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块拼接法”在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2015-10-13霍美丽
摘 要: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高校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面临着学生课程参与度不足、缺乏交互等诸多窘境,教学效果不佳。引入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切块拼接法”作为教学策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幅增强,其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与交流能力在内的多项综合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切块拼接法 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设计 教学效果
一、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概论是当今许多高校都开设的公选课,还有一些专业将其设置为学科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知识使学生对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有初步的了解,即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又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并引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的思考。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自然毋庸多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它却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因为这门课程牵涉最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参与热情不高,由此导致学生逃课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有教师点名及平时成绩作约束,但根据笔者在2007—2010学年度自身教学实践中所统计的数据来看,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专业课)的逃课率在5—10%之间,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全校公选课)的逃课率在15—20%之间,这显然是教学工作的巨大缺陷。其次是教学效果不够深入。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仅仅以知识传授为主,未能发挥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再次是班级氛围冷淡。因为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主要是面对全校学生所开设的公选课,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大都互不相识,彼此间缺乏交流互动,这种班级氛围显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深化,也不利于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鉴于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亟需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必须引入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交流能力,而且能够改善班级氛围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经过查阅资料与思考之后,从2010—2011学年开始,选择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切块拼接法”作为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策略,经过课堂实践之后,取得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二、切块拼接法的理论构架与应用范例
“切块拼接法”(Jigsaw)属于写作学习模式中的一种,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阿伦森(Aronson,E.)与同事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设计开发的。“切块拼接法”(Jigsaw)的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重步骤:第一步,将学生分组,并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学生负责其中一部分;第二步,不同小组中负责同一任务的学生重新集中组成“专家组”,共同学习所承担的任务;第三步,解散专家组,学生各自回归原小组,分别将自己负责的学习任务传授给同组其他同学;第四步,各小组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单元测验,检查全体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1]此后经过斯莱文(Slavin,R.E.)、德怀特(DwightC)等教育研究者的不断补充、修正后,Jigsaw又发展到JigsawⅡ、JigsawⅢ和JigsawⅣ。在JigsawⅣ中,切块拼接法的教学步骤为9个:1.对学习任务做整体说明;2.为学生分组并进行任务分配;3.专家组学习;4.专家组测试;5.解散专家组,学生返回原小组进行知识传授;6.小组测试;7.单元测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实行积分游戏制;8.学习评价;9.补充讲授(可选)。[2]相对于最初由阿伦森设计的Jigsaw而言,JigsawⅣ能够更加准确的监控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并及时作出引导与调整,而且通过积分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故而它的教学效果要更为完善,所以JigsawⅣ是目前最为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切块拼接法教学模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切块拼接法也主要是JigsawⅣ。
为了更具体的说明“切块拼接法”在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方式,本文暨以“中国语言文字”这一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来加以说明。“中国语言文字”这一课程单元的课时安排为5课时,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学习任务说明与学生分组,分配个人任务。时间:0.5课时。
教师对这一课程单元的学习任务做总体说明,并将这一总体性的学习任务分为5个部分:汉语的历史演变;汉语的特点;汉字的历史演变;汉字的特点;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对每一项任务都要有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目标要求。之后根据兴趣、成绩、性别等条件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按照学习任务的划分情况,每小组人数为5人,每一位成员根据自身的兴趣或小组分配分别承担一项学习任务。承担同类任务的学生再组合成专家组,教师发放给每个专家组一定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专家组学习。时间:课堂1.5课时+课外时间。
专家组学习可以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单人自主学习,对这一学习任务形成初步认识,然后组织专家组对承担的学习任务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得出关于某一问题的总结性认识,并在专家小组中进行讲授演练。最终由各个专家组以自身所承担的学习任务为主要内容,整理出一套关于这一方面的测试试题,附带答案交给教师,题型与题量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测试试题中内容的涵盖范围及答案的准确性可视作对专家组学习情况的考核。
3.小组讲授。时间:课堂1.5课时。
专家组学习完成后,各个成员回归原小组,以某项任务专家的身份为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讲授。在专家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质疑与讨论,最终达成对某些学习任务的共识。小组成员依次进行,最终完成本课程单元的学习任务。
