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材活用·南唐后主

2015-10-07杜俊杰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流水落花愁思后主

杜俊杰

【“溯”材展示】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璟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嗣立于金陵。开宝四年,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太平兴国三年,卒于汴京。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方向】

1.不以成败论英雄。李煜沦为阶下之囚,对故国甚是思念。流水落花的哀叹从心底发出,写尽千载人世离愁!以一首《虞美人》名冠词坛。亡国之君用另一种方式绽放精彩。

2. 赤子之情。王国维言,后主阅世之浅,正是其为词人之得。后主不谙人情世故、政坛风云,故能写尽故国哀思,人世沧桑。处世虽“浅”,而人情不薄,更见其真诚。

3. 心动不如行动,李煜“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但他并无行动,并没有想法解决“国蹙”,最终亡国也是应有之义。

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煜善“为高谈”却“不恤政事”,终于国破人俘。可见,高谈阔论与国无益,实干才能兴国安邦。

5. 穷而后工。李煜之“穷”在于“俘至京师”,李煜之“工”在于《虞美人》。正是其经历穷厄,才促其成为千与词帝。

【适用话题】

成与败 空谈与实干 穷而后工 心动不如行动

【写作片断】

成与败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作为皇帝,李煜是一个失败者,但作为词人,他是成功者。何须以成败论英雄。

身处飘摇乱世的李煜,一朝国破,半生沉沦!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失败的皇帝身上,繁华逝去,如被冰雪。行走在人生的低谷里,失了芳春,却仍可书写清秋。误入帝王之家,成就了美丽的巧合,经历灭国之悲成就了永恒的感动。后主在自己的世界里寂寞燃烧,保持着生命的温度,诉说着世态人情。

提笔,作一首新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执酒,填一首新词,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梦里,不知身是客,还似旧时上宛游,车如流水马如龙。那里才有属于他的生活,属于他的本心。他衣袂翩翩地走来,无限风情,无限温婉……将一纸词阙化作一江春水,汇入历史的长河。大宋江山早已不复存在,后主词章却千载不绝。

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君?“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不去问庙堂的良策锦囊,也不去管人间的荣辱得失,只愿在天地之间,闲看夕阳红染。云舒云卷的一代词宗,活出了另一种精彩。这样不朽的诗篇,何尝不是成功。

【亮点评说】

习作片段中心突出,观点鲜明。借李煜来思考人生,在辨证地看待成与败问题时,彰显了较好的语言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猜你喜欢

流水落花愁思后主
立秋
鹧鸪天·无题
所谓如意
古诗词二首
南唐后主李煜 文艺青年的错位人生
秋思
女为悦己容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调笑令·无题
李煜《虞美人》的重新审视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