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尊的高二女生
2015-09-30云燕
云燕
优秀生的恶劣行为
高二女生晓惠今年17岁,就读于珠海某寄宿制高中,因突然出现狂躁行为,疯狂毁坏同宿舍同学的财物,在妈妈吉女士和班主任宋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心理诊所接受诊断。
宋老师介绍,晓惠是全校有名的优秀生,学习成绩优异,期中、期末大考从未出过年级前十名。高一时,晓惠担任班长,做班级工作积极主动,是老师的好助手,但她为人多疑、爱计较,所以同学关系极差,很少有同学主动与她说话。在宿舍,她明显被同学孤立,别人聊天、说话,她就在一边傻傻地听着。前天,班委改选,晓惠落选了。“选举票数刚统计出来,晓惠没等我宣布结果就哭着跑回了宿舍。”宋老师说,“我宣布完结果,赶到宿舍去安慰她,宿舍的场面令我大吃一惊。晓惠头发散乱,喘着粗气,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她的脚下是一堆五颜六色的布条。我问她剪碎的是什么,她小声说,是赵丽洁的衣服。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突然声嘶力竭地喊道:‘还不是她搞的鬼?否则,就凭她那点本事,怎么能当选班长?’我当时吓坏了,真怕孩子拿剪刀伤人。”晓惠剪碎的是赵丽洁的一条牛仔裤和两条裙子。
宋老师还告诉我,其实半年前晓惠就有过一次异常表现,只是当时没有在意。“今年元旦前,班里要开新年联欢会,我决定由晓惠担任策划,让文艺委员刘敏珏主持。晓惠对这样的安排不满,几天没理我。我找她谈心,承诺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让她主持,她才开始配合刘敏珏的工作。”宋老师说,“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晚会开始时,刘敏珏刚走到教室中央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原来,她的衣服背后有一大片墨迹。有同学告诉我是晓惠干的,我不大相信,找她核实,她坚称不是故意的,还主动向刘敏珏道歉。我念她学习成绩不错,作为班长又替我操了不少心,就没再追究。”
吉女士对女儿的恶劣行为羞愧不已。她告诉我,从上初中开始,晓惠的人缘就不好,在班里没什么朋友。“有一年她过生日,正赶上周末,我就让她请几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一起热闹热闹。她说不必了,反正也没有朋友。我说,没有朋友,总有关系好一点的同学吧,不行就请宿舍的全体女生好了。她不屑地说:‘她们不算朋友,她们都嫉妒我。’我当时就很担忧,这样的心态以后怎么办啊!好在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我引以为荣的事,就没再严格要求她。没想到,上了高中居然闹出这样的丑事。”
我初步诊断,晓惠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道德缺陷,其心理状态表现出狂躁的病态特征,病因则是嫉妒心过强。
“她那么优秀,怎么会嫉妒别人?”宋老师不解地问。
我解释道,嫉妒通常是因为别人占有比自己较优越的地位条件,或者喜爱的东西被别人得到时所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嫉妒的典型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认为谁都不如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强,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则躁动不安、图谋打击报复;抗挫折能力较弱,不能接受失败等。嫉妒行为表现多种多样,有些人用退缩、抱怨或幻想对方失败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多的人则采用伤害对方、嘲讽对方和指责对方等方式。“嫉妒被称为心灵的毒药,对于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少年,其危害更大。”我说。
嫉妒心理如此形成
吉女士问:“孩子的嫉妒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我总结出晓惠嫉妒心理形成的4个原因:
1.父母教育观念偏差使晓惠以自我为中心。
吉女士和丈夫都是从农村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珠海工作的,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对晓惠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视。上小学前,晓惠上过十多个启蒙班、特长班,在钢琴、书法、美术、口才、英语等各个方面表现出超过同龄孩子的聪慧。家里来客人时,爸爸妈妈总要让晓惠表演才艺,晓惠也很享受客人的掌声和夸奖。如果一段时间家里没来客人,她就觉得缺点什么,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叔叔阿姨不来了。上小学后,晓惠学习成绩优异,长期担任班干部,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在家里,她也是被爸爸妈妈宠爱的小公主,无论她有多么无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养成一种固定思维:凡是我想要的,就应该让我得到。父母也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完成父辈的心愿就是成功。父母片面的成功观念和溺爱致使晓惠以自我为中心、骄纵任性。
2.学校评价片面促成了晓惠的畸形心理。
晓惠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优异,在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评价中,她是“好孩子”。从小在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中长大,晓惠一直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即使偶尔耍耍小脾气,也很容易被大家容忍。所以,她形成了“我是最好的,谁都不能比我强”的畸形心理。
