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菜君』:『饿』出来的卖菜新模式

2015-10-12沈唐亮王莹莹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29期
关键词:回龙观土豆丝

◎文/沈唐亮王莹莹

『青年菜君』:『饿』出来的卖菜新模式

◎文/沈唐亮王莹莹

在任牧看来,这不是“任性”,而是一种“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有一种痛,是你忙碌一天又活着挤出公交挤出地铁,发现你还要忍饿买菜、择菜、做饭——下馆子,太贵,心疼;皱着眉头做饭,负面情绪陡增,肝疼。

这正是方便菜的商业模式初衷:线上订单,线下送货,为你提供半成品净菜组合,剩下的事就是热一热、炒一炒,15分钟内开饭。

创业,从扔菜开始

陈文、任牧、黄炽威是“青年菜君”的3位创始人,200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漂在北京。几乎每一个“北漂”都有这样的经历:忍饥挨饿回到出租屋,爸妈打来电话叮嘱,别在外面乱吃东西,晚饭吃好点儿。爽快答应,可放下电话,还是去了路边摊。这一痛点,让3个好兄弟看到商机,他们辞去工作,走上创业之路。

3个创始人谁都没做过生鲜,只能按照各自优势分工:黄炽威负责生产、店面销售;陈文负责渠道;任牧则负责营销。他们又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菜品研发的韩笑,专业是会计,可她出身厨师世家,七八岁时就已经学会做菜,人生的梦想是开一个私房菜馆。商务拓展的邓佳慰是一位大学化学老师,研究方向是锂电池。想做点儿实事的她,在微信上看到“青年菜君”后,收拾了行李从河南来到北京。

80后创业总有些破釜沉舟的气势。3位创始人把所有的积蓄都掏出来,放到一起就开始干事。最初,他们每天跑菜市场、逛超市,看市场行情。任牧住在南三环,每天都会去业内知名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拿着小本记下各种菜的价格。跟踪了一个星期,他们发现:蔬菜的利润空间几乎在100%,批发市场一块钱的菜,超市卖两块,小区菜市场可能就卖两块三、两块四,甚至更贵。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工,又会溢价。

团队中,陈文住在北京回龙观地铁站的旁边,那里人流密集,周边住着上百万“北漂”,而且有一个天然优势:地铁站只有一个出口。为了论证可行性,3个人蹲在地铁站口,连续数了好几天的人头,最终慎重地选了一个6平方米的门面。

2014年1月,“青年菜君”成立,3月3日,第一家店面在北京地铁回龙观站开业。“开业那天,他们一共准备了200份菜,只卖出100份,扔了一半。扔菜时,大家的心在滴血。”

很快,3个人发现一个致命问题:在食材加工环节,3个人都不专业。普通的切配工月薪2000~3000元,王牌的切配师傅月薪要5000~6000元。几个人一合计,觉得这个钱还是不能省,索性请来了五星级酒店的头牌砧板负责人加入团队。专业的师傅果然不同凡响,提议从附近的永辉超市批量进货。这样一来,初期根本无须对库存进行太多投资,进货成本也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差不多。

晚饭选得好,老公回家早

进入夏天,由于气温升高,顾客开火的次数减少,成交量骤降。如此下去,“青年菜君”是扛不过去的。

有一天,任牧在街上看到一个卖枣糕的店前排着很长的队,旁边卖绿豆糕的店排着更长的队,卖泡芙的排着更更长的队……原来,只要人多,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回到门店,“青年菜君”搞起了地铁口现场炒菜,免费试吃,人气立即就火了,销量一下子翻了4倍。

当“文章出轨”事件爆发时,任牧造出了“晚饭选得好,老公回家早”的宣传语,“青年菜君”在店前支起了一块巨大的白板,让大家投票:相信真爱,支持文章;相信原配,支持马伊琍——只要签名购菜,就送伊利奶。

从开业之初,“青年菜君”就不断推出新菜品。第一批18道菜是他们做了100份问卷调查,列出最常吃的家常菜,请熟人投票选出来的。如今,选菜的标准已经量化成复杂的表格,荤素搭配、烹饪时间、时令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规则的制定并不容易。为了在夏季推出大家都爱吃的凉面,经过几十次试验,才发现过两遍凉水、一遍冰水、在冰箱里放一段时间后的口感最好。推出凉拌浇油三丝时,调料汁是用量杯、量桶等仪器量出来的。

现在,“青年菜君”的菜单改成了限量推荐,每周更新。每周最叫座的前10道菜会作为热销菜品保留至下周,点单率最低的菜则被打入“冷宫”。他们推出的“月子餐”、“姨妈餐”更博得一致好评。

严要求,是对自己的认可

“产品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任牧这样形容自己一直不变的“初心”。在他看来,“青年菜君”的半成品生鲜,无论是在口味、外观以及干净程度上,都是精益求精的。

在创业之初,“青年菜君”凭借着一毫米粗、八厘米长的“最佳”土豆丝俘虏了不少人的味蕾,但现在,这款招牌的土豆丝却被主动下架了。任牧解释,这是因为天气变化,土豆丝容易变色。尽管是一种正常的酶促褐变反应,对食材的安全和口感都没有影响,只是外观看起来不那么新鲜,但在“青年菜君”这群“强迫症”眼中,这不能容忍。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国家一级营养师加班加点——用水焯、用食用酸浸泡,尝试多种方法后,现在“青年菜君”的土豆丝已经可以保证48小时不变色,然而他们依旧决定开启二轮实验,尽管“青年菜君”的服务后台已经被用户“我想吃土豆丝”的呼声淹没。在任牧看来,这不是“任性”,而是一种“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曾有顾客担心半成品菜的卫生问题,问任牧“你们的菜买回去还需要再洗吗”,任牧则向这位客户介绍了公司花巨资从日本引进的洗菜流水线和超滤水设备,这种设备处理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一般家庭是做不到用饮用水洗菜的,这种质量保障也消除了顾客的疑虑。

2014年9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青年菜君”的创业故事,“青年菜君”又火了一把。从2014年12月开始,“青年菜君”设立了第一台回龙观之外的自提设备,截止2015年2月前,“青年菜君”在超过20个社区的日均订单,都超过了300单。

任牧也不担心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复制这一模式,“现在的市场还没有全面爆发,我们还需要不断教育用户,共同做大这个市场”。

目前,“青年菜君”正如这群当初一手建立它的人一样,散发着朝气一路向前奔跑,虽然道路还需要不断摸索,但他们都很清楚,创业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回龙观土豆丝
土豆丝的无奈
酸辣土豆丝
土豆丝的无奈
回龙观(四)
回龙观(三)
回龙观(二)
回龙观(一)
炒土豆丝有诀窍
学做香气诱人的土豆丝
“一校一品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以回龙观第二小学网球特色开展模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