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勤是针,后勤是摆”
2015-09-29赵卫云郭华坤
赵卫云 郭华坤
一位退休老校长曾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工作,前勤抓教学,后勤搞服务。就像一座钟表,前勤是针,后勤是摆。针表跑起来,全靠摆来带。没有有力的后勤保障,地处前勤的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学校后勤包括食堂供餐、宿舍内务、水电管理、安全执勤、校服配备、园地卫生、教室值日,等等。其中,食堂,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堂,那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忽视不得。
有两则关于学校食堂的新闻让笔者“念念不忘”。一则是某师大食堂师傅早晨4点起床做馒头,学校馒头10年来一直是1元4个,从没涨价。网上叫好声一片:这馒头是“爱心馒头”“良心馒头”,十年如一日坚守良心,未向学生转嫁负担,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护。另一则新闻使我们心头沉了下来:河北廊坊某职业学院学生抗议学校出售高价饭菜、禁止校外订饭等政策,砸烂食堂坐椅。究其因是学校食堂垄断经营,导致饭菜质劣价高,引起学生们的强烈不满。
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以爱育爱”的地方。要抓好食堂管理,避免上述不和谐音符出现,学校食堂必须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做到弘扬公益、心存公德、质量公信、价格公道、安全公约。
公益性是学校的自然属性。作为学校的附属服务机构,学校食堂自然应是高扬“公益至上”的旗帜。其实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优秀个案,比如山东平阴一中,他们有极富人文关怀的餐厅管理经验。平阴一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为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所需,学校从餐厅管理入手,“让穷孩子都能喝上汤”,每天三餐熬制骨头汤或稀饭免费提供给学生喝,既体现了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又保证了学生营养需求。这样的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各地学校食堂的经营模式无外乎两种:或承包,或自营。承包,好处是学校省却经营烦恼,坐收渔利,弊端是经营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质次价高,而且可能衍生腐败。自营,弊端是缺乏动力、菜品单一,好处是利于监管、保证安全。经营食堂要面对物价上涨、员工生存、正常运转的压力,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个筹码上倾向于哪一方,是衡量一所学校和本校的食堂经营者是否坚守道德良心的重要考量指标。学校必然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学生安全。如果以赚钱为目的,置学生的身心健康于不顾,从孩子口里克扣,自然就与公益办学的要义背道而驰。学校食堂要把保障学生安全作为最大公德,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2012年5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从制度上割裂了学校和食堂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联系,推动师生食品安全全面落实。
食品质量是食堂的生命线,也是食堂管理的底线。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吃饱吃好,关系到学生的营养均衡、身体发育,关系到他们能否安心学习,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尽管学校都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但有关校园食物中毒的报道却屡屡见诸报端。学校食堂应该严把进入、生产和出售等环节,落实原料供货准入、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和采购登记、农药残留检测、食品留样、卫生检查、炊事员定期健康体检等制度,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在市场化的今天,有的地方走“产业经营、以商养学”的所谓“发展”之路,一些社会经营性机构见有利可赚,专门做学校食堂的“生意”。同时,随着群众生活条件提高和办学条件改善,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寄宿或午托服务,食堂经营随之提上日程。但是,学校食堂不是谋利场,价格必须保持在可控、合理架构内。如果因为物价增长而增加了食堂的运作成本,有条件的学校还应给予必要补贴。笔者所在地区的很多学校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定点采购,招标确定几家资质全、信誉好、服务周到的采购点供应食品原料;定期询价,成立询价小组定期到市场询价,研究合理价格通知供货商,保证供货价格合理;加强核算,尽可能准确掌握用餐人数,确保学生足量食用并尽量减少成本浪费,等等。
对学校而言,如果没有了师生安全,即使其他工作再出色,终归是一个“零”。因此必须树立“安全无小事,维护靠大家”的意识,从学校到职工,从教师到学生,人人紧绷安全这根弦,自觉养成遵守安全约定的习惯,共同维护食堂安全。学校特别要重视锅炉房、饮用水、生熟菜板、防鼠害等重点区域和环节管理,避免食物中毒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