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益春教授治疗月经后期经验
2015-10-10肖昭玉赵泉霖��
肖昭玉 赵泉霖��
【摘要】历代医家常从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或从活血化瘀、通脉行气等不同方面对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治则进行阐述,各具特点和独到之处。本文主要介绍程益春教授以补血理气法治疗月经后期经验。
【关键词】月经后期;中医治疗;补血理气;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19-02
程益春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多年来不仅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妇科疾病及内科杂病等方面亦有独到见解,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以补血理气法治疗月经后期,疗效显著,对此病的研究有着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
1中医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推后7d以上,甚至3至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本病在既往又被称为“月经错后”、“经水后期”、“经迟”等,相当于西医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向闭经转化[1]。中医对月经后期的阐述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之“至期不来”。后来亦有称“经行后期”、“月经落后”、“经迟”等[2]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元代《丹溪心法·妇人》及明代《医方考·妇人门》中都各自提出月经后期的发生原因。明代时薛己、张景岳等提出肝脾血少、气血虚弱、脾胃虚损、津液运化失调以致痰湿壅滞、以及水液亏虚精血少、燥涩而然等月经后期的发病机理。
2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类病症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对其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宋代的《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引用王子亨的观点“经者常侯也,谓侯其一身之阴阳衍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期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正,皆阴阳盛衰所致”,认为阴盛而血寒是月经后期的重要原因。元代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妇人》中提到的“血热、痰多、血虚”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月经后期发生。《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后期而至者,本属血虚,然亦有血热而燥瘀者;不得不为清补;有血逆而留滞者,不得不为疏利”[3]。
现代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后期的发生与肾亏血虚密切相关,尤其与称之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如傅春华[4]认为肾气亏虚,精血匮乏,致冲任血海及卵子失养,经血乏源,或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胞脉,则卵子发育受阻,经血阻隔,均可导致月经愆期甚至停闭。杨家林[5]认为如果“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生殖轴”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月经就会正常,如果“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中的某一环节异常都会导致月经不调。肾为天葵之源,冲任之本是月经产生的基础。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不足,是月经后期、量少的主要病机。而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或者不能按时满溢而致月经后期。
程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月经后期以虚为主,虚实夹杂。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此外,月经后期也和个人体质、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有关,虚实夹杂者最为常见。程老在前人补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补肝血调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载气。气病或血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影响到另一方面的生理功能而发生病变,出现气血同病,如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虚证及气血两虚证等。而现在临床常见是气滞血虚证,尤其以肝的气滞血虚最多,故使用补血理气之法,补肝血调肝气。《女科经论》云:“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以开郁行气为主,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馥塘医话》曰:“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偏隘,故肝病尤多。”古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首先,肝主疏泄促进血液运行及调畅情致活动。同时现代女性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因压力过大导致情致不遂,郁怒而伤肝,气机不调,同时血液失去气的推动而运行循环不畅,气不宣达,血为气滞,久则气血隔绝于上而不能充养冲任,冲任二脉气血虚少,则胞宫不能按时充溢,或尔气滞血瘀,壅塞冲任,冲任不畅而发为月经后期。其次,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淤血内停,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月经后期甚至闭经。
3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女,30岁,于2014年1月8日就诊。自述自月经初潮至今月经周期延后一周以上,甚者2至3月一行,色淡,偶见血块。月经期面部出现红色丘疹,无痒痛感,平素急躁易怒,纳可,眠差多梦,大便干难下,小便可,脉弦涩。诊断为:月经后期(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祛瘀。故用调经方:柴胡12g,香附15g,当归20g,川芎10g,生地黄15g,白芍10g,红花10g,益母草15g,莪术10g,三七 3g,党参15g,元胡10g,酒大黄6g,甘草9g 。二诊:患者服用汤药半月后,月经来潮,量少色可,未见血块。面部红色丘疹明显减少,情绪平稳,眠差多梦减轻,二便调,脉涩。程老考虑患者血虚气滞日久,血瘀及热像明显减轻,调整方药如下:柴胡12g,香附15g,当归20g,熟地黄20g,生地黄15g,白芍10g,茯苓12g,首乌藤15g,益母草15g,党参15g,甘草9g。患者服药一月后,月经如常人,精神状态良好,面部红润丘疹消退,眠可,二便调。
按语:原方中用香附辛香,主入肝经,行气解郁。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淸阳,使气行而血行为君药;川芎、红花活血祛瘀,莪术破血行滞;党参、益母草补气养阴,清热活血以防温燥太过伤阴耗气;白芍、当归和生地黄补肝血,养肝阴;三七、元胡活血行气止痛;酒大黄活血祛瘀清热凉血通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同时清热补气养阴。气血并调,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养活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本方标本兼治,阴阳并调,契合病机,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张仲景(汉).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张景岳(明).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周昕,傅春华. 傅春华治疗月经后期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3):225-226.
[5]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