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活动中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2015-10-13田晶彭昌宁
田晶+彭昌宁
摘要:“好老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基础是雄厚宽广的人文知识、真诚守信的人文态度、豁达乐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落脚点是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挚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素质拓展活动是调动师范生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弥补师范生人文知识缺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拓展活动;师范生;人文行为;人文情怀;人文信念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活动中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深刻阐释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标准充分强调了“好老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即雄厚宽广的人文知识、真诚守信的人文态度、豁达乐观的人文精神,这些素养的落脚点是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素养就是人文学科知识内化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及外化而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终构成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根据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应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基本途径,以素质拓展为广阔平台,且这一“内化”过程必须与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相辅相成。如果师范生对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把握失衡、人文知识匮乏、价值观功利化,将导致其对教师职业信念的模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素质拓展活动是促进师范生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弥补师范生人文知识缺乏的必要途径。
二、角色认知阶段师范生人文行为的培养
大一是师范生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并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对“教师”这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阶段。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师范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了解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分开来。为了在角色认知阶段培养师范生的人文行为,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设施,通过校园的建筑、设施与绿化等的整体规划来构建和谐的校园物态人文环境;二是学校管理,通过以人为本的学校行政管理和生活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环境;三是校园人文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如文艺演出、音乐会、文化艺术节等,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实践机会。刚入学的新生没有完全脱离中学时代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学校除了营造充满文化氛围、人文气息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以外,主要还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多开展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如文明校园创建、公寓文化节等,让师范生身处富有人文气息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人文环境的强烈熏陶。这一时期的素质拓展活动应以文体活动为主,如师范生技能竞赛、经典诗文诵读、励志演讲、才艺展示比赛等。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师范生广泛宣传“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和“最美乡村教师”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虽踌躇满志,但不免迷茫;虽思想单纯,但可塑性较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是新生最喜闻乐见的人文行为培养模式,而且师范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为毕业后在社会环境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指导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好近期计划和长远目标,使师范生通过对教师职业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
三、角色强化阶段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大二、大三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阶段,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教师角色强化阶段,师范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因为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波动性,思想活跃且兴趣爱好广泛,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应以学科竞赛、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行动、公益活动等参与式和体验式活动为主,内容偏重传统文化、师德修养、中西文化比较等。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应从校内转向校外,从书本转向实践,从耳濡目染转向感同身受,致力于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1
注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通过把大学生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使他们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了解人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规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融合。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关键一环,在教师角色强化阶段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对于师范生而言,参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磨炼了心志,增强了技能,而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以人文态度和人文情感来参与竞争与合作,使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生动化并演变成人文情怀。
2
注重榜样教育
师范生在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中,与自己的师长朝夕相处,为榜样教育法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因为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理性与情感、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也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思想、人格等全方位相互沟通的过程。师长的处事方式和职业操守,无形中体现着教师的人文态度和人文情感。师范生从自己老师那里感受到的师道尊严、师恩、师德、师爱,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了情感基础,更强化了他们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为了更好地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学校应多组织师范生参加先进人物事迹和道德模范报告会。师长的言传身教就是最有效的榜样教育,师范生从师长那里学到的敬业、好学、正直、无私、诚实、守信、仁爱、互助、积极、进取、勤俭、节约、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等可贵品质,远远超越了书本知识,从而让其受益终身。
3
注重自助功能
为了进一步内化人文学科知识,培养师范生的人文情怀,学校应重视高校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一系列的资助政策能够引发学生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感恩之心,更能发挥励志成才的教育功能。学校应鼓励师范生多参加以家教形式为主的勤工助学活动。因为勤工助学以其自身的优势,在使师范生获得经济和生活保障的同时,又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不但使其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得到了体现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吃苦”教育,能帮助师范生克服自私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塑造师范生的人文情怀和仁爱之心。师范生通过勤工助学,能体味到生活的艰难与父母的辛酸、劳动创造美的真正内涵和为人处世的真谛。有的师范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发现商机,在毕业之后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从这一点上来说,勤工助学是比社会实践更为深刻和有效的素质拓展活动,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角色认同阶段师范生人文信念的培养
大四对绝大多数师范生来说,是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当然也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思想趋于成熟,能够比较客观和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职业定位的角度讲,树立未来教师的角色信念是个体的心理需要,应通过学生的积极行为来自主完成。
这一阶段的师范生在参加教育实习之后,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师角色认同。在进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人文知识,使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形成对教师职业特有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把当一个“好老师”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开展以“师恩难忘”为主题的一系列文明离校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践行大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塑造师范生的人文精神是奠定角色信念最后的工作。
在临近毕业之际,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情绪波动、思想矛盾的问题,加之他们毕竟尚未走入社会,不具备成年人稳定的思想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往往可能发生较大的思想反复,甚至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此时,开展一些人文色彩浓厚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人文关怀活动,组织他们和低年级同学进行文体比赛、经验对话等,对稳定毕业生的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做好人生定位、直面激烈的竞争、正视残酷的社会现实、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增强抵御失败和抗击打的心理素质都有积极意义。
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应遵循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以学生为本,根据师范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人文素养提升方案。从刚入学适应期的人文行为培养,到角色认同期的人文情怀塑造,直至文明离校时师范生能用人文精神照亮自己,将自己在体能、智能、情绪、心理、品德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合格教师,踏入社会时才能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法公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四有”教师的培养,应将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相结合,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基本途径,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广阔平台,这样的师范生才可能成为未来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以Y大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8—50.
[3]陈琼贞,詹春燕.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4]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8—192.
[5]田晶,赵敏,敬志臣.奖优助困育才树人——试论高校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在我校的实现[J]陇东学院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