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自恋,家长别惊慌

2015-09-30孔沁刚

现代家长 2015年8期
关键词:区分母爱赞美

孔沁刚

日常生活中,“自恋”更多时候是贬义词,含有顾影自怜、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敏感、自私甚至心理变态等意思。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自恋行为,家长会非常警惕,想尽办法矫正孩子的行为。殊不知,适度的自恋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力量,需要满足,更需要家长予以保护。

自恋未必是病态

【案例1】 3岁的晴晴突然爱打扮了,每天早上挑当天穿的衣服要花半个小时,出门前还要在镜子前扭来扭去,看个没完。晴晴妈说:“女生都爱美,不过这丫头开始得也太早了吧?会不会有自恋倾向?”

【案例2】 6岁的苹苹从小跟姥姥长大,如今到了上学的年龄,回到在城市工作的妈妈身边。妈妈发现,苹苹性格十分敏感,容不得别人批评她,所以在学校人缘不好,显得很孤独。“苹苹其实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简直有点完美主义。”苹苹妈说,“考试得了98分,她也会哭鼻子,说自己是垃圾。我劝她别那么要强,她却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我很担忧,这孩子是不是自恋狂啊?自恋到了没有朋友的地步。”

【案例3】 13岁的晓云已经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却还像小学生那样渴望班主任的表扬。如果老师几天没有表扬她,她就会表现得特别积极,为大家做好事,然后想办法让班主任知道。同学们说:“晓云是一个离不开表扬的人。想跟她交朋友太简单了,夸她两句就行了,她一准儿跟你掏心掏肺。”晓云爸爸焦虑地说:“晓云在家也是这样,我看纯属自恋!真不知道她长大了会是什么样?”

日常生活中,“自恋”更多时候是贬义词,含有顾影自怜、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敏感、自私甚至心理变态等意思。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自恋行为,家长会非常警惕,想尽办法矫正孩子的行为。那么,自恋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它一定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吗?

其实,“自恋”在心理学上是一个中性词,用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自恋有“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之分。健康的自恋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它意味着接纳自己,是一切快乐和自信的基础;不健康的自恋通常是指过分的自恋,属病态。区分健康的自恋与不健康的自恋,一般有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健康的自恋者相信自己是可爱的,并认为这是不需要证明的,不管别人评价如何。这样的人首先对自己有基本的信任,认为自己是值得喜欢的,即使受到批评,也会把批评看成关心爱护。而不健康的自恋者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证明。如果遇到批评,一定认为自己不好,而别人更是在对自己进行恶意攻击。

第二,健康的自恋者能够区分想象与现实,在面对理想的同时,立足于现实,对世界、对他人的评价都比较符合实际,能够较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健康的自恋者难以区分幻想与现实,凡事凭主观想象。他们要求现实一定要达到“绝对美好”的程度,沉醉于自己的幻想。对他人强求,要求别人一定要对自己好,却又不停地抱怨、感叹人心叵测、生不逢时,在讨好他人的同时,却不信任他人,甚至对他人充满敌意。

第三,健康的自恋者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他们爱自己,也爱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希望自己过得好,也愿意别人得到幸福;而不健康的自恋者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表面上看他们自尊心很强,实际上却是因为无法相信自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到了不会为他人着想的地步,他们在夸奖别人的同时,总是要表明自己更优秀,甚至不惜贬低他人来标榜自己。

健康的自恋与不健康的自恋是两个相反的极端,更多的人是处在中间的某个位置,稍微靠近健康的一端或不健康的一端。

自恋萌发于幼年

许多家长很迷惑:孩子的自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幼年。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吃、睡和哭。在这段时间,妈妈的呵护让孩子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由于母亲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能够逐渐体会到什么是亲情和爱。

