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种鸡育雏育成期设备与设施的管理要点
2015-10-13陈合强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3)
现代肉种鸡育雏育成期设备与设施的管理要点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226103)
在整个饲养周期,只有为种鸡提供适龄正确的饲养面积和充足有效的采食饮水位置、适宜的设备与设施,鸡群才能获得最佳的家禽福利和生产性能。
1 饲养密度
在某种程度上,饲养密度决定了种鸡的生产性能,确保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每只鸡都有适当的饲养面积。如鸡群所处的环境或鸡舍条件不在最佳状态,饲养密度应减少;如需增加饲养密度,则通风、饲喂及饮水系统应相应增加。计算饲养面积时,必须减掉鸡群饲养区域内所有设备所占用的面积。为防止种鸡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增加饲养密度必须适当调整种鸡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方法。育雏育成期建议的饲养密度如表1,表中的数据范围代表了从低饲养密度(热带气候)到高饲养密度(温带气候)不同的环境条件。实际饲养密度取决于转群或淘汰时的目标体质量、气候与季节、鸡舍和设备的类型、控制系统特别是通风系统、当地的法律法规、质量保险要求等。14~21日龄前,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到表1中的饲养密度。
表1 育雏育成期建议的饲养密度(14日龄以后)
2 采食位置
大群饲养的情况下,如采食位置不足或鸡群分布不均匀,鸡群的均匀度及生产性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表2是种公母鸡建议的采食位置。链槽式和盘式饲喂系统安装时料线间距至少应在1 m以上,确保鸡只方便且均匀采食。
表2 料位
3 饲喂管理
饲喂管理的第一步是安装正确数量的饲喂设备,为鸡群提供足够的采食位置,使所有的鸡只能够同时采食,饲料分配时间不超过3 min,饲喂系统必须能够均匀分配饲料,饲喂时防止鸡群拥挤。
3.1喂料原则
种母鸡在达到产蛋高峰前料量只能维持或增加不能减少,产蛋高峰后一般在33 w后料量逐渐减少,减少总量不能超过高峰料量的10%~12%。种公鸡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喂料的基本顺序为自由采食加拟定料量(以自由采食为主,确保每只鸡每天料量相等)→每日限饲→2/5限饲→4/3限饲(如有必要)→5/2限饲→6/1限饲→每日限饲;公鸡开始采用4/3限饲,以后与母鸡基本同步;整个喂料过程中,喂料日的料量不能超过高峰料量的90%。根据种鸡不同时期的营养要求,科学拟定饲料配方,注意配方的同步性即育雏、育成及产蛋期的实际配方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比标准高则都高,其他成分如钙、磷、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都必须符合标准。更换饲料前必须化验主要营养参数。严格控制育雏料的饲喂时间,确保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3.2喂料方法
3.2.1链槽式饲喂系统
使用该系统时,应从8日龄后通过2~3 d的过渡逐渐使鸡群使用自动饲喂系统,在此间自动饲喂系统中的料量应逐渐增加,并使鸡群逐渐适应自动饲喂系统的声音和与之相关的饲喂活动;在过渡期内应继续进行人工饲喂。如使用多条链槽式饲喂设备,各条链槽式饲喂设备应从相反方向运转;如饲料分配有问题,可在饲喂系统上增加辅料箱,使料箱内的饲料只行走一半的料槽,整个料线也只行走一半的距离,通过此法缩短饲料分配的时间,保证每个栏的饲料分配在3min内完成。在鸡舍的不同位置,应经常检查料槽内的饲料厚度、饲料分配及采食时间,保证饲料分配均匀及整个饲喂系统正确地分配饲料,使所有的鸡只都能同时采食。
3.2.2盘式饲喂系统
