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演变特点与防控对策

2015-09-30王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控对策

王豪

摘 要:近25a来歙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白叶枯病、三化螟逐渐难觅踪迹,稻瘟病回落又重新抬头,稻曲病上升成为穗期重要病害,稻飞虱持续偏重发生,形成了以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为主的水稻病虫害新格局。该文根据歙县水稻病虫害的演变特点,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规范药剂防治技术,实施总体防治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演变特点;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7-69-02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东经118°40′~118°53′,北纬29°30′~30°70′,年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

1 600mm。全县耕地面积1.2万hm2,其中水田面积0.7万hm2,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水稻以单季中稻为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些年来,受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歙县水稻主要病虫害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病虫测报资料,结合长期植保工作实践,笔者对歙县水稻病虫害发生演变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掌握了发生演变后的水稻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和特点,对制定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演变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歙县水稻病虫害以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为主,3种病害均为常见常发性病害,螟害以二化螟、三化螟为主,迁飞性害虫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除少数年份外,内源性害虫危害与迁飞性害虫危害相当。经过25a的演变,歙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白叶枯病几近消失,稻瘟病局部为害,稻曲病成为穗期重要病害,纹枯病仍是常见常发性病害;三化螟逐渐难觅踪迹,二化螟的发生呈下降趋势,稻飞虱持续偏重发生,形成以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为主的水稻病虫害新格局。

1.1 稻瘟病回落又重新抬头 稻瘟病是歙县水稻上常发性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回落,发病面积逐年下降,后仅老病区偶尔零星发生。但从2005年后又重新抬头,一些品种陆续发生稻瘟病。2010年偏重流行,主要品种有两优6326、Y两优3218、丰两优4号、丰两优3号、中浙优1号、国香8号等。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品种局部发病偏重,如2011年的两优306、Y两优302、内2优111,2012年的新两优6号、两优036,2013年的农丰优1671、深两优5814、两优766,2014年的两优234、丰两优9号等,虽每年发生范围和面积不大,但对农户造成的损失较大。

1.2 白叶枯病已很难见 白叶枯病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还是歙县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但从1996年后病害为害程度呈下降趋势,发生显著减轻,进入21世纪后白叶枯病几近消失,近10a来未发现白叶枯病发病田块。

1.3 稻曲病成为水稻穗期常发性重要病害 稻曲病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2005年歙县水稻稻曲病大发生。近年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成为歙县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不同年份之间有差异,品种、栽培方式、肥水管理以及水稻破口期前后天气候等因素,都将影响到稻曲病的发生程度[1-2],一般迟熟中单晚稻稻曲病发生偏重。

1.4 内源性螟害单一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歙县水稻上内源性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2种螟虫混合发生,二化螟发生程度重于三化螟,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三化螟发生越来越轻,1996-2003年每年灯下诱虫总虫量不足10头,2004年后灯下已见不到三化螟成虫。二化螟逐渐成为歙县水稻生产上单一的主要内源性害虫,近10a来二化螟发生也逐渐呈回落态势,冬后平均残虫量从2 500头/667m2以上降为1 000头/667m2以下。

1.5 “两迁害虫”偏重发生频次增加 稻飞虱在20世纪90年代的1991年、1997年大发生。进入21世纪后,稻飞虱2005年、2006年、2007年、2012年大发生,稻纵卷叶螟2004-2008年持续偏重以上发生,其中2007年大发生。从总体上看,近15a来“两迁害虫”偏重以上发生频次明显增加,特别是稻飞虱偏重以上发生年份占80%。“两迁害虫”为害全面超过内源性害虫,成为歙县水稻生产上两大重要害虫。

2 原因分析

2.1 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 近年来,水稻种植效益偏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四稻”混栽逐步变为目前的一季中稻。受农村劳动力制约,机械收割作业面积逐年扩大,同一地区为能同时赶上机割,尽可能做到播栽期相同,使水稻生育期基本一致,减少“桥梁田”,对单食性的三化螟发生不利,起到了较大的控制作用。双季晚稻是三化螟最重要的为害对象田,随着双季晚稻面积接近消失,切断了三化螟繁衍的食物链,致使三化螟越冬虫量减少,发生量逐年下降。二化螟食性较杂,虽仍可在其他作物或杂草上越冬,但随着双季晚稻等有效虫源越冬场所面积锐减,虫源基数下降,为害也相对减轻。

