展目标。正如刘易斯(1955)所言,“政府之所以失灵,既可能是因为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因为它们做得太多”。如果政府在协调前沿产业和技术外部性上无所作为,那么它就做得太少了;而如果忽视本地要素禀赋结构而推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那么它就做得太多了。政府最为理想的状态应是如林毅夫(2007)所言的“因势利导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建立并维系竞争性的市场制度(包括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以确保要素的相对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籍此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实现产业和技术的动态升级;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收集和披露市场相关信息,协调高端产业和前沿技术的投资决策以防止产能过剩,执行动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以解决固有的市场失灵问题。

最后,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从要素禀赋结构视角来重新审视产业和技术升级问题仍不失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微不足道的。如何从模型和历史规律的角度勾勒出更加清晰的产业和技术演化路径,并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变化、新特点来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将是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加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陈建:《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技术引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2. 代谦、李唐:《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 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M],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 贾根良:《从五百年经济政策史中探寻国富国穷的奥秘》[J],《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3期。

5. 贾根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6. 姜振寰、韩学勤:《中、日、俄近代技术引进的比较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

7. 李超、覃成林:《要素禀赋、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现代产业空间分布》[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8.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9.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10. 彭南生:《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1. 西川竣作、阿部武司:《日本经济史——产业化的时代》(上)第四卷[M],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 徐高:《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最优产业结构与自生能力》[D],CCER工作论文,2005年。

13. 杨文举:《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IDEA的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08年第3期。

14. 张东刚:《近代中国和日本总需求变动的比较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5.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6. Acemoglu,D,and Dell,M.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within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10, 2(1),169-88.

17. Acemoglu,D.and Guerrier,V.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J],116, 2008, 467-498.

18. Casell,F.and Coleman,J.The World Technology Fronticr[J],, 2006,96,499-522.

19. Li Xiaomeng, Xin Zhanhong, Wu Ju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Factor Endowment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D],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s.

20. Reinert,E.Zeitgeist in Transition: An Update to How Rich Countries Got Rich and Why Poor Countries Stay Poor[D],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French translation of the author’s book “How rich countries got rich…and why poor countries stay poor”. Paris, Éditions du Rocher, 2012, http://hum.ttu.ee/tg/

(ZH)

[①]后来的历史事实表明,清朝洋务运动和民国时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均获得较快增长,而纺织业和面粉业在“一战”期间相继呈现“短暂繁荣”景象。

[②]估算方法为(1-私人消费占GDP的份额-政府部门消费占GDP的份额)。作者根据Maddision(1995)的相关世界经济史数据进行估算,原始文献出处:Maddisi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M],1820-1992,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196-205。[日]大川一司、筱原三代平、梅村又次:《长期经济统计:推计与分析,卷1(国民所得)》[M],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974。http://www.nli-research.co.jp/report/econo_eye/2005/nn050509.html。

[③]郭松义:《清代的劳动力状况和各从业人口数的大体匡测》[M],载于《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④]李伯重:《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看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J],《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⑤]彭南生(2007)的相关研究表明,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化初期的要素禀赋结构大致相当。事实上,关于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的资本弹性赋值情况并不影响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本文的相关结论。

[⑥]中国为1933年币值,日本为1934-1936年币值。资料来源:《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第70-71页;《长期经济统计:推计与分析》卷1,《国民所得》第16-20页。

[⑫] Akamatsu K.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1962,1(1):3-25, March-August.

[⑬]参见: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日文版)[J],东洋经济新报社1981年版第47页。

[⑭]由于方一兵(2011)认为,近代西式炼铁技术开始向日中两国转移的开端应以“1874 年日本国营釜石铁厂”和“1885 年中国青溪铁厂”为标志,与姜振寰和韩学勤(1992)的研究出入较大,故在表4中未将西式炼铁技术列出。

[⑲]本节的货币计价单位为1990年Geary-Khamis元。作者根据Maddision教授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原始文献出处:Maddisi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196-205。

[⑳]“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由清代著名思想家、新思维倡导者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首先提出。其完整解释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从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师夷”是指向西方学习,“长技”是指并非万事皆从师于西方,而是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魏源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源头。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点项目“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要素重置效应研究——基于大国雁阵模式的视角”(编号:10520141001010)、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城镇化:大国特征、增长效应与战略抉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编号:11&ZD15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禀赋要素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刘小斌教授辨治脊髓延髓性肌萎缩经验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初始商业文化禀赋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