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发展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2015-10-11张瑜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党校新疆阿图什845350

实事求是 2015年3期
关键词:克州民族特色小微

张瑜(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党校 新疆阿图什 845350)

试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发展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张瑜
(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党校 新疆阿图什 845350)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地处帕米尔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但同时,克州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独特,通商历史悠久,具备创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有利条件。发展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对市场繁荣、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克州 民族特色 小微企业

所谓民族特色小微企业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企业或以少数民族员工为主的企业,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在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开发、包装、营销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体现民族特色。从经营范围方面看,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大多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不仅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推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传统技艺和传播民族文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地处帕米尔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然而,克州区位优势显著、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独特、自然景观雄伟奇特,通商历史悠久,具备创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有利条件。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克州小微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小微企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小微企业总数较多,经营和生产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增加当地民众收入、提供当地居民就业岗位和税收等方面贡献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疆的发展要实现“三个落实到”,特别强调“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同时明确提出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采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发展。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应该抓住战略机遇,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克州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对今后整个克州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克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这里的世居民族“粟特人”就以善于经商闻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克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克州的小微企业开始茁壮成长。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克州得到来自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大量援疆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强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援疆项目和惠民政策中发现到了商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各类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开始崭露头角。目前,克州生产民族服装服饰企业10家,年产服装16万(套)件,服饰20万(套)件,销售收入6 300万元,利润300万元,从业人数1 000余人;皮革皮毛企业4家,年产羊皮220万张,牛皮100万张,洗羊毛1 200吨,驼绒被2万床,驼绒衣8万件,产值24 680万元,从业人数836人;日用百货企业31家,主要生产塑料框、塑料箱、塑料盆等产品,销售收入1 000余万元,利润200余万元,从业人员600余人;农副产品和清真食品企业24家,主要生产牦牛肉、果酱、葡萄汁、杏干果脯、药茶、饼干、糕点、麻糖等,销售收入2 200万元,利润600余万元,从业人员300人;建材企业51家,年产各类新型墙砖3.1亿块,商混45万立方米,产值26 000万元,从业人数1 830人;机械加工企业1家,年产各类农机具1 000件,产值660万元,从业人数38人;土陶企业1家,年产3 000件土陶碗、水壶、花瓶等100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土陶制品,产值52万元,就业人数100人。

截止2014年6月,克州注册的各类小微企业1 388家,吸纳就业19 015人;个体工商户14 958户,吸纳就业26 724人;农村合作社139个,吸纳就业3 111人。小微企业固定用工和季节性用工52 000人。

大量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孕育而生,不仅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用显著,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服务供给对推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传统技艺和传播民族文化也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014年1~7月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统计数据

二、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对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打造扩大就业和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平台。克州作为全国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区,由于地处边境高原山区的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再加上人口逐年增加、土地沙化碱化加剧、草场严重退化和牲畜严重超载等不利因素,致使农牧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只能在家闲着。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了负担,而且也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而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发展立足克州发展实际,生产的产品和企业文化宜让少数民族群众接受,工人招收的大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许多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对工种的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或老师傅的传帮带就可以上岗就业,所以小微企业的最大作用体现在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当地民众有活干,有班上和有钱赚。2014年克州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2 317人次。其中:阿克陶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6 808人次;阿合奇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 298人次;阿图什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8 293人次;乌恰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 918人次。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65 544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64.1%,因此小微企业在增加当地群众就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方面贡献突出。

2.搭建加强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互动平台。克州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州内还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和哈萨克族等11个常住民族。多民族聚居的民族特色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致使多民族地区的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也越来越频繁。而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则逐渐成为容纳各个民族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场所。首先,在企业中多个民族在相同的环境和统一的管理下,共同生产、生活和经营,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不同民族都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密切合作。建立起互帮互助、相互依存的感情,凝聚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形成的这种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新疆多民族团结合作、和谐共处、构建民族融合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载体。

其次,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在产品营销、出售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各族群众不可避免地会相互交往和交流,在交流和交往中让各族人民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生活习俗、宗教和禁忌有更多认识、理解和包容,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3.建立保护少数民族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抓手。克州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和文化积淀深厚。柯尔克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诗歌和音乐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2009年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柯尔克孜库姆孜艺术等四项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柯尔克孜奥尔朵、柯尔克孜毛线编织技艺、柯尔克孜驯鹰习俗等7个项目也进入自治区非遗代表作名录。除了柯尔克孜族外,其他常住民族也拥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艺,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特色小微企业提供的生产服务不仅能基本满足克州各个民族群众的特殊需要,而且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和营销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喜好、古老技艺和文化积淀。企业在发展中随着新工艺的运用、新产品的创新、新图案的设计和新内涵的诠释又能为古老的民族技艺注入新鲜的血液,发展和传承了民族历史文化,对保护少数民族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活跃区域市场,满足老百姓物质文化的需求。从国外、内地和经济发达省市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实践经验来看,小微企业因其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和生产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在市场经济体系发展中是非常活跃的因子。民族特色小微企业作为生产资料的有效载体和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巨大的能量。而克州发展的民族特色小微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服装、鞋帽、餐饮、旅游、皮革、皮毛、日用杂品、农副产品、清真食品、工艺美术品、建筑和文化娱乐等12个大类,基本涵盖了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和哈萨克族等各民族群众的特殊需要。在满足了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基本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富足起来后对生活品质和时尚潮流追求的愿望,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克州大量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不仅活跃了克州的市场经济,而且对推动整个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发挥着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5.紧贴民生,推动克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立足于当地的民生需要,主要是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依据方方面面的需求和企业“走出去”需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积极进军中亚市场。以努力推动克州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目标,以克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保障,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发展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民族传统技艺和传播民族文化,对今后克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将日益成为克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在中央重新部署南疆工作和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的开局之年,克州要紧紧依托“阿图什——喀什——乌恰”一小时经济圈、“比什凯克——奥什——喀什(阿图什、乌恰)”金三角和两个国家级口岸的区位优势,积极扶持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发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大力提升现代服务化水平,在吸纳传统民俗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克州优秀的民族特色服饰、餐饮旅游、日用杂品、清真食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等现代产业。诚然目前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还面临着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贷款难、招工难、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低、企业发展观念落后、不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但只要敢想敢干,抓住机遇,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相信克州民族特色小微企业的大力发展也会为克州乃至南疆经济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多的发展经验。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3]司正家.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4]杨引官.挣脱贫困的羁绊[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2006.

[5]艾里·阿西尔.面对新跨越的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6]朱莉.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 (30).

[7]张勇.现代企业生命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陈佳贵,黄速建等.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0]2014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编辑:张新友

F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3.23

猜你喜欢

克州民族特色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援疆的夜晚
小微企业借款人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五运六气对新疆克州罹患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党在民族地区执政经验和规律的探索——以克州地区为例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