如管理正确,该系统的饲料分配较均匀,盘式饲喂系统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充满饲料的状态以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必须定期检查盘式饲喂系统,确保所有料盘可以出料且料管内充满饲料。随鸡群的生长,饲喂系统的高度也应及时调整;不同周龄鸡群正确的饲喂系统高度应尽可能减少饲料浪费,满足鸡群最佳的采食及防止饲喂系统被垫料污染。
3.2.3地面饲喂
不管使用自动撒料还是人工播撒,都能大面积地将饲料快速而均匀地分配,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垫料质量及腿部健康。根据小栏的形状及撒料系统的类型,地面饲喂时,每个栏鸡数不应超过1 000~1 500只。地面饲喂时饲料的颗粒质量很重要,饲料颗粒要求2.5 mm直径、3~4 mm长度;必须做好颗粒料的过渡管理,颗粒破碎料应添加在料盘内,大约饲喂到14日龄,在16日龄左右开始使用自动撒料系统,在100%使用颗粒料进行地面饲喂前,应先将颗粒破碎料和颗粒料混合,在垫料或料盘内至少饲喂2 d。
3.3以体质量为基础饲喂
无论采用何种饲喂系统,发现问题如鸡群超重或增重不足时必须及时调整饲喂量。随鸡群年龄的增加及体质量的增长,饲喂量的增加必须满足体质量较大鸡群的营养需求。以体质量为根据,参考标准料量,先确定群体料量,再确定特小→小鸡→特大→大鸡→中鸡料量,并做好记录。
3.4保证饲料质量
种鸡场饲料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 w。饲料塔必须保持良好的关闭状态,防止雨水进入。任何撒落的饲料必须及时清理干净。磅秤每天在使用前用标准重量的砝码进行检查与校正。每一批饲料都要保存样品并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如有问题时,可对饲料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每一批饲料都要进行目测评估,评估饲料的物理性状、颜色、外观及味道;如是粉料应检查饲料中的原料是否分布均匀;饲料的物理性状非常重要,颗粒料和颗粒破碎料的粉尘比例不应超过10%,粉料中的粉尘比例不应超过25%;粉尘比例增加会对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饲料中的粉尘比例可用饲料振动筛进行检查。
3.5计算累积能量和蛋白
根据实际所用饲料的能量和蛋白含量计算累积能量和蛋白。如周累积蛋白=周平均料量(g) 所用饲料的粗蛋白含量 100 7。合理控制10~15 w不应期(指生长发育不反应期,是鸡的正常生理特点)的累积蛋白和能量,此间可适当调整大、中、小鸡的料量差。尽早减少饲喂次数;增加4/3法控料时间;加强饮水、温度和通风管理;随鸡龄增加,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麸皮等增强肌胃的强度,以利生产性能的发挥。
3.6重视管理细节
①平养的料位与鸡数。栏应存母鸡数=栏料槽长度 总料槽长度 总母鸡数,做到2 w调整1次,公鸡也同样调整。②称料检查。不定时检查各栏所算料量尤其是零头料量。③周末舍存料检查。周末舍存料量=上周末存料+本周进料量-本周用料量。④喂料均匀性检查。料线喂料根据总料量及时调整出料口高度;料槽喂料严格控制料槽的厚度,避免人为原因造成喂料不均匀;盘式喂料应保证每个料盘(料桶)的料量均等、均匀分布。⑤平养舍必须及时清出转角器内的饲料,防止霉变;笼养舍中间笼内不能缺鸡或无鸡,以免喂料不均匀。
4 饮水系统
鸡群应随时能饮到新鲜且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利用水表观察鸡群的饮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管理方法。每天检查与调整饮水系统。定期检测水源的矿物质含量及细菌污染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4.1饮水位置与高度
育雏后建议的饮水位置如表3。当饮水位置合适时,鸡群在饮水器周围的分布较均匀。每天应检查并调整饮水系统的高度,18日龄后,饮水器底部的高度应与鸡背高度一致。在育雏开始阶段,乳头饮水系统应设置在雏鸡易饮水的高度,当雏鸡饮水时,鸡背和地面的角度呈35h 45h;随鸡群的生长逐渐提高,鸡背与地面的角度大约呈75h 85h,此时,鸡只需轻微伸展才能饮到水。鸡群在育成期和产蛋期应使用相同的饮水系统。
表3 育成期建议的饮水位置
