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2015-10-12邱凌云
邱凌云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以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在这一形势下,职业教育学生人数迅速增多。思想品德作为与学生素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要提高中职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带动了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中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它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职思想品德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无法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提高中职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和手段,发挥思想品德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对如何提高中职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谈一谈自己的实践经验。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近些年,我国开始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职生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坚力量,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思想道德建设应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作为中职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结合实际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升华道德境界。对此,教师可采取熏陶策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道德规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思想,深化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热点职业问题,如劳务关系责任的承担、孕妇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开展“法律小讲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又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拓宽教学思维范畴,以多元化形式展示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学生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自主建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思维进行再加工,促进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从而将相关道德知识内化为自我道德信念。这种自主建构式的教学能够拓宽教学思维范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形成道德信念。
例如,在教学“习礼仪,讲文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总结礼仪,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礼仪,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强化学生意志,深化课堂教学
当今的中职生大多都缺乏意志,这是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众所周知,意志是人们确定目标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意志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等,这些都是人的重要品质。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强化学生的意志,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强化学生的意志。对此,教师可开展“思想评论我来说”活动,引导学生坚持每天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然后对坚持时间最长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强化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内化学生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中职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中职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