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美学内涵刍议

2015-10-13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省曲剧团尹霄

人间 2015年12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二胡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省曲剧团)尹霄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美学内涵刍议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省曲剧团)尹霄

摘要:凭借醇厚、优美的音色,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二胡在我国戏曲音乐中的使用极为广泛。本文则通过表演美学的视域出发,通过阐释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共性特征、情感表达与创造,进一步阐发这件乐器丰富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二胡;表演美学;表现手段;情感表达;美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6-01

在戏曲音乐中,二胡是地位殊为重要的伴奏乐器。这既因其丰沛、圆润,且富有拟声色彩的音色,也因为乐器本身表达范畴的宽泛——从表演美学的视域出发,这种宽泛既是演奏家们情感表达的宽泛,也是基于演唱家们而来的二度创造的宽泛。换言之,二胡演奏者与戏曲乐队成员、演员的关系,以及自己的“位置感”;二胡在戏曲乐队中的情感烘托与表达内涵——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文的重点。

简言之,从表演美学视域阐释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一、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共性特征

二胡既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拉弦乐器,同时也在戏曲音乐中使用广泛。据悉,在我国317种戏曲中,能查阅的剧种便有近200种是以二胡为主奏乐器。如常见的黄梅戏、秦腔、越剧、豫剧等便皆可在乐队中看到二胡的身影。不可否认,为满足不同曲种,二胡需要把握住不同地域戏曲的艺术特色.。

但是,从二胡在戏曲中重要的伴奏地位以及表演美学出发,却能发现其具有一些居于不同剧种之上的共性特征。这表现在二胡与演员间,也表现在二胡在戏曲乐队之间——换言之,这种共性特征主要便体现在二胡与这两者间的音乐关系上。

第一是,作为伴奏从属地位的二胡与演员们的关系。这一层关系可从托腔、包腔中加以说明。在戏曲艺术中,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唱词,每一种状态都需要乐队进行合理、合情的伴奏来辅助,二胡则可在托腔中很好的实现这一点。在演员们实际的唱腔走入或过门时,“同步”的二胡如能因势利导,则能将主旨旋律“带入”得更自然、圆满。但二胡也需要在戏曲托腔中注意“分寸”,比如在演唱者们进入某具体唱段时,二胡需要将力度适时减弱,既不干预演唱者使其自然发声,又不至于造成压腔。这种力度的分寸感也表现在包腔上。包腔指的是配合演员们的主题旋律,进行同样的旋律伴奏来加固唱腔的线条。这时,二胡在托腔与包腔中的区别也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与演员的旋律一致,二胡更需在包腔中注意到演员们吐字、行腔,充分理解唱腔转换与字词间声韵变化的规律,以较托腔而言更饱满的音色来配合演员的演唱。

第二,二胡与乐队其他戏曲乐队中其他乐器之间的关系。二胡虽为戏曲乐队三大件包腔乐器之一,却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属性。在比较中可以发现,它与同为三大件之一的板胡便有着明显不同。比如在秦腔中,二者虽在谱面上无甚变化,但二胡演奏者却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在地位上,二胡还是要依附于板胡的,在音色、音量的控制上要注意以板胡为主,切莫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在乐队中的自我表达。第二个是在风格把握上,二胡需要充分利用在音域与音色上的优势及二配合,模拟演员的行腔特色,同时与板胡形成很好的伴奏互补性。当然,从大的乐队配器来看,二胡也需要对戏曲乐队中其他乐器进行必要的学习。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在戏曲音乐中,二胡演奏员们应明确建立与演唱演员、乐队演员的音乐关系,充分理解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伴奏地位。这既能帮助其找到在乐队,乃至戏曲音乐中的合理位置,也会明晰自己的音乐表达,将之准确地加以伴奏、呈现。

