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64例中的应用

2015-10-09谢有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社区

谢有彩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差别都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血压更低、生活质量更好。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社区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148-02

Abstract:

Keywords:

高血压是以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根治很难,患者需长时间维持治疗。该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受生活水平的改善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年身上也可见此病。随着医疗体制的日益完善,社区卫生事业也取得一定的进展,许多慢性疾病的控制也被纳入了社区的日常工作中。现将笔者对64例高血压患者的行护理干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社区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血压水平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②神志清,智商正常,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对护理干预可以配合;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128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4例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669±855)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631±105)年;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20例,高中14例,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10例;病情分级:Ⅰ级25例,Ⅱ级26例,Ⅲ级13例。对照组64例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657±841)岁;病程6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634±112)年;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22例,高中13例,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9例;病情分级:Ⅰ级24例,Ⅱ级26例,Ⅲ级14例。两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时监测血压、回答患者疑惑问题等。研究组除施以与对照组的相同的护理外,并行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通过座谈会和健康咨询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治疗、药物使用等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白不利于病情控制的因素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血压控制不理想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时还教会其血压自我检测的方法和教会其家属血压的测量方法。②心理干预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主要通过培养兴趣、暗示等方法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防止情绪突变对患者血压形成影响。⑶行为干预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嘱其遵医嘱严格按时间、按剂量、按次数并长期服用药物,指导患者行个体化饮食,保证患者每日摄取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控制盐、脂肪及烟酒的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注意钙、钾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根据其体质、病情、喜好制定合适其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气功、太极、骑自行车等。④随访干预 每月对患者进行2次的家庭随访,了解患者的服药及饮食情况、心理状态、运动情况,对血压进行测量和记录,根据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1.3疗效评估内容及标准

1.31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血压的正常范围、血压不稳定时对机体的影响、血压升高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以及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等。该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越好。

1.32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戒烟戒酒、是否坚持低盐及低脂饮食、运动情况、药物的服用情况等。该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33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观察,包括躯体生理功能、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等8个维度,得分范围0~100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差异都不明显,治疗后以研究组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血压更低、生活质量更好,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显著增加,并升至首位。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原因较多,且该类患者的病情发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治疗效果也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使患者较好的享受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常在社区、家中接受治疗。部分患者离开了医院及医生监督的情况下,受懒惰心理、不良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多数患者出现漏服药物的现象,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事件发生率也不断上升。社区护理除能在院外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之外,还可深入家庭,监测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日常护理得到有效的指导。而护理干预则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指导、护理方案。

透过本次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有以下:①增加了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健康知识的宣教及健康讲座的建立使患者较准确的掌握了高血压的有关知识。本组内行健康教育的研究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行常规护理组。②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血压的控制效果 护理干预的实施使患者较好的掌握病情的防治、治疗、危害等知识,同时通过上门访视使患者更加自觉的配合治疗,从而血压控制理想,研究组血压的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优于常规护理组。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的实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故而其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行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韦微光,黄慧嫦.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32-33.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3] 曾彩云,裴宇慧,石建新.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92-1493.

[4] 王红梅.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299-300.

[5] 谭晓红.社区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5):23-24.

[6] 陈雪容,潘永芳.社区高血压65例服药依从性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34.

[7] 汪建英,王一平,李润.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60-761.

(收稿日期:20150519)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高血压社区
全国高血压日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