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

2015-10-08张巍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皮质输卵管月经

张巍

《黄帝内经》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治未病用于生育方面的并不太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对优生优育的重视,治未病用于生殖领域日渐凸显其重要性。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各项婚前检查、孕前检查目前都比较完善,遗传病、传染病明显减少。但随着一部分人生活不规律,各方面压力增大,不注意养生,造成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者日益增多。故在准备生育之前,宜用中医中药调理,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足、阴平阳秘,建立适应孕育宝宝的环境。

一、种子先调经

要注意月经周期是否正常,是否有经期提前错后、经量过多过少等现象。

1.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与血热气虚有关,血热迫血妄行,气虚冲任不固。治疗以清热、益气固冲任为主。清热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品,以防克伐生气,益气固冲任不宜过于腻补,若有瘀者,适当活血,不宜破血。

2.月经后期的机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以至血海不能按时充盈,治法以温经养血行气为主,慎用苦寒及破血的药物。

3.月经不定期主要与肝郁肾虚有关,肝郁应疏肝健脾养血调经,肾虚以补肾气调冲任为主。

4.月经过多是气虚、血热造成,气虚者宜固气摄血,血热者宜清热调经。

5.月经过少多由血虚、血瘀、痰湿所致,血虚者补血为主,佐以益气扶脾。血瘀者宜活血行瘀。痰湿者宜化痰行滞,佐以活血。

任何月经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女子受孕。故《女科要旨·卷一》曰:“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万氏妇人科·卷一》曰:“女人无子,多因经侯不调,药饵之辅,尤不可缓,若不调其经侯,两与之合,徒用力于无用之地。”《济阴纲目》曰:“求子之法,莫先调经。每见妇人之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将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气血乖争,不能成孕矣。”所以,孕前一定先调理月经,使肝气条达,脾气健旺,肾精充足,任通充盛,气血条畅,方宜受孕。

二、调理机体,使阴平阳秘

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七情太过,则损伤脏腑,逆乱气血。体质过度虚弱会影响经血旺盛充盈,不良的信息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功能,引起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影响卵巢功能。体内内分泌紊乱,会使神经介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代谢紊乱,促性腺激素等内分泌异常使排卵受到抑制,卵泡成熟障碍,甚或闭经,还可以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而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如此循环会加重肝气不舒,冲任不固,气血不畅,胎孕难成。故准备妊娠之前应力保机体脏腑化生调达,气血充足。另外,还要注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性厌食的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多因情志不畅,压力过大、工作挫折、家庭环境有异常等因素导致肝气不舒,烦闷易怒,抑郁紧张;或忧心不孕,焦虑不安,夜寐欠佳。目前心因性不孕在逐年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还有部分年轻女性为减肥瘦身刻意节食,导致体重下降,以致机体营养不良,脂肪量不足。殊不知脂肪是促进女性能源和性征的物质基础,具有促进女性生长发育和成熟,维持月经和生育能力的重要作用,只有脂肪达到体重的22%以上时,女子才能维持月经,才能排卵受孕,生育哺乳,否则可造成月经不调或闭经、不孕。

治疗上要心理、精神、药物同时应用。一方面在心理上根据不同的诱因进行分析疏导,让患者明白疾病的病因、危害和预后,建立治疗的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在精神上给以慰籍,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改善环境和人际关系,规范生活起居,修身养德,积极向上。更需要在药物上以调理心、肝、脾、肾为主。其心脾两虚为主者以归脾汤加减;肝气郁结为主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肾虚为主者以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方可达到良好疗效。

三、及时治疗生殖系统炎症,预防变故

生殖系统炎症是妇女的常见病。有调查资料显示,生殖道感染累计发生率为46.5%,一种感染发生率为82.5%。两种感染发生率为15.9%,三种和三种以上感染率为1.6%。

各种炎症治疗不及时、不彻底都有并发不孕的可能,但最常见的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盆腔炎性病变。它常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治疗上常迁延难愈,形成慢性炎症,影响女性生殖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导致不孕不育。病变部位多在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据《中华妇产科学》资料表明,一次盆腔炎发作不孕危险为19.5%,2次发作为40%,3次发作为60%~75%;轻度的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不孕率为0.6%,中度为6.2%,重度为21.4%。

