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2015-09-29徐红锋
徐红锋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由知识转为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和讲解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解是帮助学生分析课文,注重对知识的化解,让学生钻入课文中去,而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这是把知识化解来吸收,也是更重要的学习过程,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朗读教学。”朗读,很显然就是让学生用响亮的声音把文本展现出来,这是一种传神达意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精美的文章,通过朗读体味到作者的神思妙笔和精义妙理。在以往的许多教学活动中,仅仅是把朗读作为一般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师带读,或者是学生自己读,只是把它轻描淡写化了。其实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读是把文章读活了,尤其是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对话,凝聚着人物思想、品格、情感等。这就更需要加强朗读,读得多了、读得深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理解。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读出效果,怎样才能把人物读活呢?
第一,读出轮廓。通过初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初步知道每个人的形象。人物的语言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离开具体语境,人物语言就成死的了。初读课文,要求不应过高,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信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形成兴趣。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初读是为精读打下基础,因此必要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讲一些朗读的理论知识,诸如:语气的连贯、抑扬顿挫、语法重音、标点符号、节奏快慢,学会在初读、领悟中产生兴趣。
第二,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这就需要精读,一个朗读者,必须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的特定含义,准确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出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直接感知人物感情,能够顿时在脑海中展现文本的画面情境。这种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特别提醒学生关注提示语言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深刻感悟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例如:在读《“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船长的问话要坚强而又果断。学生通过读的过程,明白了当时情况紧急,处境危险,在这种关键时刻,时间是赢得生命最可靠的保证,可面临生命危险竟导致船上一片慌乱,人们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如此下去,整条船上人员将损伤严重。这时,船长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拿出了手枪向慌乱中的人们大声吼道:“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在这种惊恐的情况之下,也只有这种声音才能威慑人们,才能使救援工作有序进行,才能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学生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文中的人物,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船长光辉形象就已经形成了。
第三,读出“话外音”。有些课文中的话难以理解,含义深刻,“话中有话”。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多次出现这种句子。鲁迅先生见侄女周晔读《水浒传》时马马虎虎、囫囵吞枣,因为读得不够细致经常把这个人的事情安在另外人的身上,便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再比如,“还有一天吃晚饭时,鲁迅说道:‘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天黑容易碰壁是现实情况,仔细体会就发现鲁迅先生表达的不仅仅是“天黑容易碰壁”的简单道理。其实是话中有话,隐藏着话外音。学生初始很难理解,结合上下文重点朗读,会慢慢把其中的“话中话”读出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用表扬自己的方式批评别人,“四周黑洞洞”言外之意是指社会的黑暗,“碰壁”其实是受到的迫害。引导学生学会仔细体会文字细节,在读中、听中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感受祖国语言的表现力。
第四,读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朗读时要充分认知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作品中人物身份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说话的语气也就自然不一样了。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楚王,是一国之君,要读出他的国王味,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气势,时时都想侮辱晏子。而晏子只是齐国的大夫,表现得相当谨慎,面对楚王的侮辱沉着应对,既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朗读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了解人物,掌握方法,积累知识。在现代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朗读是自主学习的主要体现,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