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古拉斯·温顿

2015-10-07陈墨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尼古拉斯辛德勒犹太

陈墨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普世观。

除了一不小心活到了105岁,尼古拉斯·温顿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可在旁人看来,从纳粹手下救走669个孩子,这件事好像没那么容易被忽视。

二战爆发前,这个普通的英国人组织了8列火车,将669名犹太儿童从纳粹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送往英国,使得他们与集中营和死神擦身而过。近70年过去,这些“温顿儿童”及其子孙,约有6000人因温顿而得以存活于世。

1938年,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兴高采烈地挥舞着《慕尼黑协定》“把和平带回英国”的时候,温顿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比大多数人、特别是比那些政治家更清楚德国正在发生什么。”当时29岁的股票经纪人尼古拉斯·温顿受朋友之邀,于新年前夕临时取消去瑞士滑雪度假的计划,改道前往布拉格。

25万刚从德军占领的苏台德地区逃出来的难民挤在这座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城市里。很多犹太父母自知难逃厄运,想用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在捷克难民营所见的绝望和悲伤令同行的友人在帐篷里抽泣不止,温顿则立即学会了克制,不被情感吞噬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能做的事上。

温顿成立了专门负责救助儿童难民的办公室,从早到晚接待前来登记孩子信息的犹太家长们,而后马不停蹄地游说各国当局接收这些孩子。只有英国同意接收这些小难民,但要求温顿必须为每个犹太儿童在英国找到愿意收养他们的家庭后,政府才会同意颁发签证。

“这些犹太难民儿童是希特勒的眼中钉,我决定试着帮他们办理前往英国的通行证。我想,如果你所做的事本质上合理,就一定能办到。”温顿制作了一批印有孩子们信息的小卡片,假期结束回国后一个一个落实收养家庭,不仅办下了签证,还为每个孩子募集到了50英镑的旅费。

1939年3月14日,两名志愿者在捷克组织,温顿在英国接应,载着脖子上系着标明身份号码的犹太儿童的第一列火车悄悄从布拉格出发。次日,德军进入捷克首都,签证迟迟不到,温顿开始伪造入境文件,3月到8月,先后有8列火车载着669名犹太儿童逃出地狱。

第9列火车没能跑过德国的闪电战。1939年9月1日清晨4时40分,德军闪击入侵波兰,原定于当天出发的列车在边境被截下,直接改道去了索比堡集中营的毒气室。“那一天,250个家庭等候在利物浦大道上,结果等到的却只有失望。如果火车能够提前一天出发,结局将完全不同。”时隔多年提及此事,温顿依然为没能再快一点懊悔不已。

15000名捷克斯洛伐克儿童在二战中丧生,“温顿儿童”们基本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当身后的祖国变成人间地狱,这669个“勇敢的求生者”走下温顿列车,在异国他乡开始陌生的生活。

多年后,捷克总统赞扬温顿给了捷克的孩子们“最好的礼物”:获得生命和自由的机会。

2015年7月1日,被誉为“英国辛德勒”的尼古拉斯·温顿爵士在医院因呼吸系统衰竭溘然长逝,享年106岁。

他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这个不苟言笑的倔老头却把如潮水般涌来的赞誉归结为自己活得太久了,“(救人之举)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挺伟大,可我当时做的时候真没觉得怎么样。”他不喜欢被称为“英国辛德勒”,认为自己当时没遇到什么危险,在捷克避开盖世太保耳目的志愿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是其他人都已不在了。当人们为“温顿列车”曾经的壮举喝彩时,这位世纪老人却一字一句地说:“现在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只要存在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再也没有安全可言了……我认为我们没有吸取过去的教训,什么也没有学到。”

(转自《晚报文萃》)

猜你喜欢

尼古拉斯辛德勒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论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小说翻译审美再现——以A Walk to Remember为例
不仅有张好脸蛋尼古拉斯·霍尔特
尼古拉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