盆腔炎性病变时,感染的炎症通过宫颈淋巴扩散,导致输卵管肿胀增粗,管壁增厚变硬,常与周围组织粘连;通过子宫黏膜扩散致输卵管黏膜水肿粘连、闭锁形成积水或积脓。子宫内膜炎症充血水肿,又可影响内膜功能;炎症导致过多的炎性分泌物则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穿透力,均可造成不孕不育。尤其是输卵管的病变会影响输卵管的拾卵、运输功能,使子宫内膜窗口期整合素表达下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导致妊娠率下降,胚胎死亡率升高的严重后果。并常可累及卵巢并发生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影响卵泡的生成、排出以及精卵结合。若炎症蔓延至子宫骶骨韧带,使组织增生、变硬,日久形成所谓的冰冻骨盆,影响受孕。

治疗上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急性者针对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病情严重时以静脉滴注为主,并要求达到足量,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两周以巩固疗效。但须注意毒性反应。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清热解毒为主,热退后消癥散结化湿。慢性者,常反复发作。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如抗生素、中药汤剂、中成药、物理疗法、封闭、手术等。根据症状辨证施治,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尤其是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治疗炎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输卵管通畅的治疗,卵泡生长、排出的治疗,以及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治疗,预防不孕不育的发生,为怀孕做好前期准备。

四、治疗与生殖有关的疾病

要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除妇科相关疾病及时治疗外,其他与性腺有关的疾病也要注意。

1.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与性腺关系密切,多认为甲状腺素有刺激卵泡成熟作用,可间接影响肾上腺和性腺。

(1)甲状腺机能亢进。血清T3、T4增高,促性腺激素由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增加而增多,血清睾酮升高和固醇代谢率下降,睾酮转成雄烯二酮增加,后者在性腺外转化成雌二醇和雌酮,血中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2~3倍,但缺乏峰值不能排卵。轻型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减少,重型患者月经异常,甚至闭经。曾有资料显示474例甲亢病人,无排卵者占15%~58%,流产者占26%,早产者占26%。

(2)甲状腺机能减退。成年型除手术切除和放疗破坏腺体外,多数起病隐潜,发展缓慢,有时长达十余年后才有典型症状。在病情的早期由于血清T3、T4减少,反馈抑制减弱,使促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水平升高,前者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后者使泌乳素分泌增加,导致月经过多和无排卵。随着病情加重则垂体的卵泡刺激素分泌减少。卵巢开始萎缩,子宫内膜萎缩,甚至闭经,对妇女生育有很大的影响。治疗有药物、手术、放疗,可同时配合中医中药,以恢复甲状腺功能帮助生育为目的,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

2.肾上腺皮质疾病

肾上腺皮质疾病分为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两大类。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和亢进均可引起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加之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在胚胎发生上起源于同一部位,两者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肾上腺皮质机能失调常可影响卵巢功能致月经异常和不孕。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临床可见一为皮质醇增多症,过度的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促使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并抑制促性腺激素对卵巢的刺激作用,导致女性男性化和无排卵。二为肾上腺性征综合症,致先天酶缺乏和肾上腺网状带肿瘤或增生引起雄激素过多分泌。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临床可见醛固酮和皮质醇分泌不足,可致卵巢早衰。治疗上采取药物调理和替代,必要时手术和放疗。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合理用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有糖尿病和垂体疾病都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而致不孕不育。

总之,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不管是生殖器官本身疾患,还是机体的其他因素,临床上都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根源所在,积极治疗,防患于未然。中医中药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在治未病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不孕不育,大多数医家认为应以肾虚、气血虚弱、肝郁、痰湿、血瘀为主,治疗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疏肝解郁、利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力求审证求因,分清主次,调理阴阳、和调脏腑、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达到预期目的。

猜你喜欢

皮质输卵管月经
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皮质褶皱
迎秋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暗香浮动
佳节
女性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宫外孕
输卵管积水该怎么治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300例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