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13陈素芹
陈素芹
摘要:“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导,紧密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有重要意义,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生本教育的内涵出发,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主张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为主的教学形式,紧密围绕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本文将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探讨。
1
“以生为本”革新教育思想
要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革新,打破“师本教育”的束缚,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这种由教师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法,并不是围绕学生,以学生为根本,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是所有教育活动发起的核心,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是“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只有真正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建立“生本教育”理念,才能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实践。
2
“以生为本”组织教学内容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根本无法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根本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组织和补充,摆脱课本教学内容的束缚,制订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开发,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即便是针对本班学生特点组织的教学内容,也还存在很大的普遍性,还可以进一步根据部分甚至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如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只设定一个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写作内容。只有在教学内容上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
3
“以生为本”选择教学方法
“以生为本”的根本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获取、掌握知识和技能。虽然“生本教育”理念已经发展了较长一段时间,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学中还在使用一些极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便是目前常用的一些“生本教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还有传统教育的痕迹,依然是“要学生学”而不是“学生要学”。“生本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引导,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让不同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知识。例如,在情境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故事、谜语等吸引全体学生注意力,在推进的过程中,利用引导来让学生大胆思考,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向,最后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只是通过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保持正确的思考方向。
4
“以生为本”运用教学情感
在传统教学中,对情感教学存在一定的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未得到充分的运用,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容易丧失。情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利用情感教育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与行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影、图片、音乐、伴乐朗诵等来制造特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迅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让不同的学生能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如对于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感,即便是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不同情况下,也应当给予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情感特点有着充分的了解,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日常行为、语言、性格等来分析学生的情感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语言、行动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参考文献:
[1]李树英生本花开别样红——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论丛,2013(12).
[2]刘群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J]人民教育,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