二、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情感状态及表达

从二胡与乐队之间的关系,转至这件乐器在戏曲音乐中的表现可发现:其所发展出的情感内涵与表达,往往能将曲目诠释得更加动人。这里面的情感因素,指的是二胡在戏曲音乐中所运用的感情,及“寓情于音”的艺术表现手段。总体观之,二胡在戏曲音乐中所能表达情感范畴是宽泛的:如激愤、悲壮、哀婉、惆怅等不同的内容均可表达。

表达内容上的宽泛首先需要技术上的支撑,笔者可以秦腔、豫剧、黄梅戏为例。如上文所述,二胡在陕西地方戏曲伴奏中常会用到搂弦。其方法是:左手在弦上按音后,运用指间在弦上的压力来决定音高之高低。在弦上的“施压”越大,便会加强弦的紧张度,从而声音变高。如使用得当,可准确地表达出曲目中激愤、激烈的情感内容。同时,秦地戏曲音乐又常会用到“欢音”与“苦音”音阶。“欢音”的特点是“mi”和“la”被用作旋律骨干音;“苦音”的特点是“fa”、“si”在旋律中为特性音。二者的意思则顾名思义,表达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状态与色彩。“欢音”明快舒畅、自由自在,“苦音”哀婉悲怆,具有浓郁的秦地风味。比如豫剧中的伴奏手法。伴奏是二胡在豫剧之中的基本功及主要职能——在伴奏中如要有效地表现戏曲情感,则需要抓住作品的风格与韵味。如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满工期回家,情绪忽然宁逸,又忽然激动,如能用两把二胡巧妙地“穿针引线”,则能在形成很好的重奏效果之余,将曲目诠释得丝丝入扣。

由此,笔者认为,针对于戏曲音乐的二胡伴奏,需要在曲目练习、素养培养及内容理解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二胡的基础训练——此基础训练指的并不仅仅是技法练习,更是各戏曲唱腔、曲牌的练习。就笔者的实际来说,很多戏曲音乐的伴奏者往往局限于一曲种,如伴奏越剧便只以越剧为基础性训练,这种练习是错误的、狭隘的。真正的基础训练应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各风格唱腔,从而充分理解不同戏曲音乐中的素材与韵味。

二是“以唱带练”,加强与戏曲演员之间的沟通。所谓“以唱带练”,既指的是练习过程中对声腔的注意,同时也是在练习中多请教戏曲演员。二胡是一件具有“声腔化”韵味的乐器,所以在练习中加强“声腔化”,既是乐器本身所需,更是戏曲音乐所需。同时,可在揣摩声腔化韵味时,加强对作品角色、性格、语韵等方面的理解。

三是增强与乐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如上所示,二胡演奏者需及时与独唱演员、其他声部乐队成员及时沟通。同时还需要明确自己在乐队中的位置,也就是有“位置感”。二胡隶属于中声部范畴,这要求演奏者在进行伴奏时,首先完成中声部的支撑、衔接、过渡的作用。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自己在戏曲独奏时的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以合情合理的情景展示与演唱、与乐队相结合。当然,这也需要大量的戏曲演出实践作为支撑,才能较好把握住戏曲人物的具体表现。一言以蔽之,二胡演奏者既需加强沟通,又需结合戏曲具体唱段,加强其舞台上的独奏能力。

总结

在戏曲音乐中,二胡这件乐器显然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以上,笔者从戏曲乐队中的二胡,以及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情感表现与内涵两个部分深入,阐释了其功能与魅力。当然,结合表演美学的理论来看,谈及二胡的美学内涵尚需深入研究下去。戏曲音乐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也需要我们在潜心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认识,从而服务于戏曲演出与广大观众。

参考文献:

[1]单丹峰,于峰:戏曲音乐对胡琴演奏的影响,内蒙古教育,2015年。

[2]郝叶妮: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当代戏剧,2011年5月。

[3]郭玉玲:论戏曲伴奏中二胡演奏的情感魅力,黄河之声,201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二胡悠悠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