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2015-10-13李传武等
李传武等
摘要:根据城乡收入比和ER型指数测算结果,将长三角67县(区)分为4类,分析2006~2013年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发现其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和地区分异特征, 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ER型指数整体呈上涨趋势,大部分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化程度在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省域间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差异也较大,上海市和江苏省极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浙江省变化较为平缓,且程度减弱的县(区)数量较多。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居民收入;城乡差异两极分化;ER型指数;时空演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8-4640-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8.0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1],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国外部分学者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并尝试从市场作用机制和政治经济学方面进行解释[2-6],由于国情不同,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国内学者从经济政策[7]、城乡统筹发展[8-11]和城乡居民收入时空演变[12-14]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研究尺度多为地级市单元,县域尺度下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空间分异与演化研究比较薄弱。长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其城乡收入空间分异和演化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运用城乡收入比和ER型指数对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67县(区)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长三角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收入两极分化,是指一个初始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群体日益分裂成两个群体,同时单个群内差距愈小、两群体之间差距愈大,且分裂后的两个群体规模愈相当,则收入两极分化愈严重[15]。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是指城镇和乡村两个初始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群体,由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日益向“富的”和“穷的”两个对立面分化,中层收入人群逐渐消失,呈现出“杠铃型”的分配格局。
目前国内研究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方法较多,如泰尔系数、基尼系数、W型系数等,大多借鉴于国外已有研究。而由Esteban等提出的ER型指数[16],构建了收入极化的测评体系以及在创造性地提出认同感和疏远感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了组内成员属性的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问题[17,18]。Esteban等[16]提出了修正的ER型指数,即EGR指数,对组内成员平均收入的基尼系数进行处理,以减少因人为分组所造成的误差。此后,该指数成为目前测量区域收入极化程度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是人均收入的分组频度数据而非人均收入的原始数据,因而无法对其频度数据进行分组测度组内基尼系数。鉴于此,采用ER型指数测算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
ER型指数构建了两个行为函数(认同函数与疏远函数)的理论框架,认同函数描述了同一组内的成员之间属性的相似性,与组内人口数量正相关。疏远函数量化了不同组之间成员属性的相异性,即由于不同组成员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所引起的抵抗,同组间城乡收入差异水平呈正相关[19]。Esteban等建立指标,设Pi为第i组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μi表示第i组成员的平均收入,则P?滓i即认同函数表达式,|μi-μj|为疏远函数,其值为以当年物价计算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的绝对值。将认同函数与疏远函数表达式相乘,并对所有分组求和便得出ER型指数表达式:
ER=K■P1+?滓i|μi-μj|
式中,K是常数,用来对人口进行标准化,K>0。?滓为极化敏感参数,并在[1.0,1.6]区间取值,反映组内成员间的同质性。极化程度的严重性同ER大小呈正相关,即ER越大,说明城乡收入极化程度越严重,反之极化程度越不明显。因统计口径的变革,2006年以后的权威统计年鉴上不再有非农业人口这项指标。刘耀彬等[20]研究发现非农业人口约为市区人口的1.2倍,采用此方法得到部分非农业人口数的缺失数据。
在前人的研究中,测度收入差距需要用到齐次性公理,即当收入增减比例相同时,收入差距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两极分化的测度也应遵循这个公理[15]。因此,ER型指数需要进行处理,令K=1/i,i为每年人均收入,使区域间的ER型指数具有可比性。借鉴已有研究选取?滓=1.5。计算发现,?滓在[1.0,1.6]区间内取值对所研究对象的极化程度并无太大影响,因此不再测度其他?滓值下研究对象的ER型指数。ER型指数大于零,且其数值越大两极分化程度越严重,由于不同组间收入差距的不确定性,ER型指数并没有确定的取值范围。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长三角区域涵盖上海市和苏南浙北15个地市级行政单元,分别是上海、南京、常州、无锡、南通、苏州、镇江、扬州、杭州、泰州、嘉兴、宁波、绍兴、湖州、舟山和台州,涵盖16个市辖区和51个县。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研究选取2006~2013年长三角67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7~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4)及2007~2014年的各地方统计年鉴。
2 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时空分异
2.1 总体分异特征
一个地区的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可以用城乡收入比来进行初步对比分析。本研究用城乡收入比对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极化情况总体分异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然后用ER型指数具体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
