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
2015-10-12邵建国
邵建国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下面笔者就从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强化爱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党情感;重视时事政治解读,培养学生责任情感;渗透思想情感,实施多元情感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历史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轨迹。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历史知识的同时,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爱国主义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广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强化爱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党情感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正确的战略思想,取得了胜利;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接连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时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爱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关历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白,为了把香港和澳门收复回来,我们党不断创新理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爱党情感。
三、重视时事政治解读,培养学生责任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时事政治解读,培养学生责任感。虽然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收看新闻,了解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大事和世界格局,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未来。
例如,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开拓视野,客观看待历史,使学生成为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四、渗透思想情感,实施多元情感教育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思想情感,实施多元情感教育,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历史的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渗透思想情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承担重任,将爱国主义、爱党思想渗透到历史教学当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正确看待历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了解祖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情感教育是当今高中历史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还是时代教育的实现途径。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重视思想情感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加强学生的爱国爱党思想,引导学生把握时事,了解世界格局,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