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15-10-10彭翔
【摘 要】随着WTO体系的日益完善、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类对于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逐渐重视,传统的贸易壁垒正渐渐走下舞台,其作用日益降低,而各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正在快速的产生和扩大。新型的贸易壁垒和传统的贸易壁垒相比,具有更好的合理性、灵活性和隐蔽性。本文通过对新型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其合理内涵出发,分析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型贸易壁垒;中国经济;影响;策略
一、新型非关税壁垒的涵义
新型非关税壁垒是针对于传统非关税壁垒而言,新型非关税壁垒虽然经常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生态环境平衡为理由,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它又通过技术水、环境保护和保护劳工和动物等方式间接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又取消了数量限制和歧视性原则,倡导人类因当为社会和环境及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而迎合了公众的心理,所以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新型非关税壁垒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变化发展的,它对于经济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具体说来,虽然它在短期效益下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少许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新型非关税壁垒在提升经济发展力和促进经济科学技术的革新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新型非关税壁垒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1)降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出口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拉动着我国的整体经济,在我国对于外贸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同时,我国出口贸易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国外壁壘措施,而我国的出口的产品的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低成本,并非是高端的技术性产品。出口贸易的降低所带来的后果必然就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遍体鳞伤。
(2)短期内使我国失业率增加
新型非关税壁垒给我国企业所带来的是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对于技术水平高的企业来说一个好消息,因为市场上的需求符合企业的生产范围;但相对于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来说,新型非关税壁垒只会加速企业的老化和淘汰,市场需要的并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是具有自己的创新力,有技术有水平的企业,而这些技术水平低的企业面临着淘汰倒闭的风险,同时对我国国内居民的就业产生一定的不利效果。
2.新型非关税壁垒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开放水平和完善市场体系
从抵制新型非贸易壁垒到接受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只有着力在提升自身科学技术的水平上,新型贸易壁垒所带给中国的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市场和革新的机会,对于提高生产技术则必须依赖于开放的市场体系甚至于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交流,这样就直接促使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2)有利于促进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产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其对自由贸易产生了限制,但这也变相的让国内企业不得不去改善自己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此来刺激出口量,这或许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福音。
(3)有利于刺激国内企业的创新力,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力
新型非关税壁垒在短期内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困难、阻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阻力正是前进的动力,难道国内企业会因为国外过高的标准而放弃出口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创新才能跨越国外给我国经济,出口带来的压力。而创新的同时,给国内市场消费又将带来一波浪潮,这对于刺激国内经济发展也是有益的。
(4)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实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会被投放到新兴产业上去以适应非关税壁垒的要求,这样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对于那些落后产能的投资会越来越少,这样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而一些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也会将资本收回去投资其他技术水平达到要求的行业,从而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三、正确应对新型非关税壁垒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1. 明确对外贸易的主体在于劳动者
我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国家,虽然近年来出现了“用工荒”,但是我国劳动力对外输出仍十分严重。而且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到国外极容易对国外的市场造成冲击,损害他国国内企业的利益,从而容易引起贸易壁垒的阻碍。所以我国应当在尊重劳动者主体性的基础上,注重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
2. 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主动走出去
由于各国对于产品质量的定义和标准迥异,因此我国企业立足于提高本企业产品竞争力之余,也应积极地去开拓新的市场,避免市场定位集中化,这样做也可以缓冲遭受壁垒的风险。 同时在加大产品出口力度之前,应加强对产品输入国的了解,真正避免遭受到因企业的标准不达标而陷入尴尬局面的风险。
中国在面对国外对我国实施壁垒的时候,应当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出发,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大国,其经济矛盾具有明显的国度特殊性。中国现实的经济矛盾, 从一般意义上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承认中国经济矛盾的一般性, 并不等于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其特殊规律。我们应找到中国经济矛盾的特殊性。同时我们更要认识经济矛盾的内在联系,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经济矛盾。
作者简介:
彭翔(1991-),男,籍贯:湖南岳阳,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院2013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学位:经济学,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