自2006年以来,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比均徘徊在2.0左右。根据全国和国际经验,结合长三角城乡收入实际情况,将城乡收入比分为4类[21]:极高城乡收入比、高城乡收入比、中城乡收入比和低城乡收入比,其中,将>2.5定为极高城乡收入比,2.25~2.5定为高城乡收入比,2.0~2.25定为中城乡收入比,将≤2.0定为低城乡收入比。根据上述类别,计算出各县域城乡收入比数值,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图1)。endprint
由图1可发现:①从总体趋势上看,8年间长三角地区极高城乡收入比的地区急剧减少,由2006年的8个县域减少到1个,减幅极大;高城乡收入比地区变化幅度较小,从13个县域减少到8个;中城乡收入比地区数量减幅也较大,由2006年的33个县域减少为2013年的17个县域;低城乡收入比的地区急剧增多,由2006年的13个县域增加到2013年的41个县域。②从数量上看,到2013年末,低城乡收入比地区较多,有41个,占总数的61.20%;中城乡收入比地区有17个,占总数的25.37%;高城乡收入比和极高城乡收入比地区所占比例甚少。③从空间分布变化上看,低城乡收入比地区在2006~2013年由点状分布扩散为片状分布,最终在2013年,以太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覆盖长三角大部分地区;中城乡收入比地区大幅度缩减,分布呈现由北向南收拢趋势,由2006年的长三角绝大多数区域分布,变成仅在南部有所分布,北部中城乡收入比地区由片状变成点状分布;高城乡收入比地区长三角北部有缩减趋势,长三角南部县域缩减程度均有所缩小,变成中低城乡收入比地区;极高城乡收入比地区2006年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南部地区,2013年数量锐减,仅淳安县始终为极高收入比地区。以上空间分布变化说明2006~2013年间长三角67县(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有减小的趋势。8年间,城乡收入比增大的地区只有上海、杭州市区、桐乡市和绍兴市区4个地区,并且扩大幅度不大。总体来看,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比极化程度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城乡收入比缩小现象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步缩减的趋势,且江苏省的城乡收入比在不断减小,变化较为明显。
如果仅从城乡收入比数据来看,长三角地区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较2006年有所缩小,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显示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极化程度正在缩小。然而有学者认为,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仅能说明收入结构在改善,并不能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如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在近期并没有重大农民增收措施颁布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难以令人信服的[22]。也有学者认为,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度量城乡差距没有反映城乡人口所占比重,因而不能准确度量城乡收入差距[23]。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其他指标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得出中国还处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时期的结论,如王小鲁等[24]通过验证中国的库兹涅茨曲线,得出收入差距还有继续上升的明显趋势的结论[24]。所以仅通过城乡收入比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结论过于草率,会造成结论不准确甚至与实际相反。再结合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来看,差值的绝对值还在不断增大,说明极化程度还在扩大,这恰与城乡收入比缩小的结果相背离,因而不能简单地由城乡收入比缩小做出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过于乐观的判断。由于ER型指数方法充分考虑了组内相似性和组间相异性,并对数据进行了齐次性处理,较城乡收入比更具有科学性,因此选用ER型指数对长三角城乡收入差距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2.2 两极分化测度结果及极化程度分类
运用ER型指数可以更深层次地分析长三角67县(区)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结果(表1)显示,2006~2013年间,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整体越来越严重,而区域内部县域间却有所不同。2006年67县(区)总体ER为0.035,2013年为0.088。从省域层面分析,2006年江苏省26县域总体两极分化ER为0.036,2013年变为0.088;浙江省2006年38县域总体ER为0.032,2013年变成0.085;上海市2006年ER为0.126,2013年变为0.221。虽变化程度各有不同,但都呈较大程度上升趋势。
从县域层面分析,各县域极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如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最高的是浙江省台州市区,为0.157,最低的是浙江省仙居县,为0.003,二者之差为0.154。2013年两极分化程度最高的是江苏省南京市区,为0.319,最低的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为0.001,二者之差为0.318。
出于考察极化程度的目的,本研究以2006年ER型指数结果为参照基准,根据2006~2013年各县域的ER型指数,将长三角67县(区)ER型指数划分为4类:城乡极化程度不显著地区(Ⅳ),ER<0.01;城乡极化程度一般化地区(Ⅲ),0.01≤ER<0.04;城乡极化程度较严重地区(Ⅱ),0.04≤ER<0.07;城乡极化程度严重地区(Ⅰ),ER≥0.07。2006~2013年各县域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分类见表1。
3 长三角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的时空演进
3.1 两极分化程度演变的综合分析
根据表1,计算出极化程度不同地区各自占比情况并分类(表2)。可以发现2006~2013年间,绝大部分地区的两极分化程度愈发严重。2006年极化程度为一般或不显著的地区占了多数。而2013年极化程度均明显加深,极化较严重和严重地区所占比例较大,且极化严重地区所占比例快达到2006年的2倍。
对数据分析可知,2006年长三角67县(区)ER为0.035,2013年上升为0.088,增加了0.053,以该增加值为基准,设为D0,某地区ER型指数增加值设为D1。据此,可将变化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加速上升的地区(A),即D1>D0;第二类是一般上升的地区(B),即0 3.2 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具体变化 根据表1数据,将2006年67县(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ER型指数)看作起点项,将2013年看作终点项,“→”表示从起点项至终点项的变化过程。 3.2.1 起始项为Ⅰ 起始项为I表示该地区在2006年时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严重。该部分在2006年有15个,其中江苏省7个,浙江省6个以及上海市区。由表1可知以上地区极化程度多为加速上升或一般化上升类型。进一步可发现其中有11个地区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有2个地区表现为一般化上升,呈现适度减弱趋势的只有无锡市区和台州市区。
