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房地产里面植入一个健康的种子

2015-10-08张夏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冯仑业主医疗

张夏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医疗健康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行业前景和市场规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申银万国证券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经或正在转型的41家房地产企业中选择医疗健康产业方面发展的企业达到13家,这其中包括万科、恒大、万通、绿城、绿景控股等。可是现实却是房地产进军医疗地产的野心虽然很大,但是实现路径艰难。从地产到医疗,是两个不同行业的跨界,后者的医疗资源、专家储备和专业技术水平等都是房地产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聚集和实现的,医疗与地产合作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日前,万通地产创始人冯仑先生和德恒医疗创始人杜明伦先生在接受相关人士的提问时,一起就互联网对各自行业的影响、医疗与地产合作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互联网对所有行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Q 1 :互联网+从今年两会开始,热度一直不减,它就像是一股强劲的龙卷风,把各个行业都席卷进它的世界里,房地产和医疗行业也不例外,二位觉得互联网给你们所在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冯仑:互联网对房地产现在的影响其实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在通路上,从产品的提供到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受互联网的影响最大,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Airbnb,谁家有多余的房子可以放在网上对外出租,有需求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租住的房屋。国内也有很多受互联网影响而做出转型或改变服务模式的企业,如途家、房多多、链家、搜房等。所有这些都是在通路上把原来的房地产中介取消了,甚至是改变了一部分酒店的生态环境。

二是智能家居。不同于以往的个人零散式购买,现在互联网企业把智能家居一站式的整合在一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发展,将会取代传统的家装行业。

三是社区。保安、维修,都是物业的一个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热了一批外卖、上门按摩、洗衣、叫车、维修等APP应用,这些服务把传统物业的功能取代了,或者本质上来说是社区的O2O电商把传统的物业取代了。

四是开发模式。过去我们开发房子,是建成之后把它卖掉,我们事先并不知道买走房子的人是谁。但是现在互联网推动了一种C2P的开发模式, “拿地为王”将不再是房企核心竞争模式——在互联网上先集合一批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再去买地,用定制的方法来开发,俗称定制模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房价,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所以现在互联网对房地产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我们必须做出一些回应和转型的努力。

杜明伦:互联网其实对所有行业都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是在医疗行业会有一些不同——跟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的本质是人对人的高专业技术型的服务模式,在互联网加速其他行业的服务链条时,医疗行业加速的是大数据的整合,包括个人的社会背景资料、身体的生理数据、医疗历史记录等,医生和医疗机构可以迅速的结合数据基础和病理特征对患者做出一个高效专业的判断,互联网使医疗行业的服务变得更加标准化、高效化。

但在身体记忆与头脑记忆的两组数据我们都要兼顾到,比如说某个人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单凭他自己的表述来对病情做出基本的判断,因为通常患者的表述都是局部表象化的,是一个单平面的,并不准确。可是当我们有他常年的身体情况、过往的治疗记录、平常的工作生活习惯等数据的话,就可以描绘出他的个体健康图表、评判他易患疾病范围和风险,并给出一些相应的保持健康的建议,这对于传统医疗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大数据的收集就需要私人医生长期定量的积累各种数据。

第二是医疗服务的领域形成板块式的拆分和细化,以前附属的医疗板块,被拆分成细化的服务,比如药品宅急送、术后的出院护理服务等,医疗的垂直链条被打破,那些医疗专业属性并不是那么强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小系统,这也是互联网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影响。

另外,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促进了远程在线医疗的成熟和完善,缩短了地域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现在,我、冯仑和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先生正在温州立体城设计一种新型的医疗地产模式——立体城内的业主可以足不出户、足不出楼、足不出区,一个入户的德恒远程医疗定制视频端口可以享受到北京,乃至德恒在全球整合的国际医疗资源,为业主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有效、快速的服务。当然除了远程在线医疗,我们将投入更多的其他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来切实保证业主们“足不出户、足不出楼、足不出区”就能解决身体的健康问题。

医疗与地产的渗透式合作模式

Q 2 :温州立体城项目是二位在医疗与地产合作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吗?

