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东是否决议审计师聘任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

2015-09-30梁秀芬

关键词:审计师盈余决议

梁秀芬

股东是否决议审计师聘任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

梁秀芬

运用我国2009年沪市A股的数据,实证研究股东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及审计费用支付进行决议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东对此事项进行决议时,审计费用会降低;当所聘任的会计事务所为行业“前十大”时,股东决议会提高审计质量;当所聘任的会计事务所为行业“非前十大”时,股东决议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据此,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实行股东对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及费用支付进行决议的制度。

股东决议;审计师聘任;审计费用;审计质量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与委托权移位,管理当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和付费方面有很大的决策权,实际操纵着企业的审计事务。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审计师为了生存,易丧失独立性,降低审计报告的可信性。改进公司对外部审计师的聘任政策,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笔者拟探析相比于由董事会或管理层决定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会议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及其费用进行决议会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公司治理相关政策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研究假设

(一)对审计费用影响的研究假设

目前,上市公司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更多是为了迎合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管理层往往根据审计费用的高低而不是事务所的内在品质如信誉、执业质量等去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可能聘任那些收取审计费用较低的公司。股东是审计业务的主要消费者,对高质量的审计业务有更强烈的需求;若由股东对审计师的聘任及其费用进行决议,可能推动公司追求事务所的内在品质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B.Mayhew等人认为,在理想的市场环境中,股东参与审计师选择能够导致更高的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因为此时审计师的平均努力程度会更高,审计师违背独立性原则的可能性更低[1]。M.Dao等人以2006年1 382家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2],结果一致。因此,我们提出假设H1a: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会提高审计费用。

另外,中国的审计市场比较不成熟,与美国的审计市场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很可能不同于国外。朱小平等学者研究发现,国内审计市场上,审计收费增加的因素很可能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能性及审计意见购买意图增强[3]。刘运国等学者也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4]。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费用进行决议向会计师事务所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股东对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给予较高程度的关注。此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或者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因此,当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费用进行决议时,会计师事务所迫于管理层的压力而出具不实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降低,亦即承担的风险降低,这也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收取更低的费用。因此,假设H1b: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会降低审计费用。

(二)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假设

当管理层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时,并不关注审计质量的高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理性经济人并不会尽最大努力去提高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依赖于管理层,很可能对管理层言听计从,按照管理层的意愿出具审计意见,导致审计意见不实和审计质量低。当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费用进行决议时,会计师事务所努力程度会更高,会实施更多审计程序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公允合法。由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也体现股东对财务报告更高的关注程度,使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因此,我们提出假设H2: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会提高审计质量。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一)自变量定义

审计师之所以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意见往往是因为管理当局操纵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不仅仅包括公司是否会聘任会计师事务所,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从所提供的审计服务中获得的报酬——审计费用。笔者提出的“审计师聘任决议”是指股东是否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及审计费用的数额进行决议。为便于研究,笔者设置虚拟变量“股东是否决议”,此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对公司股东大会资料的手工筛选。

(二)研究分组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研究很大部分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视角入手,但结论不一。蔡春发现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的可控应计利润显著偏低[5],但陈信元等的研究表明行业“前四大”与“前十大”质量并不显著偏高[6]。借鉴学术界的研究,笔者除了对全样本回归分析之外,也按照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会计事务所排名按是否为行业“前十大”进行分组回归,以研究所雇佣的事务所规模不同时股东决议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是否也会不同。

(三)审计师聘任决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设计

1.变量与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笔者对审计费用模型变量的类型、名称、含义和计量进行了设计(见表1),并以此构建如下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表1 审计费用模型变量表

2.数据来源

笔者以2009年沪市A股854家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剔除了数据不全、ST、金融类公司以后,最终得到上市公司样本数657家。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CSMAR国泰安数据库、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CCER色诺芬数据库。其中,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类型、是否续聘的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事务所是否为行业“前十大”的数据来自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四)审计师聘任决议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设计

1.变量与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笔者对质量模型变量的类型、名称、含义和计量进行了设置(见表2),并以此构建如下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2.数据来源

在审计费用657家样本的基础上剔除审计质量模型相关数据不全的公司,得到样本公司517家。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审计费用模型回归结果

表3是审计费用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表。在全样本中,模型调整R2为0.573,说明该模型拟合得较好,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F值为81.019,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该回归方程整体呈显著有意义。笔者所研究的自变量股东是否决议与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会降低审计费用,H1b得到了验证。基本每股收益、速动比率与因变量在10%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基本每股收益越高,审计费用也越高,可能是因为高的基本每股收益是由较高程度的盈余管理而来,而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公司会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以收买会计师事务所。速动比率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因为很多上市公司速动比率过高,远远大于1,导致不能获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过多,这种情况下越高的速动比率并不能代表越好的财务状况。是否为经济发达地区和事务所是否为行业“前十大”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均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经济发达地区物价水平较高,审计收费也较高,而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因品牌和声誉效应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表2 审计质量模型变量表