3.2.2 起始项为Ⅱ 起始项为Ⅱ表示该地区在2006年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较严重。该部分共有6个县域。变化类型为Ⅱ→Ⅰ的县有6个,极化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多集中在环太湖区域,仅张家港市增长较慢。
3.2.3 起始项为Ⅲ 起始项为Ⅲ表示该地区2006年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一般化。该部分共有30个县域。变化类型为Ⅲ→Ⅰ的县域有10个,极化程度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多分布在江苏东南和南部地区。有7个县域变化类型为Ⅲ→Ⅱ,均呈现出一般化上升趋势,分布较为分散。变化类型为Ⅲ→Ⅲ的县域有10个,仍属于极化程度一般化地区,其中江苏省有4个,浙江省6个。在这10个县域中,有8个地区呈现出一般化上升趋势,多分布在江苏省东南、环太湖及浙北地区,2个呈现出适度减弱趋势,多在江苏省西南部地区。变化类型为Ⅲ→Ⅳ的地区有3个,极化程度均呈现出适度减弱的趋势。综合来看,2006~2013年,这30个地区中接近一半地区呈现出一般化上升趋势,多分布在长三角北部、西南地区和中部少数区域,小部分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多集中在环太湖地区。
3.2.4 起始项为Ⅳ 起始项为Ⅳ表示该地区2006年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不显著。该部分共有16个县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南部和北部地区。变化类型为Ⅳ→Ⅰ的为嘉善县,极化程度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变化类型为Ⅳ→Ⅱ的是如皋市,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变化类型为Ⅳ→Ⅲ的县域有7个,多分布在省域边界,均呈现一般化上升趋势。有7个县域变化类型为Ⅳ→Ⅳ,主要分散分布在长三角北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如东县、丹阳市、扬中市、兴化市、泰兴市极化程度呈现出适度减弱趋势,三门县、仙居县呈现一般化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大部分地区两极分化程度有所加深,多分布在长三角南部地区,只有少数出现适度减弱的趋势,且分布较为分散。
3.3 两极分化程度的空间特征变化分析
据统计可得出2006~2013年各县域所属极化程度类型区情况,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长三角67县(区)2006~2013年极化程度各类型区在空间分布上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2006年属于极化程度严重地区的县域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苏南除常州、泰州的六大市区和浙江省六大市区;而2013年极化程度严重地区的县域急剧增多,分布情况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区域、南京市域等地。极化程度一般化地区的县域有较大缩减,空间分布情况变化较大。2006年该类型区集中在环太湖区域和舟山市区;2013年该类型区则主要转移到江苏泰州市域、浙江绍兴、湖州市域内。而极化程度不显著地区的数量有所减少,在2006年时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中南、东南地区和浙江省西北、东北地区,2013年则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内,在浙江省内分布变化不大。
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出图3,进一步说明了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表1的“综合变化”一列中,到达项后面的A、B、C分别表示该地区是属于极化程度加速上升地区、一般化上升地区或适度减弱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①2006~2013年长三角较多数地域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加速上升。南京市从2006年开始ER型指数偏高,2013年极化程度继续加重。极化程度加速上升地区浙江和江苏两省各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环太湖区域和两省地级市区域内。极化程度一般化上升的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苏东南、环太湖区域和浙江西北等地,其中在浙江省域内分布多集中在杭州、宁波和台州市域内。极化程度适度减弱地区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北部的江苏省内,此外,浙江省的台州市区也为该类型。②长三角地区内各省市极化程度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2006年时不同类型区错落分布,较为零散,但2013年同一类型区多呈片状分布。极化程度呈现加速上升趋势的市域较多在江苏省常州、浙江嘉兴、绍兴市域内,其他有若干县域零散分布。从省域角度看,江苏省域内部分地区极化程度加速上升而部分地区适度减弱,极化现象明显;而浙江省整体极化程度要比江苏省弱,多为一般化上升趋势,总体城乡发展较为均衡。
4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将2006~2013年长三角67县(区)ER型指数的变化情况分为四类,即极化程度严重、较严重、一般化和不显著地区,结合ArcGIS软件综合分析其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的地区分异和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如果仅从城乡收入比数据来看,长三角地区2013年城乡收入比较2006年有所缩小,但用城乡收入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还有待考究,原因有3个,一是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度量城乡差距没有反映城乡人口所占比重,因而不能准确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二是不能排除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致使城乡收入比短暂性减小,所以这仅能显示收入分配结构短期有所改善,用以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减小难以令人信服;三是结合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来看,差值的绝对值还在不断增大,也说明用城乡收入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因而不能简单地由此做出对收入差距问题过于乐观的判断。②ER型指数结果显示,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ER型指数整体呈上涨趋势,仅江苏省的10个县域和浙江省的1个县域呈现出减缓趋势。以太湖为中心,可以看出环太湖区域绝大部分都为极化加速上升地区,越外围,极化程度便越有所减弱。