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5-10-12张静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素质有效性

张静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许多教育专家探讨的热门话题。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且效率不高。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师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1.受传统教学模式所限。

当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沿用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无法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实践锻炼,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3.教师素质不高。

如果历史教师没有较高的素质,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素质。

4.历史教材内容有待完善。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参照,需要契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当今的历史教材内容单调,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用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只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考试,而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5.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评价制度有待改革。

目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限制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解决对策

1.改变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那种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主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提高对历史的热爱程度,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契合社会现实。

在教学中,教师要契合社会现实,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历史基础,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另外,教师还要以教材为依据,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知识就在生活之中,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知识。

4.改变教学评价制度。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考试成绩是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但实践表明,成绩优秀并不代表能力优秀。因此,考试成绩不能作为历史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对此,教师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5.提高教师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对此,学校要为历史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另外,教师还要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补充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要想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教师就要依据初中历史教材,改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素质有效性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