4.单元测试。时间:课堂0.5课时。
教师根据各专家组提交的试题,结合自身对本课程单元的要求,设计出一套综合试题对全班学生进行测试。最终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将作为此小组成员的成绩。平均分最高的小组成为优胜组,将得到教师的一定奖励。
5.学习评价与补充讲授。时间:1课时。
公布成绩,并引导学生根据参与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发言情况、对学习任务的贡献程度等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专家组内部评价与学习小组内部评价,每个专家组与学习小组各评选出一位优秀学习者,获得教师的奖励。教师根据单元测试结果,对学生尚未透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的补充讲授,最后对本课程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简要总结。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以两节课作为一个时间单元的课程设置,同时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单元测试的评卷都需要大量时间,所以将这两项任务都分别利用了学生和教师一定的课外时间,以保证课堂时间的充分使用。
三、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在2010—2014学年的几个学期中,笔者将“切块拼接法”应用于宿州学院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和对学生的访谈,再辅助以课程成绩的考评,笔者认为“切块拼接法”在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相对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切块拼接法”显然更能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为学生不单要自主学习,还要负责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小组同学,而且在引入积分竞争制之后,小组整体成绩与平时成绩挂钩,一旦本人缺勤或者没有充分承担自身的学习任务,整组学生的成绩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一种明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幅提升。根据笔者几个学期以来的课堂监控,实施了“切块拼接法”之后,包括专业课与全校公选课在内的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出勤率大都维持在95%以上,这较之以前有着明显的提升。
二是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之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切块拼接法”显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锻炼、培养了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集体讨论和小组讲授阶段,学生也培养了交流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有助于增强互动,深化教学效果。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学生数量众多,能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更是有限,所以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切块拼接法”之后,每个专家组都会对某项任务集中学习、讨论,并以专家的身份对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讲授,这个过程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些专项知识的理解。而在小组内部,成员不多,而且每一项知识都有相关的负责专家,这就保证学生之间有充足的讨论、交流的空间,而且最终小组测试的成绩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有利于班级氛围的改善。在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尤其是对于公选课而言,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彼此互不相识,交流互动更是稀少。而采纳“切块拼接法”之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专家组集中学习讨论、小组学习讨论等过程中大幅增加,各个专家组、学习小组在共同学习、互相竞争之中也培养出良好的关系,班级氛围由此前的冷漠疏淡转变为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尽管采纳“切块拼接法”在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尤其注意: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学生的分组情况、学习材料的准备工作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等,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平稳推进以及教学时间的最大化利用。尤其是在分组之前,要对学生的兴趣、性格、成绩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在分组时能够做到真正的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发挥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的交互效应。在每一次利用“切块拼接法”的课程教学中,都要尽量打破上一次的分组模式,争取最大程度的加强班级内部交流互动的范围。
其次,在专家组学习和小组学习过程中,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教师要全程保持监控与引导,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与进度,避免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或时间利用不当,耽误班级整体的教学进程。
第三,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时间互相补充的方式。因为“切块拼接法”的一些步骤,例如单元测试的出卷与评卷,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这就可以放置于教师的课外时间来完成。学生的专家组学习过程中,也应指导学生通过聊天群等对所学的知识加以交流、讨论,以保证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
最后,并非所有学习单元都适用“切块拼接法”。例如有些教学任务自身连贯性较强,不宜被分割成单项任务,这种就不宜采用“切块拼接法”;再比如有些教学任务内容较少,课时安排也较少,这种课程如果采用“切块拼接法”就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也不合适。总而言之,“切块拼接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因地制宜,谨慎考虑,不宜削足适履,一概而论。
四、总结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明确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切块拼接法”无疑更为符合研究型教学的宗旨,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缺乏的明显优势,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与实践。上文所论虽然只是笔者源于自身对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采纳“切块拼接法”的分析与思考,但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宿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szxyjyxm201258]。)
注释:
[1]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黄娟,傅霖:《切块拼接法(Jigsaw):一种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方式》,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第98—102页。
(霍美丽 安徽宿州 宿州学院 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