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体”施教 识“体”而学
2015-10-10林小琴
林小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这里的“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音、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语文知识。其中“文体知识”作为语文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虽然课标与教材中找不到明确的“文体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策略,因“体”施教,识“体”而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感。
一、关注结构特点,建构文体图式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不同文体,呈现出不同的“文体图式”。例如,叙事性文章,其结构图式如同火车一样,按事情发展顺序从火车头开始逐节推进;说明性文章的结构犹如花瓣状,一个事物的各方面要点围绕着花瓣的中心点并列式排列;议论性文章,犹如包粽子一样,从一个节点(论点)抽出几条线,捆上一粒粒粽子(一个个小论点或论据),最后再打上一个结,总结观点,升华主旨。
关注文章结构特点,建构丰富的“文体图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体感,从而提升布局谋篇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课文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图式”,领悟其写法上的特点。林莘老师在教学时先指名逐段轮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相机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最后总结出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林老师不是把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语言实践中适时适度地渗透文体知识,化抽象理解为形象感知。学生在感知文章脉络后,对议论文的结构也有了清晰的印象,由此学会了把握“观点、事例、结论”三个要素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以真情实感为核心,以剖析心愿为内容,以抒情和议论为表现形式是书信体文章的主要特点。天津的甘泉老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将书信的格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示文章的“文体图式”,让学生了解书信体文章的基本构成。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第一次接触书信,书信体文章有什么特点呢?
生:书信有称呼、问候语、还有落款和写信时间。
师:请看大屏幕,看看书信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课件出示文章结构图)
生:有六个部分内容,分别是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叫雷利,他的父亲在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壮烈牺牲了,因此,他为自己署名——
生: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师:书信一般没有题目,而这篇文章作者附加一个题目《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为了表达雷利真切的呼声。
甘泉老师从书信体文章的结构特点入手,让学生在学文前就直观感受书信体文章的特点,为学生整体把握书信内容奠定基础。
议论文和书信都有相对独立的“文体图式”,散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也一样,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不同体裁的文章会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张张个性鲜明的“文体图式”,当学生有了强烈的文体意识和文体感觉,他们在阅读时便能自觉地对号入座,针对不同文体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时效性。
二、聚焦文体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洁;散文语言或优美隽永,或清新明快,或质朴凝重……不同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不同文体语言特点也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字背后的情味,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感。
说明文是日常生活中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文体,教学时如果偏向于传播科学道理而忽视文本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就很容易将其上成常识课或科学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说明方法,运用比较等方法品词析句,感受说明性语言的精确性,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第四自然段时,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师:同学们,蝙蝠的夜间飞行本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做了一次精彩的试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这是第一次试验,在蒙上蝙蝠的眼睛之前科学家们做了哪些必要的准备?
生:“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还系着许多铃铛。”
师:这句话中哪些字眼特别引起你的注意?
生:“横七竖八”“许多”“许多”。
师:现在老师把这三个词语删掉,你们再读一读。你们觉得这三个词能不能删,为什么?
生:不能删,删去关键词就不知道有几根绳子、几个铃铛,试验就缺乏说服力了。
师:是的,科学试验需要严谨的态度。我们读书也一样,关键的字眼一个也不能轻易放过。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师:蝙蝠的眼睛被蒙上之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同学来读!
生:“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师:确实让人惊叹!这蝙蝠飞行的本领就是绝!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采用了“删词比较法”,引导学生从“横七竖八”“许多”这些简单的词语中体会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可见,教学时要加强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品味,领悟不同文体的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注重情感体验,渗透文体知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知识的传授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获取文体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渗透和内化。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在语文实践中渗透文体知识,在情感体验中内化文体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时,我创设情境:李白伫立江边,望着远去的帆影,他会想起什么呢?离别前,这对友人在一起度过了哪些美好的时光呢?“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他们曾经一同 。多么美好的时光!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不能在一起 ;不能在一起 ;不能在一起 。”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到古诗寄情于景的表达特点。最后,教师归纳学习古诗的基本策略,即抓住意象、想象意境、体会情感,并让学生运用这一学习策略自学本课的另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取得了举一反三的阅读功效。
散文也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的文体。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是一篇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呢?何捷老师教学这篇课文时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找出文中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反复品读、反复揣摩、反复吟诵。学生在充分朗读中逐步发现文中叠词所展现出的语言节奏之美,发现作者将抽象的时间人格化所呈现出的语言形象之美。当学生对时光流逝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何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进行练笔。这样的教学,达到了内容与形式、情感体验与语用实践的和谐统一。
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文体的课文,其结构、语言、情感的表达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有所不同。课标提出的“淡化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相反,我们要通过各种语用实践,从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渗透必要的文体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仁增.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文体意识[J].福建教育,2013,(9):32-36.
[2]陈秀凤.彰显文体特点,培养语用能力[J].福建教育,2014(10):37-38.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