3.家庭教育不当,错失矫正良机。
上初中后,晓惠已表现出了唯我独尊、人缘不好等问题,引起了家长的注意,但家长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错过了引导、矫正的最佳时间。等到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家长已无计可施。
4.高中学业压力等综合因素致使晓惠嫉妒心更强烈。
从小学到高中,晓惠一帆风顺,没有经受过挫折,没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上高中后,面对更强的竞争对手,她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内心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但从小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她不能正确认识同学和自己,对比她优秀的同学产生了强烈的敌对情绪。嫉妒蒙蔽了她的理智,使她斤斤计较、胡乱猜疑,从而导致她和同学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越发地与别人格格不入,因而有了极重的心理负担。当她看到赵丽洁当选班长而自己落选时,产生了强烈的嫉妒情绪,终于失控,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为。
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针对晓惠的具体情况,我制订了详细的心理辅导方案,得到了吉女士的认可。心理辅导分四步走:
第一步:指出嫉妒的危害,矫正不良性格。
晓惠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直接揭其伤疤,恐怕会引起她的过激反应而拒绝辅导,因此,我对她的问题避而不谈,而是和她共同观看了一个“高中生马娟用硫酸泼同学致残被判死刑”的访谈节目录像。该案件发生于2003年,当年轰动一时。高三学生马娟因嫉妒心过于强烈,深夜把硫酸泼向熟睡的同学,致同学严重受伤。2004年,马娟被判处死刑。
看完录像,晓惠很受刺激,主动向我承认自己剪碎赵丽洁的衣服也是出于嫉妒。我趁机引导她分析自己的性格,帮助她认识这件事是嫉妒心在捣鬼。若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马娟的悲剧;若能正确认识,化嫉妒为动力,不仅能使自己进步,还能搞好与同学的关系。晓惠表示一定配合我的辅导。
第二步: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
为了培养晓惠的抗挫能力,我与她做游戏,并有意识选择我在行而她不擅长的游戏,比如象棋、电脑打字等,结果当然是她输多赢少。刚开始,她输了就气鼓鼓的,要么缠着我继续玩,要么拒绝再玩这种游戏。我告诉她,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受挫有内因也有外因,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不足,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做每件事之前,都应充满自信,但也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这样日积月累,耐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从而做到荣辱不惊,成败坦然。接下来,我让三位同事讲述他们的失败经历,让晓惠明白,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既要看到光明,又要看到黑暗;既要看到顺利,又要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渐渐地,晓惠面对竞争游戏不再那么患得患失了。
第三步:培养交际能力。
人缘差是晓惠的短处,开始她不愿谈这方面的话题。有一次辅导,我告诉她,她之所以不善于与同学相处,是因为个性导致的,与她的品德无关。晓惠表示愿意与同学好好相处,但不知从哪里开始。我告诉她,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要增加交往频率,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主动找同学谈心、讨论问题,交换一些意见,互相传递信息加深感情联系,还要真诚关心同学,宽容待人。让她知道人与人交往中最大的美德是宽容,人与人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我问她:“你做错过一些事,每次事后,为什么同学们照样关心你、帮助你?”她慢慢觉悟了,开始主动给班里的后进生补课,学会了主动关心别人。
第四步:改善家庭环境,巩固矫正成果。
晓惠唯我独尊的个性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必须改善家庭环境,否则晓惠还会受到负面影响。我三次约谈吉女士,就教育目标、成功理念、孩子心理健康与未来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吉女士渐渐认识到自己此前的教育失误,并表示,一定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多角度看问题,多方面评价晓惠,而不是让优异的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晓惠,但对晓惠的无理要求不再一味满足,即使要求合理,也要延迟满足,以此锻炼晓惠的抗挫能力。
对晓惠的心理辅导持续了三个月。其间,晓惠经常写思想总结,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分析自己的心态,给自己提出努力目标,如:我首先得改变自己的认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看待自己或他人,要多跟同学接触,多向别人学习。宋老师反映,晓惠变化很大,不仅与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人也变得开朗了。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她和赵丽洁现在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