杜明伦:是的,这次尝试是一次医疗向地产的渗透式的探索,让医疗服务更多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这跟以往的一个楼盘+一个社区医院的简单的建筑模式不同。医疗地产的运作本质应该是打造一个健康城,让业主们都能够健康无疾地生活,为他们的健康做增值服务,而不是作为一个噱头仅为房子的增值而服务。

冯仑:地产与医疗的结合确实并不简单,以往的做法可能更多地是房地产企业做主导,引进一些医院的入驻或建立专科医院等形式,相对比较传统保守一些,我们最主要的是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的不动产服务。其实倒过来,医疗进入到我们所有的不动产的业态当中,也增加了我们的附加值。

Q 3:地产与医疗,一个是商业化运作、追逐利益,一个是健康事业,兼顾社会公益属性和人本健康责任,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平衡?之前所说的渗透式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模式?

万通地产创始人冯仑(左)和德恒医疗创始人杜明伦(右)

冯仑:地产和医疗的合作需要形成价值观上的契合,我们的最终目的首先是一致的,要以人们的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幸福指数的提高为合作的基础,然后再去考虑合作模式的问题。不可排除的是有些模式的探索可能会增加我们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或挤占掉一部分的利润空间,但是从长远上来讲,一座健康城的建设属于长远性的投资,是具有战略性投资意义的,而这对于房地产企业和个人或业主投资者而言同样适用。

杜明伦:从根本上来讲,医疗不完全是一个营利性机构,在国外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基本都有基金或保险公司在做资本层面的支持,目前国内的商业保险逐渐成熟,对于未来的一些模式的探讨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原则上不会增加或尽量不增加业主的负担。

其次,说到“渗透”的模式,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探索,除了远程在线医疗的入户外,还根据人体需要的健康数据,从饮用水质、呼吸的空气和防辐射等生活细节对房屋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操作——比如引进航天水处理系统,保证小区内生活用水的健康;室内空气采用远程传感自动过滤系统,让业主能看到并感觉到呼吸的质量接近国际度假区的空气质量;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辐射问题,德恒医疗将从小区建设时直接采纳德国辐射耦合生物能量技术方案对小区楼宇进行防辐射处理等等;对于大家都离不开的WIFI,我们将使用航天大WIFI技术,直接覆盖全部小区,安全级别达到行业专业级水准,避免各家各户的无线网络叠加覆盖问题。这些细节的渗透将使业主在入住伊始就开始享受健康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在小区内建设自己的医疗服务中心,小区业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私人医生和专业健康顾问的服务。我们还将连通北京和国际先进的医疗资源,为业主们打通医疗就诊的绿色通道,定制个性化的高效医疗方案,而不仅仅是在生病时使用远程医疗进行远程会诊。

我们会根据业主的家族史、现病史、治疗史,透彻解读各种生化指标,再详析面对面诊疗,从中、西医角度,审证求因,分析疾病发生、发展、恶化、康复、预后的逻辑关系,为业主们制定适合的医疗康复方案,包括:医药、食+睡+身+心+性+息六方面,在最好的环境里,管理执行跟踪好每位业主的个性化健康方案。

如果说房地产企业是把一块块的砖建成了房子,而我们的“渗透”则是将房子变成了一个健康的家。我们现在所做的是要在地产里面植入一个健康的种子,不是左手医疗、右手地产的并列式排放,而是两手交叉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成为真正有实际价值的服务。

猜你喜欢

冯仑业主医疗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职业“房闹”背后的“产业链”
欠了钱怎么办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开发商可以将小区的停车位高价卖掉吗
物业出租小区广场牟利,业主能否要求折抵物管费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冯仑的江湖从不寂寞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