4.2饮水器管理
饮水量减少或失水量增加会显著影响鸡群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也适合于种鸡饮用。井水、开放式水库或水质较差的公共饮水会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及健康问题。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测水的质量,如感觉水质有问题应经常检测。细菌数超标时必须尽快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应将水进行氯化消毒以减少细菌污染。当采用开放式饮水系统如雏鸡用的真空饮水器或钟形饮水器时,细菌繁殖会很快,因此必须定期、频繁地清洁饮水器。检查鸡群的饮水量是否正常是监测鸡群健康及追踪鸡群生产性能非常有效的方法。在21℃条件下,饮水量和采食量比例在1.6∶1~1.8∶1时,鸡群能获得足够的饮水量;采用乳头饮水器时比例稍低,钟形饮水器比例稍高。饮水需求量因采食量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较高时,鸡群的饮水量会增加;温度21℃以上,每超过1℃,饮水的需求量会增加大约6.5%。在热带地区,高温时间较长,日饮水量会达到正常的两倍。品种的改进也影响饮水量,据报道,2010年至2012年与10年和20年前饲养的肉鸡群的平均日饮水量相比,每1 000只鸡42 d的总饮水量增加了34.3%;在鸡群早期日饮水量变化最大,随日龄的增加饮水量变化减少;2010年至2011年的鸡群比1991年的鸡群在2日龄时多摄入160%的水,在42日龄时多饮用17.6%的水。所以应据不同季节和饲料量,掌握总的饮水量,养成每日检查饮水量的习惯。
4.3水箱饮水系统的消毒
1~2 w消毒1次,在水箱1/10的水中加8~10倍消毒剂,关闭饮水器阀及排水阀,将消毒液压至饮水系统内,20~30 min后再打开排水阀排除消毒液用清水冲洗8~10 min。
4.4水线的清洗保养
水管内壁附着的杂质有细菌、药物残留物及生物膜附着物。采用酸碱消毒液只能杀灭管道内表层细菌,不能去除生物膜,还会腐蚀乳头的不锈钢部件,双氧水可以有效去除生物膜。
4.4.1使用加药器水线的处理
此类加药器的注入比例范围为1∶500~1∶64,当注入比例是1∶128时,按4 L水加15~22 ml 35%双氧水的比例,用加药器注入水线中对水线进行浸泡。
4.4.2使用水箱水线的处理
按500 L水加15~22 ml 35%双氧水的比例。
4.5水压高度
1~7 d 2.5~5 cm水柱压力;1~2 w 5~10 cm水柱压力;2~4 w 5~15 cm;4 w以上10 cm以上。水线高度始终保持在鸡抬头可以饮水的位置,鸡从水线下通过时,鸡冠不能碰到水线。
4.6其他管理
多维及药物尽量加在饲料中,以免在水管内作为细菌的培养场。供水主管应平直不能弯曲,以防止沉积水垢和形成菌落。
5 设备与设施
5.1安装栖架
为了训练和鼓励种母鸡的就巢行为,避免产地面蛋,育成期舍内安装一部分栖架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栖架的数量应充足,从28日龄开始或在分栏时,在母鸡栏内安装每只鸡3 cm长度的栖架,足够20%的母鸡栖息。使用栖架训练母鸡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棚架;另一种是“A”字形木架。育成期安装栖架对于训练种公鸡到棚架上去饮水也是很有用的管理方式。
5.2棚架
现代肉种鸡有平养和笼养两种饲养方式,平养中又有地面、两高一低、一高两低和一高一低4种饲养模式,实际生产中通常使用两高一低的饲养模式,该模式的棚架高度不应超过45 cm,越低越好,为此要求中间过道的地面应高出两侧30 cm左右,以方便鸡只跳上跳下,维持产蛋后期的受精率。棚架的选用有木制、竹制和塑料棚架等3种,以木制棚架为佳,可减少腿病,更有利于鸡群健康。
6 体尺指数
体尺指数又称体态结构指数,是整理和分析体尺材料的一种方法,反映各部分是否发育完全,是否匀称和符合某一生产类型、品种的特征。有体长、胸围、管围、体驱、肢长、胸髋、臀高、额宽、头长、狭臀、胸指数等11种。肉种鸡通常用胫骨、龙骨、体型和体况等来评估其生长发育的合适与否。
S831.4
1004-5090(2015)11-0010-03
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