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5-10-11孙铭蔚魏晓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住宅小区居民

□文/赵 硕 孙铭蔚 魏晓光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研究

□文/赵硕孙铭蔚魏晓光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

[提要]所谓智慧城市,即通过计算技术为城市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住宅小区信息化已成为城市和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核心。而小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调研保定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相关情况,以新的视角向小区管理者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建议,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以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更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全面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

收录日期:2015年8月3日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一目标,第一次将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正式成为国家行为。智慧城市,即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为城市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包括使城市管理、教育资源、医疗设备、公共安全、住宅安全、交通及公用事业更加智能、互通和高效。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乃至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并逐渐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的中心和有效利用的核心。因而在“智慧城市”视角下进行关于保定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生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地参观和调研的方式,结合保定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深入剖析保定市区住宅小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情况及出现的问题,针对保定市住宅小区建设现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意见和改进方案。以更好地促进保定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在建设和发展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意见,从而达到促进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实现以智能化家庭为基础的信息社会。

二、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分析

(一)城市住宅小区定义。城市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办公小区、学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的区域,属于城市内部的“小气候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二)小区信息化定义。就是指通过对小区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使小区用户能以多种媒体和多种方式获取小区内外信息、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具有较高信息交互水平的住宅小区。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小区通信网络、小区计算机局域网、实时监控、智能化物业管理、小区/大楼保安、家庭自动化、家庭保安、远程抄表等。

(三)小区信息化建设应用组成分析。城市住宅小区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组成又包括以下三方面:小区服务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组。小区服务信息系统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网信息服务方式,为方便居民的生活提供的便民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使信息化网络更加的廉价,同时提高为居民服务的效率。小区文化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面向小区的文化信息服务和小区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是对信息化小区的一种宣传手法,借此使小区外的人们能够对小区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小区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三、保定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住宅小区信息化已成为城市和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核心。在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下,小区信息化伴随着居民、市场与时代的需求,正在日益不断地被建设以及推广着。时至今日,虽然仍有不足以及还有很大部分尚待建设,但也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二)居民态度分析。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满意度是一项综合指标,它是居民长期以来的微观感受,我们得到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图1)

图1 居民满意度分析

根据图1得出的数据分析,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尽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居民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当前我国社区信息化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进行探索,成熟度不高,居民对信息化的了解并不全面,仍旧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发展。

(三)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导向分析。在根据街道办事处基本职能的相关规定中,并根据街道办事处的以上数据得出以下信息与看法,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图3)

图2 家庭紧急呼救系统小区拥有比例

图3 信息化环境设施小区拥有比例

由图2可知,就保定市的小区而言,在家庭紧急安全方面的信息化相对较高,社区监控系统几乎全面覆盖。这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接下来小区信息化的建设增添了自信心。其中,收费管理为最多,体现了小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市场化趋势;而更多丰富的服务功能,亦体现了小区信息化的面向居民需求的服务化趋势。

四、研究结论

(一)未来信息化社区管理体制必将从信息化社区的本质、特征、原则、具体内容出发,进行整体性和方面性的研究和设计,强化可行性、有效性及无限拓展性,凸显社区的人文关怀。

(二)未来的信息化社区将会呈现网络化、虚拟化、集成化和生态化的四个特点,应出台信息化社区建设方案,从而对社区资源的组织、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开展政府引导下的有序的、良性的竞争。

(三)信息化社区建设受社会外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建立完善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应尽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公众服务,提高我国城市住宅小区信息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迎燕.城市社区信息化服务实现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2007.

[2]薄欣.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黄志聪,王德潭,郭思迪,王小真,朱碧群.城市社区信息化调研分析[J].福建电脑,2013.

[4]张瑾国.关于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J].山东人大工作,2009.

F29

A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住宅小区居民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