2.2 品种抗性变化或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影响 随着优质高产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及种植时间延长,田间潜在的稻瘟病致病生理小种对这些品种产生适应性变异,致病力增强,导致抗性衰退,使得一些原来较抗的品种在种植3~5a后逐渐丧失抗性,变为感病品种,一旦其他条件适宜,就可能导致稻瘟病严重发生。目前推广种植的大部分品种抗白叶枯病,这是白叶枯病病害显著减轻的重要原因,张爱芳等[3]报道对安徽省菌株高感品种只有15.9%,而抗病品种占29.8%,抗病品种占多数。水稻品种多且杂,单个品种很难大面积种植,在一般情况下能有效抑制白叶枯病流行。

2.3 栽培方式的改变 水稻省力化种植抛秧栽培技术推广对水稻稻田生境产生影响,抛秧田秧苗返青快,前期生长旺,分蘖多群体大,造成田间部分区域阴蔽,通透性差,容易诱发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目前推广种植的超级稻品种茎秆粗壮,叶片宽大,田间郁闭,也为病害虫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适宜的生境。

2.4 水肥管理的不当 氮肥施用量大,或施用过迟,磷钾肥比例偏低,烤田技术不到位(有的因受灌溉条件制约)等现象普遍,导致植株生长过于繁茂,田间通风透光不好,植株抗逆性下降,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2.5 长期不合理用药 病虫害防治长期依赖化学农药,盲目加大农药使用量,随意混用农药等,不仅对天敌杀伤力大,破坏稻田生态平衡,而且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引起再猖獗,加剧病虫发生程度。目前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吡虫啉已处于高水平抗性,对吡蚜酮、噻虫嗪也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4]。稻飞虱连续暴发成灾,引发再猖獗风险,与长期滥用农药导致抗性的增加不无关系。

3 防控对策

针对歙县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上要在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的前提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规范药剂防治技术,实施水稻病虫发生关键期总体防治。

3.1 强化病虫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 坚持做好田间病虫情调查,将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相结合,随时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结合苗情、气候条件和历年发生规律,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防治。

3.2 加强田间管理,推广健身控害栽培技术 选用对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合理栽培密度,抛秧田做到秧苗稀疏一致。科学管水,做到分蘖期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穗期干干湿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看苗追肥,不偏施、迟施氮肥,适当增施硅酸钙、硅酸镁等硅肥。

3.3 把握关键时期,狠抓总体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抓好关键期防治。第1次防治5月下旬,一季中稻秧田以防治一代二化螟为主,兼治灰飞虱、稻蓟马,稻瘟病老病区注意预防稻叶瘟,做到带药移栽。5月上、中旬移栽的早栽大田可在返青后防治。第2次防治在7月上中旬,以防治四(2)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为主。第3次防治在7月下旬至8月初,在水稻孕穗末破口前,以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穗颈瘟为主。此次防治最为关键,防治做得好事半功倍。从近些年调查情况看,品种是影响歙县稻瘟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对易感病品种在第3次总体防治时预防穗颈瘟显得尤为重要,可在破口前3d用药预防。水稻齐穗后,视褐飞虱虫口发生量看是否需要进行第4次防治。

3.4 选择对口药剂,规范药防技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等;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杀虫单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氟环唑、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噻呋·己唑醇、井·蜡芽等;预防稻曲病可选用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预防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嘧菌酯、咪鲜胺、稻瘟酰胺等。为提高防治效果,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合理混用,根据发生程度确定主治对象,科学选择、合理混配农药,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二是施药时药液充足,手动喷雾器用水量900kg/hm2,机动喷雾器用水量450kg/hm2,田间保持浅水层3~5d。三是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无交互抗性农药,避免连续单一用药。

参考文献

[1]王疏,秦姝,刘明霞,等.不同栽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0,36(6):165-167.

[2]伍卫.稻曲病为害与防治综述[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9):18-21.

[3]张爱芳,王春林,陈雨,等.安徽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及白叶枯病小种鉴定[J].植物保护,2012,38(3):139-142.

[4]张帅,邵振润,李永平.2013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3):55-5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水稻病虫害防控对策
“激健”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3年衡阳市早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用药技术试验示范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学术腐败犯罪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瘾和手机病”成因及应对策略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