表3 审计费用模型多元线性回归表

事务所为行业“非前十大”的子样本和事务所为行业“前十大”的子样本中,VOTE的系数均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H1b在2个子样本中仍然得到了验证。事务所为行业 “前十大”的样本中,VOTE的系数为-0.123,事务所为行业“前十大”的样本中,VOTE的系数为-0.064,说明股东决议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在所聘任的事务所为VOTE时会更显著。

另外,将两个子样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当聘任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审计费用对公司的一些财务状况较为敏感,而当聘任的事务所为行业“非前十大”时,审计费用与公司的治理情况及产权性质的关系较为显著。

(二)审计质量回归结果

表4是审计质量模型的回归结果。在全样本中,VOTE的系数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总应计利润绝对值的符号显著为正,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符号显著为负,均与预期相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相反,可能是因为成长性越好的企业对现金的需求越高,也就越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ROA的系数显著为正,虽与预期不符,但与雷光勇等[7]和薄仙慧等[8]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是因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操纵ROA,导致ROA与可操纵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为正相关关系。

表4 审计质量模型多元回归系数表

在会计事务所为行业 “非前十大”的样本中,VOTE的系数仍然不显著。而控制变量中,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相似,总应计利润绝对值、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收益率的系数都是显著的,且符号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一致。

在会计事务所为行业“前十大”的样本中,VOTE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在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的公司中,盈余管理的程度较小,即审计质量较高,H2得到了验证;、OCF、GW、 ROA的回归系数与全样本、会计事务所为“非前十大”的样本回归结果一致;管理层薪酬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管理层会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总资产自然对数的符号显著为负,说明规模越大的公司出于声誉考虑以及受到更多监督等会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该子样本回归模型的R2为0.460,调整R2为0.393,模型拟合度较好,F值为6.851,sig为0.000,说明整个模型是显著有意义的。VIF均小于10,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稳健性检验

很多学者用是否发生财务重述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笔者用是否发生财务重述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结果与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一致,说明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限于篇幅,不再将回归结果列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全样本以及按照会计事务所是否为行业 “前十大”分组的两个子样本中,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其费用进行决议会降低审计费用的结论都得到了验证。由管理层决定审计师的聘任时,管理层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更高的审计费用以获得更多的对财务报告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更大甚者是购买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考虑到自身在管理层的压力下出具不真实审计报告后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和声誉风险等,也会考虑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若由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其费用进行决议,向会计师事务所传达了一个信息,即股东对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给予密切的关注,会降低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的机会,管理层也就无需为了索求更多的利润操纵空间而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来说,它认为自己所承担的风险降低了,所以也能够接受较低的审计费用。

对于审计质量的研究,在会计事务所为行业“前十大”的子样本中,股东对审计师聘任进行决议会显著提高审计质量,但该结论在全样本及会计事务所为行业“非前十大”的子样本中未能得到验证。当股东参与审计师聘任时,审计师的平均努力程度会更高。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因其具备优质的人员配备和完善的质量控制程序等,当它对审计业务付出更多努力时,对审计质量提高效果是显著的。而行业 “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像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那样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就算努力程度更高,对审计质量的提高程度也是比较有限的。此外,行业“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其建立的品牌效应和规模声誉,比行业“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等去提高审计质量。

(二)政策建议

股东对审计师聘任及费用进行决议确实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效果可能不及股东直接提名拟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但这仍然是向着股东参与审计师聘任道路上前进的一大步,是目前股东人数流动且分散的现状下比较有效且可行的一个措施。

已有研究表明,具有行业专长或者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了审计收费溢价,但却不能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审计市场上缺乏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相比管理层而言对真实的审计报告有更强烈的需求。因此,股东参与审计师的聘任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审计产品的有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审计质量。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由股东对审计师的聘任及费用进行决议。这不仅有利于降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机会,避免可能出现的审计合谋现象,缓解上市公司施加给审计师的压力,从而降低审计费用;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审计市场上审计委托人缺乏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而仅将其视为应付性的程序性工作的局面,有助于培育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1]Mayhew B,Pike J.Does Investor Selection of Auditors Enhance Auditor Independence[J].Accounting Review,2004(3).

[2]Dao M,Raghunandan K,Rama D.Shareholder Voting on Auditor Selection,Audit Fees,and Audit Quality[J].Accounting Review,2012(1).

[3]朱小平,郭志英.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条件下审计费用增加的信息含量研究: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条件下审计意见购买的线索分析[J].审计研究,2006(2).

[4]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2).

[5]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2).

[6]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1).

[7]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J].管理世界,2006(1).

[8]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

(编辑:唐龙)

F276.6

A

1673-1999(2015)12-0073-05

梁秀芬(1990-),女,硕士,莆田学院(福建莆田351100)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理论与实务。

2015-10-12

猜你喜欢

审计师盈余决议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