极化程度减缓地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域北部和南部台州市区。极化程度一般化上升地区呈现间断的环状分布,在浙江省域内多以片状分布呈现,集中在长三角南部地区。可以看出越是属于长三角中心地带,其城乡收入极化程度越有加重的趋势。③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化程度在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极化程度加速上升的地区分布在南京市区和上海市区连线的周边地区,呈“之”字形分布,多以片状呈现;极化程度一般化上升地区在苏东南多呈点状分布,但在浙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除杭州宁波两市市区外,各县域均呈现极化程度一般化上升趋势。极化程度适度减弱地区集中分布在环扬州区域及在浙北内零散分布。④省域间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差异也较为明显。浙江省内的县域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多呈现上升趋势,江苏省县域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在县域间差距较大,极化程度上升与减缓的县域数量较为均衡,其中,扬州市域的减缓趋势最为明显。此外,上海市极化程度较为严重,呈现加速上升趋势。endprint
本研究存在如下不足:①由于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是人均收入的分组数据而非人均收入的原始数据,因此无法使用原本更有效的EGR函数进行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测算。②本研究仅对长三角67县(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对其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不足,也未提出很具说服力的政策建议。探讨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时空演变特征,深入剖析演变机理,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 栋,何英磊,王大树.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95-98.
[2] 孙宁华,堵 溢,洪永淼.劳动力市场扭曲、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9(9):44-52,187.
[3] CARTER C A.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global food marke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7,79(5):1410-1418.
[4] 蔡 昉,杨 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6(4):11-22,204.
[5] LI X H,ZHAO Y H.Education expansion and wage inequality in china: Investigation using urban household surveys, 1988-2002[R]. The 5th PEP Research Network General Meeting,2006.
[6] WU X M,JEFFREY,PERLOFF.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over time:Reasons for rising inequality[A]. CUDARE Working Paper,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C]. Berkeley:UCB,2004.
[7] 陆 铭,陈 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8] 刘 文,房光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132-143.
[9] 曾 光,罗建兵.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0):81-84.
[10] 程宏如,吕立志.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农村人力资本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83-2886.
[11] 吴建楠,姚士谋,曹有挥,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差别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Z1):21-26.
[12] 白彩全,张 蓉,宋伟轩,等.基于ESDA-GIS的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时空演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3):308-312.
[13] 宋伟轩,陈 雯,彭 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收入格局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9):1037-1042.
[14] 白彩全,王秀梅,谢悦青,等.长三角县域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3):498-503.
[15] 洪兴建,李金昌.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J].经济研究,2007(11):139-153.
[16] ESTEBAN J,GRADIN C,DEBRAJ R. Working papers series 218 of th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An extension of a measure of polariza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five OECD countries[R]. Asbl:Luxembourg Income Study (LIS), 2006.
[17] 陈 斐,俞彤晖,王海萍.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分析及其时空特征变化[J].人文地理,2012(5):104-109.
[18] ESTEBAN J M,RAY D.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 [J].Econometrica,1994,62(4):819-851.
[19] 叶 磊,欧向军.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过程与空间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68-1677.
[20] 刘耀彬,陈 志,杨益明.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J].城市问题,2005(1):16-20,32.
[21] 潘竟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格局[J].经济地理,2014,34(6):60-67.
[22] 王 羚.城乡收入比降至2.53 学者称短期难说明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14-04-17(A03).
[23] 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44-55.
[24] 王小鲁,樊 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