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级评价卡”促进儿童成长
2015-09-30钟晓云
钟晓云
摘 要:“星级评价卡”注重过程性和激励性评价,依照动态的评价标准,关注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评价内容。评价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内容,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能力提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课堂评价;星级评价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29-03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这决定了其评价方式必须是基于生活的、综合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有个性的。但是,目前许多教师依旧采取“等级制”评价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要注重“过程化、多样化、重视质性评价”方式的运用。为此,我们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内涵,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探索以“星级评价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星级评价卡”设计理念
“星级评价卡”旨在变革传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等级制”评价模式,突出道德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
1.评价标准——由静态转向动态
在“等级制”评价模式中,往往以“等级”形式对小学生的道德表现作出一次性评价,其评价标准是静态化的。而“星级评价卡”强调评价标准的动态化,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一次性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
例如,在完成“说说家乡的特产”(二年级上册)这一活动主题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张“星级评价卡”(见下图)
我的家乡有很多有名的特产,如“铁观音”“湖头米粉”,你还能试着说出几个吗?
(说出1个1颗☆;说出2个2颗☆;说出3个以上3颗☆)
本道题我获得:☆☆☆
在第一次评价中,根据课题表现,学生会分别得到一颗☆、二颗☆或三颗☆,但这并非终结性评价。在学生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家乡的特产后,教师会使用卡片组织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评价。如此,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评价功能——由甄别转向激励
“星级评价卡”改变当前“等级制”的甄别性评价,采用“以星换星,及时激励”的评价方式,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例如,教室张贴“品德智慧星”榜,对学生平时获得的☆进行累积,累计积满30颗☆的,在“品德智慧星”榜上的学生姓名后印一颗“品德智慧星”;累计获得5颗“品德智慧星”的学生,教师则颁发一枚“品德博士星”奖章,并给家长写贺信,引导家长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激励。
每学期,教师对学生获得“品德博士星”奖章数进行统计,获得5枚以上“品德博士星”奖章的学生获评“品德小博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此鼓励学生你追我赶,不断进步。
3.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等级制”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主要由教师对学生道德操行进行评价。“星级评价卡”则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引导家长、学生一起参与到评价中来,将品德课堂延伸至家庭生活。
例如,“星级评价卡”第一次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根据“星级评价卡”的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而第二次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学生。在实施“星级评价卡”的初期阶段,评价主体为教师,实施一定时间后,第二次“星级评价卡”的主体转为家长。到了二年级则主要由学生自评,并由学生邀请同伴、亲人参与评价。如此,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个性化,争取更多的家长参与支持,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品德智慧星”“品德博士星”“品德小博士”等奖项的评定与颁发,则由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共同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奋斗目标。
二、“星级评价卡”设计类型
立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我们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和特点,以及同一课时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了认知卡和体验卡两种评价卡。
1.认知卡
认知卡主要针对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状况进行评价。认知卡设计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与科学性。我们设计了三种形式的认知卡:
一是文字式认知卡。即以文字形式呈现评价内容,具有表述清楚、针对性强等特点。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看看我们的学校”这一活动主题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文字式认知卡:
我们的学校好玩的地方很多,如: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地下室的乒乓球馆、图书馆……你还能说出学校的其他地方吗?(说出1个1颗☆,2个2颗☆,3个以上3颗☆)
本道题我获得:☆☆☆
二是表格式认知卡。即以表格形式呈现评价内容,具有内容涵盖量大、条目清楚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后,教师设计了“我爱红领巾”表格式认知卡(见下表):
家人评
邀请家人一起评一评。(好3颗☆;较好2颗☆;需努力☆)
三是图形式认知卡。即以图形呈现评价内容,具有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我的家在这里”后,教师设计了如下图形式认知卡:
这是一张家乡安溪的政区图,你能在地图中找到自己的家乡吗?找到的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找到了奖励5颗☆)
本道题我获得:☆☆☆☆☆
2.体验卡
体验卡主要针对学生的道德体验过程进行评价,设计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体现过程性与体验性。体验卡从形式上也分为三种。
一是文字式体验卡。主要利用文字形式来呈现评价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与道德行为,具有引导清楚、指向性强等特点。例如,在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后,教师设计了如下体验卡: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你会唱吗?和同学一起唱一唱。(唱完了,奖励5颗☆)
本道题我获得:☆☆☆☆☆
二是图片式体验卡。即以图片呈现为主,文字呈现为辅,关注学生行为的评定与考核,具有直观、生动、活泼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内容后,教师设计了如下图片式体验卡:
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这些地方你去过吗?(到过几个地方就获得几颗☆)
本道题我获得:☆☆☆
请你写上一两句赞美的话,再加2个☆
本题我共获得☆☆☆☆☆
三是操作式体验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评价内容,具有指向明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自己拿主意”“让我想想”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操作卡:
我们学校有20个有趣的社团活动,如:口风琴、象棋、围棋、舞蹈、葫芦丝等。你喜欢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呢?听听大家的意见后,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张课程表,完成了就奖励5颗☆。
本道题我获得:☆☆☆☆☆
三、“星级评价卡”实施要点
“星级评价卡”具有评价标准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功能激励化等特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需把握以下要点,才能充分发挥其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功能。
1.与教学过程“合二为一”。“星级评价卡”强调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须根植于整个品德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评价对课堂教学与学生道德认知的催化功能。
2.与学生活动“合二为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星级评价卡”采取不断累计性评价的方式,改变道德说教和知识灌输的倾向,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真实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评价要与学生开展的道德体验活动有效结合,如果脱离了学生具体的道德体验活动,“星级评价卡”便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应有的操作意义。
3.与家校互动“合二为一”。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并在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中,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体验和感受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应该是“星级评价卡”的评价主体之一。因此,在运用“星级评价卡”时,教师必须注重与家长的配合及互动。
评价是推进品德与生活教学进程的“助推器”,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利用“星级评价卡”能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者单位: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福建泉州 362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