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效果分析

2015-10-11

医学综述 2015年1期
关键词:营养性全量微量

吕 品

(黄梅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北黄梅435500)

新生儿窒息后由于缺氧或缺血,往往会导致新生儿多器脏功能损害,从而出现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1-2]。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会危害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为探究窒息后新生儿不耐受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根据窒息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功能的特点,以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8月黄梅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90例,纳入标准:①频繁呕吐每日3次以上;②24 h腹围增加在1.5 cm以上;③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一半;④胃内现咖啡样物,并且经过碱鉴定试验排除为咽下母血;⑤为残留物被胆汁污染[3];⑥所有新生儿窒息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者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将上述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孕周37~42周,平均(39.5±1.7)周;窒息时间为5 ~7 min,平均(6.1±0.6)min。联合治疗组45例,男 21例、女 24例;孕周38~41周,平均(39.4±1.2)周;窒息时间在5~7周,平均(6.0±0.8)min。两组患儿性别、孕周及窒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均给予维持血压、血糖、心率的稳定,进行供给热量和控制感染、惊厥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采取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患儿每2小时进行一次非营养性吸吮,分别在每次喂奶前后,让患儿吸吮橡皮奶头5 min左右。而联合治疗组患儿先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根据患儿的吸吮反射以及吞咽功能是否协调的情况来确定是否开奶,若患儿能吞咽,则可以先经口或鼻饲喂一定量的葡萄糖水[5]。随后观察2 h,若患儿未出现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则可以同时予以微量喂养。微量喂养的方式则根据患儿的吸吮力大小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微量喂养。①棉签蘸奶喂养:用无菌棉签蘸奶后放入患儿口中,经过轻轻抖动以刺激患儿的吮吸反射,这种方式不仅不易呛奶而且可以锻炼患儿的吸吮能力;②输液泵泵奶或者直接给予管饲:经鼻胃管以输液泵间歇或持续输注法输注母乳或者相应的配方乳[5~20 mL/(kg·d)]或者采用经口插入胃管,胃管外端与输液器相连,再与经过消毒的奶瓶相接,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胃管位置的正确以及胃管的通畅性,还要保证奶瓶距离婴儿有1 m远。采取输液泵的方式要加强循环观察,观察患儿胃残余情况,并每2小时换1次奶液,每12小时换1次输液器。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1.3.1 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 于患儿接受治疗前测量体质量,治疗开始后每日对患儿的体质量进行测量,计算患儿体质量达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同时统计患儿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全量肠内营养为停止肠外静脉营养后,给奶量可达到150~180 mL/(kg·d)。

1.3.2 化验指标改善 于患儿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7 d后抽取股静脉血进行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检查,检查仪器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情况。

1.3.3 喂养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至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时所发生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包括呕吐、胃潴留、消化道出血或者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的比较 联合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s,d)

表1 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s,d)

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

组别 例数 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 全量肠内营养时间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4512.1±1.711.6±1.0联合治疗组 459.7±1.59.9±0.9 t 0.0000.0007.0558.212 P

2.2 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情况的比较(±s,μmol/L)

表2 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情况的比较(±s,μmol/L)

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

t P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 45140.5±0.8121±526.1580.00033.1±0.938.6组别 例数 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前 治疗后7 d t P白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7 d±1.150.580.000联合治疗组 45140.8±1.098±627.5340.00033.1±0.841.2±0.747.0280.000 t 0.0670.0000.7060.0001.84920.0480.37813.942 P

2.3 两组患儿喂养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两组喂养相关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P=0.535),见表3。

表3 两组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喂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会使新生儿胃肠呈现低灌注状态,导致胃肠黏膜缺氧,从而使肠壁细胞组织损伤以及代谢障碍,反映在肠功能改变上则是会造成肠蠕动降低、细菌繁殖、肠淤滞以及肠通透性发生变化[6]。新生儿会表现出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现象。窒息后若立即给予新生儿足量喂养是非常不合适的,无论是母乳还是人工喂养,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紊乱。但是若长期禁食,又会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双糖酶活力下降以及细菌感染机会增加等,对于新生儿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早期微量喂养虽然使新生儿早期开奶,但是开奶量非常少,这些奶量的作用并不是为了供给热量,而是作为一种生物刺激对胃肠道进行刺激,改变调节胃肠动力的神经以达到促进胃肠动力的目的,另外它也会促进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减少胃肠转运的细菌繁殖[7]。使用输液泵泵奶,由于控制妥当可以使奶液均匀流入胃中,也可减少胃食管反流以及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8]。而非营养性吮吸则可刺激口腔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胃容受性扩张,从而导致胃排空率的加快。另外,非营养性吸吮还能使患儿处于一个较为良好的行为状态,如活动减少、安静等,这直接导致能量利用的减少,从而为患儿增加能量储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生儿体质量恢复加快[9]。这两种方法都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新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都有相应的报道,而本研究是建立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用以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基础上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更短,而且经过1周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及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均得到改善,而联合治疗组改善较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更为显著,说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促进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改变患儿全身状况。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微量喂养不仅不会增加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肠道损害,还能减轻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尽快恢复患儿出生体质量及全量肠内营养,对于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也有重要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儿发生黄疸的机会。

综上所述,虽然早期微量喂养的营养作用有限,但是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促进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改变患儿全身状况,最终达到改善患儿营养状况的目的。而且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1]关健强,陈春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459-460.

[2]罗永亮,王敏,张慧群.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窒息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84-1285.

[3]敖余森,胡香梅,陈运彬,等.早期喂养降低窒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17-118.

[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7-339.

[5]刘树艳.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NEC发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636-637.

[6]Ng PC.Use of oral erythr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ysmotility in preterm infants[J].Neonatology,20009,95(2):97-104.

[7]Azhough R,Bayat A,Hashemzadeh S,et al.The combination of annular pancreas and duodenum inversum presenting with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pain,and feeding intolerance[J]Am J Gastroentero,2009,104(5):1328-1329.

[8]朱梅英.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关系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1):43-44.

[9]余章斌,韩树萍,陈玉林,等.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 Meta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6):346-350.

猜你喜欢

营养性全量微量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271家网货机构公布资金存管信息超八成全量业务上线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例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