随着心理发育,孩子逐渐地能够区分出母亲和自己是两个人。在继续依恋母亲的同时,孩子会在心里出现这样的感受:“妈妈是爱我的。当然,我自己也是一个可爱的宝宝。”这时,妈妈已经作为良好的形象刻在孩子心里。当妈妈一旦不在身边时,孩子心中有妈妈形象,有妈妈的爱和保护,就会感到自己是安全、可爱的。这种由“母亲爱孩子”的现实转化而来的“我很可爱”的感受,就构成人们心中的自恋情感。

如果在幼年的早期阶段,妈妈虽然爱过孩子,但是后来不再关心照顾孩子了,会出现什么情形?例如把1岁的孩子送去奶奶家代养。孩子曾经尝到过母爱的甘甜,而又突然失去,他会猛然感到自己的弱小和无能为力。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会产生不安全感、被遗弃感,感到恐惧与自卑。为了对抗这种难受的心理体验,孩子开始在心理上幻想着得到一位照顾他、绝对爱他的妈妈,而他要努力做个非常可爱的孩子,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总是心存疑问:“我可爱吗?”“大家会喜欢我吗?”“我如何才能让别人喜欢我?如何才能得到大家对我更多的赞美?”“我会不会惹别人不高兴?他们是否在讨厌我?”等等。

由此可见,在幼年持续得到足够母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对自己有信心,感到自己有能力,认为自己是可爱的,并敢于承认缺点和不足,有勇气面对现实。他们心中充满理想,同时又能立足眼前,勇于进取。这样的自恋,就是健康的自恋。

而曾经一度体验到母爱,很快又失去母爱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会对自己缺乏信心。他渴望别人的爱,永不满足地寻求着他人的赞美,却不敢相信别人真的会爱他。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证明自己是可爱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不能承受小的挫折和失败。他给自己树立极高的理想,而这样的理想往往是任何人都难以实现的。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健康的自恋者可能比同龄人表现好。但是,较低目标达到之后,他们会马上提出更高的目标,直到把自己彻底拖垮。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可爱,会被他人遗弃。

总之,自恋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体心理能量的基础。如果孩子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对他自信心、安全感、勇气、责任感的发展会奠定较好的基础。反之,若是孩子的自恋没有获得满足,甚至被扼杀,当他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内心很容易认为自己有问题,而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这种内化了的自我轻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让他很难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适度自恋应认同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自恋行为呢?

首先,不要给孩子扣“自恋”的帽子。很多父母可能从小受到要具备谦虚美德的教育,所以,不仅要求自己不能自夸,同时也对孩子的自我欣赏持否定态度。父母的态度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的,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你不该这样,不要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可能真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值得欣赏、不值得爱的,从而破坏了孩子生命初期一个重要心理过程的完成。因此,父母要先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自恋,不能对孩子的自恋持否定态度。

其次,要判断孩子自恋背后的真实动机。像晴晴一样,很多两三岁的孩子会喜欢打扮自己,或对自己的能力有夸大的想象。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发展,活动空间逐渐扩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也特别需要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他们希望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因此,他们这样做是对自己内心期待的一种表达,也包含着巨大的心理能量,比如,无畏、勇于奋斗等。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必急于纠正,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就好,随着他社会交往与活动的增多,在适应外界与他人磨合的过程中,会渐渐发现现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当然父母也不必强化、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让一切顺其自然即可。比如,晴晴问妈妈:“我漂亮吗?”妈妈可以回答:“是的,你很漂亮。”还可以具体地评价一二,但注意不要夸大,也不要用夸张的语气,以免孩子视自己的漂亮为资本,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喜爱或别的东西。

最后,合理赞美与批评。苹苹和晓云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童年心理创伤,她们渴望成人的关注和肯定,其实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害怕被贬低、被抛弃。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有耐心,用无条件的爱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寒冰,方法便是合理地赞美与批评。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欣赏与肯定与事实相符,比如:他确实画了一幅很不错的画,或者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家长要及时给予承认和肯定;如果孩子的自我肯定有夸大的成分,父母则可以找适当的机会告诉他,其实他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区分母爱赞美
远离否定式赞美
阅读母爱这本书
区分“我”和“找”
母爱的另一面
区分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